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右心功能减退临床指标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右心功能减退相关指标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55例PMF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纤维化前/早期和明显纤维化期患者右心功能相关超声心动图指标和生化指标差异,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肺动脉压与各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纤维化前/早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19 g/L(47~224 g/L)比78 g/L(33~182 g/L)]及血小板计数[233×10 12/L(5×10 12/L~984×10 12/L)比117×10 12/L(7×10 12/L~731×10 12/L)]高于明显纤维化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2例有完整心脏超声结果的患者中,90.9%(20/22)患者肺动脉压增高,72.7%(16/22)患者左心房直径增加,90.9%(20/22)患者右心室舒张期内径增加,无射血分数异常者。纤维化前/早期组患者肺动脉压[48 mmHg(46~90 mmHg)比33 mmHg(20~50 mmHg)(1 mmHg=0.133 kPa)]、左心室舒张期内径[46 mm(36~50 mm)比47 mm(43~53 mm)]、短缩率[38.1%(36.0%~38.9%)比35.4%(32.7%~37.8%)]与明显纤维化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患者肺动脉压与年龄( r=0.590)及血清铁蛋白(SF)( r=0.608)、乳酸脱氢酶(LDH)( r=0.71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T-2)( r=0.580)水平均呈正相关(均 P<0.05),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r=-0.596, P=0.003)。 结论:PMF患者易出现右心功能减退。PMF患者年龄越高、血小板计数越低或SF、LDH、ST-2水平升高时,肺动脉压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降钙素原、淀粉酶、白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酶(AMY)、白蛋白(AL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胰腺炎组,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22例)和重症组(48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时一般资料;检测受试者血清PCT、AMY、ALB和LDH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及病情评估价值。结果:胰腺炎组血清PCT、AMY、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14 ± 0.67)μg/L比(0.82 ± 0.21)μg/L、(602.53 ± 199.47)U/L比(99.97 ± 30.85)U/L、(767.24 ± 198.73)U/L比(423.61 ± 59.19)U/L]( P<0.05),胰腺炎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3.47 ± 6.98)g/L比(45.79 ± 6.1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AMY、LDH、ALB和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92、0.697、0.732和0.915;轻症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LDH水平显著低于重症组[(2.76 ± 0.44)μg/L比(3.59 ± 0.61)μg/L、(507.06 ± 131.67)U/L比(848.95 ± 207.79)U/L]( P<0.05),轻症组ALB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35.39 ± 4.73)g/L比(32.64 ± 5.0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LDH、ALB和联合检测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668、0.749、0.741和0.959。 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AMY、LDH水平异常升高,ALB水平异常降低,均可用来临床诊断,PCT、LDH、ALB可用来进行病情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与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是否完全缓解的因素,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交互作用对DLBCL患者是否完全缓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73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25.0软件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与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影响DLBCL患者是否完全缓解的因素,并探讨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乘交互作用。使用R 4.2.0软件中的Matrix包、epiR包、survival包对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的因素进行logistic相加交互作用分析。使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三个指标评价是否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结果:β 2-微球蛋白(β 2-MG)升高、KPS评分<80分、LDH升高是影响DLBCL患者未完全缓解的危险因素(均 P<0.05)。β 2-MG升高、KPS评分<80分、LDH升高患者发生未完全缓解的风险分别是β 2-MG未升高、KPS评分≥80分、LDH未升高患者的1.971倍( OR=1.971,95% CI 1.161~3.346)、2.056倍( OR=2.056,95% CI 1.057~4.000)、3.351倍( OR=3.351,95% CI 1.783~6.300)。KPS评分<80分和LDH升高两个危险因素之间存在负相乘交互作用( OR=0.317,95% CI 0.126~0.785);RERI估计值-2.07(95% CI -4.79~0.64),AP估计值0.50(95% CI -1.68~0.32),S估计值0.50(95% CI 0.22~1.13),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结论:β 2-MG升高、KPS评分<80分、LDH升高是影响DLBCL患者未完全缓解的危险因素。当KPS评分<80分、LDH水平升高均发生于同一患者时,它们的联合效应小于两者分别单独作用的乘积;当这两个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不会对DLBCL患者产生新的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结核性胸膜炎(TBP)患者胸腔积液(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的因素,减少TBP的漏诊。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2013年6月至2021年5月住院确诊的T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胸水ADA是否>40 U/L分为ADA升高组及ADA正常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TBP患者ADA升高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相关影响因素对胸水ADA变化的截断值,以协助TBP临床诊断。结果:共119例TBP患者入选,其中ADA升高组74例(62.2%),ADA正常组45例(3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水乳酸脱氢酶(LDH)、胸水蛋白质及血C反应蛋白(CRP)是ADA升高的危险因素,其截断值分别为338.3 U/L、40.05 g/L及31 mg/L。3项指标联合判断胸水ADA异常的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68.9%(曲线下面积为0.843,95% CI:0.772~0.915, P<0.001)。 