-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病耻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自我怜悯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水平与病耻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文版Link病耻感量表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进行评估,采用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对151例正常对照者(正常组)评估,并与患者组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SCS-C总分及其自我友善、普遍人性和正念3个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耻感总分与SCS-C总分(r=-0. 682,P<0.001)、自我友善(r =-0. 483, P< 0.001)、普遍人性(r =-0.527,P<0.001)、正念=(r=-0. 492,P<0. 001)呈负相关性,同时自我怜悯中自我友善得分与病耻感中情感体验得分(r =-0. 201,P =0. 045)亦呈负相关性.结论 患者组自我怜悯水平低于正常组;患者组自我怜悯与病耻感之间呈负相关性,自我怜悯水平越低,病耻感程度越高,进一步提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重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本院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及中文修订版Link量表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现状.通过回顾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及压力反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怜悯、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的自我评定中,SCS-C总分为86.72±16.34;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中文修订版Link量表的自我评定中,病耻感总分为110.28±19.03.抑郁(r=-0.522,P<0.001)、状态焦虑(r=-0.493,P<0.001)、特质焦虑(r=-0.629,P<0.001)、领悟社会支持(r=-0.721,P<0.001)及压力反应(r=-0.421,P<0.001)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成显著的负相关;抑郁(OR=2.369,P<0.001)、状态焦虑(OR=3.426,P<0.001)、特质焦虑(OR=3.126,P<0.001)、领悟社会支持(OR=3.785,P<0.001)及压力反应(OR=1.935,P<0.001)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病耻感较高且自我怜悯感较低.其中患者的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特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及压力反应都显著地作用这两个方面.因此社会和家庭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提升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怜悯感并降低病耻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析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确诊后初次至院复查时,采用中文修订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评估患者自我怜悯情况.分析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初次至院复查时,5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经评估,SCS-C得分60~82分,平均分值为(75.50±7.87)分;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72.00±6.45)、希望水平低下(71.70±6.38)、有焦虑情绪(71.37±6.81)的SCS-C评分低于大专及以上(78.51±6.50)、希望水平良好(83.10±7.02)、无焦虑情绪(83.76±7.15)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P<0.05);高中及以下学历、希望水平低下、焦虑情绪是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状况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状况相对较低,并且高中及以下学历、希望水平低下、焦虑情绪是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自我怜悯状况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