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机制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新风胶囊(XFC)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已证实XFC对RA的治疗有其独特疗效.该文从药学研究、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毒理学、临床观察和机制等方面阐述XFC的研究概况,旨在加深对该药的认识,为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成人非神经型Niemann-Pick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女,44岁,2003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伴轻度头痛及视物模糊,自行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症状未缓解。2008年上述症状加重就诊当地县医院。骨穿提示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明显增生,占43%,可见H-J小体,可见嗜多色粒红细胞。未予以治疗。后陆续就诊于其他医院治疗,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5月因"间断乏力7年余"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考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后好转出院。后间断出现上述症状。2015年4月2日入院查血常规提示WBC 1.79×10 9/L,Hb 93 g/L,PLT 57×10 9/L。骨穿提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少量尼曼匹克细胞(N-P细胞)。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清晰,双肺门影不大。腹部CT检查提示脾脏体积增大,外缘约占10个肋单元。2015年4月5日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 [20]。于2015年4月20日行脾切术。病理示脾脏组织中可见灶性胞浆透亮细胞,免疫组化:CD68(+)、Ki67散在(+)、AACT(+)、CD31(+),(脾)形态学改变结合临床,符合尼曼-匹克病。明确诊断为NPD成人非神经型(E型)。此后患者规律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100 mg/d,定期复查病情稳定。2018年4月查血常规:WBC 8.91×10 9/L,Hb 133 g/L,PLT 280×10 9/L。骨穿:三系增生,全片见少数尼曼匹克细胞。2019年6月患者出现双下肢运动障碍,伴膝关节肿胀。查血常规、肝肾功、RF及CRP均正常。后疼痛加重,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可缓解。2020年12月7日入院查血常规:WBC 8.30×10 9/L,Hb 126 g/L,PLT 219×10 9/L。PET-CT提示双下肢骨髓腔局灶性FDG代谢异常增高,结合病史考虑尼曼-匹克病骨形态代谢改变,双侧膝关节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020年12月16日查 SMPD1基因变异分析。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贞芪扶正胶囊及其中药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有效成分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比较贞芪扶正胶囊(女贞子、黄芪)及其中药配方颗粒、传统饮片的有效成分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比较贞芪扶正胶囊及其对应比例重量的饮片和配方颗粒中主要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特女贞苷、黄芪甲苷)含量差异,根据药物指纹图谱进行对照分析,比较药物出峰情况,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贞芪扶正胶囊及其中药配方颗粒、传统饮片所含有效成分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 贞芪扶正胶囊对照品中特女贞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0.999 6、0.999 7).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表明3 种剂型供试品各成分重复性良好且在24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试验表明HPLC对3 种剂型供试品各成分检测的准确度良好.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特女贞苷、黄芪甲苷在贞芪扶正胶囊中含量分别为(5.384±0.858)、(25.849±3.142)、(36.065±3.026)μg/mL,在中药配方颗粒中含量分别为(5.825±0.965)、(25.463±3.075)、(35.618±2.847)μg/mL,在传统饮片中含量分别为(5.564±0.958)、(25.974±2.986)、(35.459±2.468)μg/mL;3 种剂型中上述有效成分的含量均无差异(P>0.05).结论 贞芪扶正胶囊及其中药配方颗粒、传统饮片主要有效成分相同,含量无差异,为贞芪扶正胶囊及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上替代传统饮片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致亚急性甲状腺炎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例48岁女性接种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7 d后甲状腺左侧出现压痛及触痛性包块,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塞来昔布胶囊200 mg口服、2次/d,外敷平瘿散,内服中药汤剂。21 d后疼痛和包块消失。1周后患者甲状腺右侧出现类似症状,再次服用相同剂量塞来昔布胶囊,无效,换用醋酸泼尼松片20 mg口服、1次/d。25 d后疼痛缓解,颈部包块缩小。考虑患者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为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6-2022年中药新药批准及受理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国内中药新药品种申报批准现状,为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咸达数据库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的药品注册数据,对此阶段中药新药批准和申报信息进行系统整理,从申请品种数量、注册分类、治疗领域、处方来源、剂型分布、研发周期、临床研究及对照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16-2022年申报品种265个,申报以1.1类(原6类)复方制剂最多,剂型以载药量大的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为主,治疗领域集中在呼吸、精神神经类、消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等。2016-2022年批准的中药新药品种共29个,其中2021-2022年19个,注册分类以1.1类为主,治疗领域主要为呼吸系统、妇科和精神神经疾病等;处方药味数多为6~15味,用药以甘草、麻黄、黄芩、半夏、茯苓、石膏为主;剂型以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常规口服剂型为主;临床试验主要开展Ⅱ期、Ⅲ期;研发周期约10~20年;处方来源以临床经验方、医院制剂为常见。