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司他丁对新生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缓解作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减轻新生大鼠脓毒症肺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脓毒症诱导肺损伤患儿(脓毒症肺损伤组)及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各组新生儿静脉血备用.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NaCl)、模型组(4 mg·kg-1脂多糖)、乌司他丁组(4 mg·kg-1脂多糖+5×104 U·kg-1乌司他丁),每组12只,在注射24 h内观察大鼠存活情况,24 h后心脏采血后收集肺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CRNDE和miR-29a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试剂盒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水平,用原位荧光杂交实验检测CRNDE和miR-29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脓毒症肺损伤组患儿血清CRNDE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6和0.41±0.09,miR-29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4和1.83±0.25,IL-6表达水平分别为(4.13±0.86)和(12.61±2.57)ng·mL-1,脓毒症肺损伤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组的肺损伤评分分别为(0.62±0.24)、(4.96±1.28)和(2.13±0.86)分,ROS 水平分别为(0.93±0.15)、(2.61±0.35)和(1.58±0.23)U·mg-1,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7、2.19±0.31 和 1.17±0.16,IL-6水平分别为(46.15±7.62)、(186.77±21.30)和(113.46±14.68)pg·mL-1,CRNDE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12、0.41±0.06 和 0.82±0.13,miR-29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4、2.38±0.21和1.62±0.19.空白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CRNDE/miR-29a信号通路缓解新生儿脓毒症肺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在腹部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及对机体炎症反应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腹部手术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围术期静滴葡萄糖注射液,观察组静滴乌司他丁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机体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尿酸及肌酐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各炎症因子水平,血尿素氮、尿酸及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90),低于对照组的11.11%(10/90),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效果理想,其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乌司他丁注射剂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注射剂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3例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试验组8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等剂量0.9%NaCl,q8 h,静脉泵入;试验组术后给予乌司他丁每次3.0×105 U,q8 h,30 min缓慢静脉泵入.比较2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脑钠肽(BNP),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共脱落3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NP分别为(354.55±23.47)和(465.87±43.78)mol·mL-1,cTnⅠ分别为(1.04±0.44)和(1.13±0.32)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乌司他丁注射剂能有效地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异常的cTnⅠ和BNP,且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乌司他丁注射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注射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湖洲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注射剂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检测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记录2组患者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2.00%;这2组的MODS发生率分别为6.00%和24.00%;这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00%和30.00%;这2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别为(10.24±1.12)和(12.37±1.00)μg·L-1;这2组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分别为(103.80±8.98)和(114.68±9.98)ng·mL-1;这2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4.10±1.78)和(16.94±1.96)ng·mL-1;这2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216.23±13.40)和(242.29±23.93)ng·mL-1;这2组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62.88±18.88)和(87.86±25.99)ng·mL-1;这2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4.17±3.86)和(16.52±2.91)分;这2组的ADL评分分别为(63.84±5.67)和(58.60±5.15)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异丙托溴铵可有效抑制颅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MODS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疗效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剂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1/1/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剂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毛细血管渗漏(C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脓毒血症合并CLS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2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美罗培南、乌司他丁及血必净注射剂治疗的2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6(65.39±10.52)mg/mL、PCT(1.40±0.28)μg/L、WBC(8.74±1.16)×109/L,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10.37±2.94)天,短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7.69%)、死亡率(7.6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血必净注射剂联合治疗脓毒血症合并CLS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减少病死率,可为脓毒血症合并CLS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