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蒲公英Taraxaci Herba是我国药食同源中药材之一.蒲公英化学成分类型丰富,药理作用应用广泛,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中富含黄酮类、酚酸类、萜类、糖类、甾醇类、脂肪酸类、色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利胆、抑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多重作用功效.通过文献汇总,对蒲公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整理总结,并运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核心理念,围绕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成分与药性和药效的关系以及化学成分可测性四个角度,并结合分子对接模拟分析方法,对蒲公英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归纳出咖啡酸、绿原酸、芦丁、槲皮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多糖等成分可作为蒲公英主要的质量标志物的候选成分,为完善蒲公英质量标准提供依据,以期为蒲公英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以及后续的深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施用生物炭对东北大豆草甸土理化性质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为评价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腐殖质及其腐殖化程度的改良效果,以生物炭田间定位试验为基础,设置4个处理: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NPK)、单施生物炭(B1)和化肥配施生物炭(NPK+B1),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胡敏素(HM)以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短期内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土壤中腐殖物质含量,提高稳定性,并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大豆产量.其中与CK相比,B1和NPK+B1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效果较为明显,电导率(EC)提高3.50%-98.99%、有机碳(OC)含量提高18.01%-23.18%、碱解氮(AN)含量提高23.48%-37.15%、全氮(TN)含量提高14.93%-25.37%、有效磷(AP)含量提高8.33%-110.16%、全磷(TP)含量提高10.00%-45.00%、速效钾(AK)含量提高6.61%-20.76%、全钾(TK)含量提高13.24%-30.74%、大豆产量提高了54.34%-90.36%.与NPK处理相比,NPK+B1处理土壤HA、FA和HM含量分别提高了 38.62%、26.76%和16.45%.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EC、AK、TK、TP、AN、TN、OC和大豆产量与腐殖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化肥配施生物炭处理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提高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为克服大豆连作障碍,提高大豆生产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健脾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生物信息学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探寻中药复方对其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对健脾解毒汤的药物作用靶点进行研究.通过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以及GEO数据库筛选银屑病的病理靶点;使用R包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从NCBI GEO公共数据库下载银屑病数据集GSE13355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Cytoscape建立"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采用WGCNA方法,寻找协同表达的基因模块;利用WGCNA-R包构建数据集中基因的共表达网络;采用CIBER-SORT算法推断22种免疫浸润细胞的相对比例,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过miRcode数据库获得关键基因相关的miRNA.统计分析采用R语言(version4.2.1)进行.结果 最终得到对应药物靶点共132个,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43个交集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cellular response to chemical stress、response to oxidative stress、gland development、HIF-1、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PI3K-Akt等信号通路.WGC-NA分析共检测到8个基因模块,其中black模块相关性绝对值最高,将black模块中筛选后得到的912个基因与43个交集靶点取交集,结果显示,ABCC1、BIRC5、PCNA这3个基因均有交集,关键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显著相关.对关键基因和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关键靶点的表达水平和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ABCC1、BIRC5、PCNA、AIFM2、BECN1和GPX4在银屑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今后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辨状论质"综合评价指数的拳参药材规格等级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针对市场拳参只有统货规格,基于辩证论质法,建立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首先,对24批拳参外观性状和数量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浸出物、总酚酸、没食子酸三个内在成分,并对拳参抗氧化药理活性进行评价.随后,为了探究可能作为拳参药材规格等级的参数,分析单个外观指标与内在质量指标相关性;并采用信息熵赋权法对内在质量指标整体进行综合评分,进一步地分析内在质量指标综合评分与外观性状的相关性.最后,运用描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确定性状指标的重要度.内在指标综合评分、总酚酸含量与长度值1、最粗直径、单个质量、L*、b*呈极显著正相关;浸出物与长度值1、L*呈极显著正相关.抗氧化能力与长度值1、最粗直径、单个质量、L*、b*呈极显著正相关.筛选得到最粗直径、单个质量、百克个数三个重要性状指标,制定拳参商品规格等级分为统货、选货,统货断面颜色偏暗,呈棕褐色,直径在0.8~3.0 cm;选货断面颜色鲜亮,偏黄,分为2等,一等品拳参最粗直径在1.8 cm以上,单个质量6.9 g以上,百克个数16个以内,综合评分≥64.63;二等品拳参最粗直径1.5 cm以上,单个质量3.8 g以上,百克个数33个以内,综合评分≥ 35.74.研究证实了本草记载的科学性,即个大、断面浅棕色为佳,制定了拳参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利于其市场环境和质量控制,确保临床用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指纹图谱的辽宁道地药材北五味子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评价辽宁岫岩产北五味子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柱温30 ℃,流速1 mL/min,流动相采用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辽宁岫岩五味子基地生产的北五味子建立指纹图谱,运用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结果 建立了岫岩产北五味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70~0.999,共标定了 29个共有峰,指认了 14个成分;HCA分析10批北五味子可分为2类;PCA共得到6个主要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5.5%;OPLS-DA表明五味子甲素、戈米辛G、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乙等11个成分可能是影响北五味子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研究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皮质激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GC)联合(或不联合)透明质酸钠(HA)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疗效的差异。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有关膝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5月。排除文献中发表重复、无法获取全文及研究数据不全或有误的,并由2位研究者从文献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方面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并评价偏倚风险,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7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计检索相关文献2 098篇,最终纳入49个RCTs,包括13种用药方案,具体为HA、复方倍他米松(CB)、地塞米松(DXM)、醋酸甲泼尼龙(MPA)、曲安奈德(TA)、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为主要成分的安慰剂(PLA)、HA+CB、HA+PLA、HA+DXM、HA+MPA、HA+TA、CB+PLA、TA+PLA。