结论:我国已逐渐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中药新药开发生态系统,有助于开发出更多优质中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冠心通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冠心通络胶囊是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复方中药制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与红细胞比容、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等因素有关。本文从病因病机、药理研究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对冠心通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温脾消导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通过实验验证研究温脾消导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SIRT1-FoxO1-自噬通路的改变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BATMAN-TCM、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温脾消导方治疗NAFLD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 3.9.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通过R4.2.2软件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2周建立NAFLD 模型,造模成功后用温脾消导方低(7.43 g/kg)、中(14.85 g/kg)、高(29.70 g/kg)剂量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干预8周.采用HE染色、油红O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动物体内药效验证和机制探讨.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表明,温脾消导方可能通过槲皮素、甲基庚烯酮、木犀草素和山奈酚等关键成分和STAT3、JUN、MYC、ESR1等核心靶点治疗NAFLD;KEGG富集分析显示温脾消导方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IL-17、FoxO和TNF信号通路等治疗NAFLD.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温脾消导方低、中、高剂量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脂滴积累程度,显著降低血清中TC、TG、LDL-C、AST和ALT的含量(P<0.05),升高HDL-C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脏中Ac-FoxO1、p62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升高FoxO1、LC3Ⅱ/LC3Ⅰ、SIRT1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温脾消导方能够显著改善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FoxO1-自噬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牛黄清感胶囊溶液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牛黄清感胶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抑制作用,可为药物筛选和新冠肺炎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Vero-E6细胞分离和培养新型冠状病毒GS048株,制备的牛黄清感胶囊溶液体外与新冠病毒共孵育后测定病毒滴度改变;将含有药物的培养液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接种的细胞,测定牛黄清感胶囊溶液在细胞培养中对新型冠状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实验发现药物浓度低于274.3 μg/ml时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药物和新型冠状病毒共孵育后可使病毒滴度从10 4.4TCID 50/ml下降至10 2.8TCID 50/ml;体外新冠病毒细胞培养实验中,加入药物使细胞病变数减少,病毒滴度对数值下降了40%~50%。 结论:牛黄清感胶囊在体外具有部分抑制新冠病毒的能力,可作为候选药物进一步验证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成药在加拿大的注册情况分析及对我国中药国际注册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检索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数据库(LNHPD),对在加拿大成功注册上市的92种中成药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有效注册者所属企业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天津等中医药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有效注册的中成药包括单味/单一有效成分药64种(69.6%)、复方制剂28种(30.4%),剂型以片剂、胶囊剂为主,具有剂量准确、理化性质较稳定的特点,亦有颗粒剂、溶液剂、散剂等剂型,多可长期保存,对工艺和环境的要求较低,主治疾病以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部分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少数用于治疗较为复杂的肿瘤、糖尿病等,还有一些具保健功效的药品。建议加强国内中药注册相关标准同国际标准的衔接,推动有关企业科技能力的提升,鼓励企业开展优势产品国际注册,以推进我国中药国际化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妇炎舒胶囊联合中药汤剂致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盆腔炎给予妇炎舒胶囊1.6 g口服、3次/d治疗。1周后加用中药汤剂。联合治疗10 d后,患者出现乏力,逐渐加重,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7 d后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1 00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50 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48 U/L,碱性磷酸酶(ALP)153 U/L,总胆红素(TBil)56.3 μmol//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等原因后,考虑为妇炎舒胶囊联合中药汤剂导致的肝损伤。停用妇炎舒胶囊和中药汤剂,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熊去氧胆酸治疗。7 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ALT 323 U/L,AST 125 U/L,γ-GT 149 U/L,ALP 109 U/L,TBil 35.8 μmol/L。27 d后,患者症状消失,ALT 62 U/L,AST 42 U/L,γ-GT 67 U/L,ALP 67 U/L,TBil 18.7 μmol/L。妇炎舒胶囊与中药汤剂有7种成分相同,考虑患者肝损伤与2药合用导致肝毒性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