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牙周病错 畸形的正畸治疗要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伴牙周病错 畸形的正畸治疗,需要正畸医师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同时,需要正畸医师深刻理解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组织特征,具备多学科协同治疗的理念。本文从伴牙周病错 畸形患者正畸治疗的九大要点入手,希望能给正畸医师一些警示与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与乳腺外科热点问题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旨在提升医疗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其中,“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策略符合率”等指标,为制定合理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奠定国家标准。本文结合《中华医学会乳腺外科临床实践指南》相关内容,针对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取材、cN0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乳腺腔镜手术同质化、晚期乳腺癌外科治疗原则、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乳腺外科手术分级标准等近年来临床关注的乳腺外科热点问题提出观点,希望为提高中国乳腺外科临床工作同质化水平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放射治疗对卵巢功能影响的机制及防护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措施的不断发展,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对于年轻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日益引起重视。放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引起青春期和育龄女性的卵巢损伤,进而导致其生育力下降及一系列不良反应。放射线除直接作用于生物大分子进而引起卵巢损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各级卵母细胞及卵巢颗粒细胞间的氧化应激水平引起卵巢间接损伤。现阶段,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具体实践过程中,主要包含物理防护、药物防护及生物防护三方面措施。近些年来,相关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此带来了新希望,包括防护效果、患者年龄、具体肿瘤治疗措施的选择等在内的因素,是生育力保存相关措施选择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方面。本文综述放射治疗引起卵巢损伤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对接受放疗的年轻女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措施与新技术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目标导向护理模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疲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护理模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宁德市闽东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0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干预基础上加予目标导向护理干预。记录两组干预后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量表(PFS)〕、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以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PFS量表关于行为疲乏、情感疲乏、感觉疲乏、认知疲乏共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 P<0.05),两组HHI量表中关于面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及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共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 P<0.05),两组SF-36量表中关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共6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 P<0.05),其中观察组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目标导向护理模式应用于肺癌干预中,能明显降低因含铂类药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率,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癌因性疲乏感,并有效提高其希望水平,促进其生活质量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积极参与国际高质量临床试验 提高中国结直肠外科临床研究水平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中国的结直肠癌患者数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中国的国际性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指南或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十分罕见。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结直肠外科领域新手术方式,目前国际上taTME相关临床实践一直与临床研究同步开展。笔者结合参加国际结直肠外科研究领域顶级临床研究(COLOR系列前瞻性研究)的经验,介绍COLOR Ⅲ研究在中国的组织实施情况,希望COLOR系列研究成为高质量外科临床研究领域的范例,进而提高中国结直肠外科临床研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血清外泌体miR-744-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研究血清外泌体miR-744-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就诊的9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9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分离血清外泌体,同时进行RNA提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外泌体miR-744-5p的表达量,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外泌体miR-744-5p的诊断效能。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744-5p的表达水平(0.012 2±0.019 7)较健康对照组(0.093 6±0.081 9)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553.5, P<0.001)。在肺癌组中,早、晚期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miR-744-5p的表达水平(0.011 7±0.013 9,0.012 6±0.021 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U=72.5, U=471.5, P均 <0.001);肺腺癌外泌体miR-744-5p表达水平(0.010 6±0.020 3)低于肺鳞癌(0.017 3±0.017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U=394.5, 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外泌体miR-744-5p能够有效区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群,曲线下面积为0.933 9(95 %CI=0.899 6~0.968 1, P<0.000 1);外泌体miRNA-744-5p能够有效诊断早期肺癌,曲线下面积为0.943 1(95 %CI=0.883 7~1.000 0, P<0.000 1)。 结论:血清外泌体miR-744-5p有希望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非侵入性的分子诊断标志物,但尚需要进一步比较研究和扩大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同伴参与式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究同伴参与式护理对脑动脉瘤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3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术前常规护理。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术前同伴参与式护理。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希望水平和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1.24 ± 3.47)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4.21 ± 2.42)分,低于对照组的(39.38 ± 4.65)分和(54.36 ± 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175、17.470,均 P<0.05);观察组术后对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和希望水平总分分别为(14.03 ± 1.65)、(12.87 ± 1.93)、(12.63 ± 2.15)和(38.26 ± 3.78)分,对照组分别为(11.95 ± 2.83)、(10.72 ± 1.85)、(11.04 ± 1.57)和(34.73 ± 3.8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840~5.179,均 P<0.05);观察组术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和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4.15 ± 0.47)、(3.92 ± 0.36)、(4.14 ± 0.42)和(4.17 ± 0.46)分,对照组分别为(3.53 ± 0.43)、(3.22 ± 0.34)、(3.73 ± 0.35)和(3.56 ± 0.4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825~9.103,均 P<0.05)。 结论:同伴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和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DR患者心理资本、自我能力及视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资本、自我能力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DR患者11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依据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心理资本问卷评分,采取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评价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ESCA评分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为(22.26±4.23)分、(26.56±4.64)分、(37.85±3.87)分、(58.93±7.67)分,均高于对照组( t=-3.99、-4.53、-10.15、-5.62,均 P < 0.001);观察组DSQL评分中的生理因素、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分别为(34.57±6.78)分、(20.77±2.89)分、(9.34±2.31)分、(6.45±2.22)分,均低于对照组( t=4.74、9.72、5.68、6.35,均 P < 0.001);观察组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中韧性、自我效能、希望、乐观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6.22、-8.15、-8.72、-17.32,均 P < 0.001);观察组视功能评分中涵盖周边视野、感觉适应、日常活动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7.03、2.25、2.14,均 P < 0.05);观察组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当锻炼依从性分别为91.07%、87.5%、91.1%、83.9%,均高于对照组的75.0%、69.6%、76.8%、57.1%(χ 2=9.07、8.77、7.29、17.53,均 P < 0.05)。 结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DR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视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资本和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在诊治理念、方式、策略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推动急性胰腺炎诊疗规范化,提高患者救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指南在以往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采用以循证为依据、问题为导向的表述方式,综合近5年国内外重要临床研究数据,经多学科专家讨论,形成29条推荐意见,包含诊断、治疗及随访三部分,希望本指南为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疗实践提供证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
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目的:分析Snyder希望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103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基础护理)和实验组53例(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对比两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心理痛苦温度计(DT)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面对评分升高,回避、屈服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干预后I、P、T三维度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HADS-A)、抑郁(HADS-D)及DT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为20.00%(10/5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为5.66%(3/53),实验组并发症发生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Snyder希望理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改善其希望水平及心理状态,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9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