治疗KOA过程中,网状Meta分析发现:(1)在提高有效率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分别是:HA+CB[与TA相比,比值比(OR)=22.13,95%(置信区间)CI (6.32,77.47)]、HA+TA[与TA相比,OR=20.39,95%CI (5.49,75.73)]、HA+DXM[与TA相比,OR=19.30,95%CI (4.77,78.20)];95% CI不包含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降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DXM[与CB相比,均数差(MD)=-22.46,95%CI (-38.01,-6.90)]、HA+TA[与CB相比,MD=-13.87,95%CI (-27.38,-0.36)]、HA+CB[与CB相比,MD=-11.03,95%CI (-21.47,-0.60)];95% CI不包含0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降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HA+TA[与MPA相比,MD=-4.65,95%CI (-6.78,-2.51)]、CB+PLA[与MPA相比,MD=-2.60,95%CI (-4.69,-0.51)]、HA+CB[与MPA相比,MD=-2.50,95%CI (-4.06,-0.94)]。(4)在降低Lequesne指数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HA+TA[与PLA相比,MD=-6.72,95%CI (-9.33,-4.12)]、DXM[与PLA相比,MD=-5.60,95%CI (-8.80,-2.40)]、HA[与PLA相比, MD=-4.63,95%CI (-6.77,-2.49)]。结论:在关节腔注糖皮质激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总体疗效方面,优先选择HA联合GC,其中HA+TA在治疗KOA整体评价方面上有较高的疗效。受限于纳入RCTs的数量及质量,该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临床RCTs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通过近年来研究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大柴胡汤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典方剂,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等功效.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具有抗炎、保肝、利胆和降脂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的治疗.其中,大黄素、黄芩苷、芍药苷、槲皮素为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成分.诸多实验证明大柴胡汤主要通过修复肠黏膜屏障、调控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及相关信号通路、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降低钙离子超载、调控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现就大柴胡汤治疗AP的机制进行论述,以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生态特点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肠道菌群生态特点,并探究肠道菌群生态特点与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0例DKD患者,纳入DKD组,并选取同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纳入T2DM组。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样本,行16sRNA检测,比较2组肠道菌群组成、丰度和多样性差异。按照DKD组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是否存在,将其分别纳入有功能障碍组、无功能障碍组,对比2亚组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分析DKD及胃肠道功能障碍与肠道菌群生态特点的关联。结果:α多样性分析提示,DKD组Chao指数明显高于T2DM组,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主成分分析提示,DKD组、T2DM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性(P<0.05)。门水平上,DKD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较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在属水平上,DKD组在大肠志贺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布劳特菌属、拟杆菌相对丰度降低。150例DKD患者中,103例(68.67%)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在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水平方面比较,有功能障碍组低于T2DM组和无功能障碍组。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水平方面,有功能障碍组高于T2DM组和无功能障碍组(P<0.01)。有功能障碍组在厚壁菌门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呈现正相关,而变形菌门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DKD患者致病性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增加、有益菌多样性和丰度减少。DKD患者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可能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升高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转录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究清眩润目饮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转录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究清眩润目饮(QRY)治疗干眼(DE)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干眼动物模型对QRY的药效和关键靶点进行实验验证.方法:运用RNA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检测干眼小鼠与正常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数据库筛选QRY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将二者重叠获取关键靶点后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药物-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自动物实验开始每7 d对小鼠行Schirmer Ⅰ试验(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检测(BUT)、角膜荧光染色试验(FL)检查;HE染色观察小鼠角膜组织病理变化;ELISA、Western blot、qRT-PCR验证小鼠角膜组织中核心靶点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获得DEGs共2 234个、QRY有效成分233个及相关靶点457个,获得关键靶点64个,GO与KEGG分析结果提示QRY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通过PPI网络筛选出白介素-6(IL-6)等19个核心靶点;QRY组的S Ⅰ t、BUT、FL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均P<0.05);HE染色结果示模型组角膜上皮细胞分层紊乱且角膜形态发生改变,QRY组可以改善角膜粗糙及分层紊乱的情况,形态接近空白组;ELISA、Western blot、qRT-PCR 结果示 QRY 组的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和mRNA表达对比模型组都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清眩润目饮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联合发挥作用,利用槲皮素等主要成分对IL-6、IL-1 β、TNF等靶点进行调控,从而抑制AGE-RAGE/TNF/IL-17等信号通路以实现对干眼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药苦杏仁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苦杏仁为我国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苦杏仁主要含有氰苷类、脂肪酸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黄酮类及微量元素类等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除了主要活性成分苦杏仁苷外,苦杏仁所含营养物质油脂类成分也具有特定的药用活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苦杏仁临床常以复方入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就中药苦杏仁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临床应用以及品质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基于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核心理念,从有效性、可测性、中药配伍环境、特有性、质量传递与溯源多方面来预测分析了中药苦杏仁的Q-Marker,研究发现与功效相关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为苦杏仁苷和苦杏仁油,结合可测性等综合结果初步预测苦杏仁苷、油酸、亚油酸可作为中药苦杏仁质量标志物的候选化合物,为中药苦杏仁质量控制研究现状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和完善其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