结论:TBP患者胸水ADA水平受胸水LDH、胸水蛋白质及血CRP影响,对怀疑TBP而胸水ADA正常的患者应综合分析胸水LDH、胸水蛋白质及血CRP值,谨慎排除TBP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重度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术后发生重度肺部感染(SP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6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1例,女62例;年龄20~80岁[53.0(46.0,59.0)岁]。手术方式包括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血肿清除术、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脑内血肿清除术。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发生SPI分为SPI组(62例)和非SPI组(101例)。收集两组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含量、贫血、白蛋白含量、低蛋白血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间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上血液学检查均在患者术前未经抗炎治疗时抽取静脉血完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筛选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单独或联合对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前GCS、白蛋白含量、淋巴细胞计数、NLR、PNI及血清LDH水平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有一定的相关性( 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血糖升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血红蛋白含量、贫血、低蛋白血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NLR和PLR与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不相关( 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淋巴细胞计数(95% CI -0.337,-0.013, P<0.05)、高NLR(95% CI -0.023,-0.005, P<0.01)、低PNI(95% CI 0.007,0.026, P<0.01)和高血清LDH水平(95% CI -0.002,-0.001, P<0.01)是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低淋巴细胞计数、高NLR、低PNI和高血清LDH水平对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均有预测作用,其中PNI联合血清LDH的预测能力最高(AUC=0.78,95% CI 0.70,0.85)。 结论:低淋巴细胞计数、高NLR、低PNI和高血清LDH水平是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独立危险因素;PNI联合血清LDH水平对sTBI患者术后发生SPI的预测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酸脱氢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独立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与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独立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至2月14日温州市中心医院南白象分院收治的14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首次(24 h内)乳酸脱氢酶水平将患者分为乳酸脱氢酶正常(≤250 U/L)组和乳酸脱氢酶升高(>250 U/L)组。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 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ROC)评价高危因素对于COVID-19患者的预测价值。 结果:乳酸脱氢酶升高组重型患者的比例为39.0%(16/41),危重型患者的比例为12.2%(5/41),男性患者的比例为65.9%(27/41),红细胞沉降率为(33.0±16.5) mm/1 h,凝血酶原时间为(13.3±1.3) s,C反应蛋白为31.8(11.0, 57.4) mg/L,丙氨酸转氨酶为32(21,68) U/L,天冬氨酸转氨酶为39(28,54) U/L,肌酸激酶为112.8(64.0,230.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4.6(10.1,21.3) U/L,D-二聚体为177(134,296) μg/L,分别高于乳酸脱氢酶正常组的6.1%(6/99)、0(0/99)、47.5%(47/99)、(24.6±14.8) mm/1 h、(12.4±1.0) s、7.3(2.3,20.7) mg/L、17(12,26) U/L、21(18,26) U/L、56.6(44.1,94.0) U/L、11.9(9.3,13.9) U/L、126(81,186)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3.786、12.520、5.569, t=-2.653、-4.178, Z=-4.449、-4.578、-6.639、-4.480、-2.492、-3.306,均 P<0.05)。乳酸脱氢酶为COVID-19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比值比(odds ratio, OR)为1.020,95%可信区间1.012~1.028, 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OR为1.090,95%可信区间1.009~1.177, P=0.029。乳酸脱氢酶预测COVID-19的AUROC为0.871,最佳临界值为241.5 U/L,灵敏度为0.864,特异度为0.809。 结论:乳酸脱氢酶可作为早期评估COVID-19预后的独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预测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预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可能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RMPP的2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结果及随访资料等,依据支气管镜下表现以及出院1年以上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分为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组(简称闭塞组)和非闭塞性支气管炎组(简称非闭塞组),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闭塞性支气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预测价值。 结果:230例RMPP患儿中男115例、女115例,闭塞组95例,就诊年龄(7.1±2.8)岁;非闭塞组135例,就诊年龄(6.8±2.7)岁。闭塞组的发热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峰值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峰值水平、≥2/3肺叶实变、胸腔积液、发生气道黏液栓以及黏膜坏死占比均高于非闭塞组[(17±9)比(12±3)d、(193±59)比(98±42)mg/L、730(660,814)比486(452,522)U/L、89例(93.7%)比73例(54.1%)、73例(76.8%)比59例(43.7%)、81例(85.3%)比20例(14.8%)、67例(70.5%)比9例(6.7%), t=5.76、13.35、 Z=-6.41、 χ2=14.64、25.04、22.85、102.78,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发热持续时间≥10 d( OR=1.200,95% CI 1.014~1.419)、CRP升高( OR=1.033,95% CI 1.022~1.044)和LDH升高( OR=1.001,95% CI 1.000~1.003)是RMPP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CRP临界值为137 mg/L,对于预测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0.1%;LDH临界值为471 U/L,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60.3%。 结论:发热持续时间较长(≥10 d)、CRP升高(≥137 mg/L)是RMPP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重要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对人羊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妊娠足月择期剖宫产孕妇术前外周血,体外提取中性粒细胞并诱导生成NETs。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WISH细胞)并分为4组:(1)对照组:不经过任何处理;(2)NETs组:用NETs(500 ng/ml)刺激WISH细胞;(3)NETs+SB203580(p38激酶抑制剂)组:用SB203580(5 μmol/L)预处理WISH细胞30 min后加入NETs(500 ng/ml);(4)SB203580组:只加入SB203580。处理48 h后,分别通过细胞增殖实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比率、细胞上清LDH水平和细胞凋亡率。4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1)细胞增殖情况:NETs组细胞增殖比率低于对照组[(9.379±0.775)%与(36.560±1.208)%,LSD -t=20.78, P<0.001];NETs+SB203580组WISH细胞增殖比率[(27.920±0.926)%]高于NETs组(LSD -t=14.18, P<0.001)。(2)LDH:NETs组细胞上清LDH水平高于对照组(1.518±0.038与0.274±0.004,LSD -t=44.25, P<0.05),NETs+SB203580组LDH水平(0.857±0.009)低于NETs组(LSD -t=23.51, P<0.001)。(3)细胞凋亡情况:NETs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14.290±0.141)%与(10.110±0.044)%,LSD -t=21.76, P<0.001];NETs+SB203580组[(10.500±0.218)%]细胞凋亡率低于NETs组(LSD -t=19.70, P<0.001)。 结论:NETs可能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lap核酸内切酶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Flap核酸内切酶1(FEN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疗效的关系,为AML患者病情监测与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57例初治AML患者和26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的资料。收集所有受试者骨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受试者骨髓单个核细胞FEN1 mRNA的表达水平;抽取9例初治AML患者和4名健康对照骨髓标本,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EN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有疗效评估资料的AML患者中不同疗效者FEN1 mRNA表达水平差异。以FEN1 mRNA中位相对表达量为临界值,将AML患者分为FEN1高表达组(≥临界值)和低表达组(<临界值),分析FEN1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初诊时临床病理特征、实验室指标、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的关系。结果:初治AML患者FEN1 mRNA中位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0.696(0.025~3.661)比0.246(0.013~1.237), Z=1.75, P=0.04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AML患者的FEN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复发AML患者(15例)FEN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完全缓解(CR)患者(19例)[1.153(0.047~4.172)比0.259(0.023~1.148), Z=2.71, P=0.009]。初诊时,FEN1高表达组(32例)患者临床法、美、英协作组(FAB)分型M 5、初诊时伴发热及淋巴结肿大患者比例均高于FEN1低表达组(25例)(均 P<0.05),两组间不同性别、年龄、疲劳、皮肤黏膜苍白及肝脾大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FEN1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均高于FEN1低表达组(均 P<0.05),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低于FEN1低表达组(均 P<0.05),两组间降钙素原水平及染色体核型、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级和是否基因突变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AML患者FEN1表达上调,且复发患者FEN1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AML患者FEN1表达与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较差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等有关,其可能成为AML患者病情监测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与影像学特点,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154例PJP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预后情况,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51例)与存活组(103例),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 结果:154例PJP患者中男性89例,女性65例,年龄(53.7±14.8)岁。其中,1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占85.7%(132/154),肾脏疾病患者27.9%(43/154),结缔组织病患者33.1%(51/154)。临床症状方面,发热81.8%(126/154),咳嗽59.7%(92/154),呼吸困难52.6%(81/154)。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LDH)561.0(434.3,749.0)IU/L,91.3%(95/104)患者LDH 升高;CD4+T淋巴细胞<400个/μl和<200个/μl的患者分别占88.0%(95/108)和57.4%(62/108);74.4%(67/90)PJP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BG)>100.0 ng/L。影像学检查,CT检查90%(117/130)患者可见双肺弥漫性磨玻璃/网格影。死亡组患者LDH 690.5(528.8,932.3)IU/L,高于存活组502.5(381.8,657.0)IU/L( Z=-3.375, P=0.001);死亡组的白细胞计数9.8(5.8,12.6)×10 9/L高于存活组的7.3(5.0,10.1)×10 9/L( Z=-2.392, P=0.017);死亡组淋巴细胞比例5.3(3.2,9.3)%,低于存活组9.6(5.6,17.2)%( Z=-3.262, P=0.001);死亡组年龄(69.8±14.5)岁,高于存活组(50.6±14.0)岁( t=-3.756, P=0.001);死亡组患者动脉氧分压均值(64.8±17.7)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存活组(73.2±20.5)mmHg( t=2.345, P=0.021);死亡组患者合并细菌/曲霉菌感染为55.1%(27/51),高于存活组21.5%(22/103)(χ 2=15.372, P=0.001)。 结论: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者易发生PJP;CD4+T淋巴细胞、LDH、BG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PJP的重要参考指标;年龄、LDH、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动脉氧分压及是否合并细菌和/或曲霉感染与PJP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