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码健康教育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二维码健康教育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4 —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72例和试验组2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述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则采用二维码健康教育的方法。比较护士对2组患者的依从性、健康教育耗费时长、2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在用药依从、门诊复诊、生活习惯3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2.96~4.82, P<0.05)。试验组护士健康教育耗费时长(4.53 ± 3.21)min,低于对照组的(10.15 ± 1.0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41, P<0.05);试验组患者健康知识得分(91.46 ± 4.77)分,高于对照组的(85.37 ± 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8.59, 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62%(257/266),高于对照组的75.37%(205/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3.04, P<0.05)。 结论:二维码健康教育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省健康教育时间以及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此种教育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基本情况、口腔卫生行为和接受健康教育等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提出合理化健康教育模式和就诊方案,促进社区成年居民口腔健康。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层随机抽样调查2021年3月1日—4月30日成都市某区9个镇(街道)中城市社区和涉农社区的800名成年居民,采用微信二维码扫码填写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健康教育获得相关3个方面情况。结果: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800份,其中55.6%(445/800)的成年居民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在居民获得口腔健康相关知识途径方面,61.3%(490/800)的居民通过电视或广播获得健康教育知识,而成年居民更倾向于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39.4%(315/800)]、医院宣传栏[36.9%(295/800)]和口腔医护人员[34.0%(272/800)]获取健康知识。文化程度、年收入、自评口腔健康状况、刷牙频率、刷牙持续时间、牙刷更换频率、牙膏类型、刷牙方式、口腔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社区健康大讲堂)是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口腔健康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成都市社区成年居民口腔健康问题较突出,健康相关知识匮乏、获得途径单一,且缺少个体化的口腔健康指导方案。建议通过政府引领、社区牵头,以多种形式为居民提供科学、个性化的口腔健康服务,完善三级口腔医疗联盟,上下联动,动员社会力量,有效促进全民口腔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及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旨在为未来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员基本信息,包括职务、所在机构等;第二部分为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疫情期间参与防疫的具体工作、面临的困难等;第三部分为被调查者所在机构新冠肺炎防治的效果,包括是否存在确诊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被感染情况。于2020年4月14—21日采用线上邀请方式,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全科医疗分会”成员中发出定向邀请,受邀人员为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全科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由其自愿扫描二维码填写。结果:问卷共收集来自一级或未定级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761名,涉及2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男性290 名(38.1%),女性471 名(61.9%);年龄18~74岁,中位年龄40(32,48)岁;工作年限>5年者632名(83.0%);以初级职称为主,为257名(33.8%),其次是中级职称,为251名(33.0%);全科医生217 名(28.5%),机构或部门管理者205名(26.9%),专科医生111 名(14.6%)以及其他人员307名(40.3%)。处于运营状态的96.5%(530/549)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参与了疫情相关工作,包括预检分诊、提供健康咨询、随访疑诊人群、捐款捐物、隔离疑诊病例、随访密切接触者和/或出院患者、诊治新冠肺炎患者。所有医务人员中,63.1%(480/761)在疫情期间参与了所在属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防疫工作,42.0%(320/761)为直接接触患者和/或疑似患者的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包括门诊服务、预检分诊等,97.8%(744/761)表示愿意加入属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参与部分防疫工作,63.9%(486/761)担心防护用品措施不足, 90.4%(688/761)表示需要医疗物资支持。结论: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新冠肺炎防控,承担一线诊治、预检分诊、社区管控、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工作,是防疫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绍兴市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绍兴市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晓率.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于2023年5-6月在绍兴市6个区、县(市)分别抽取4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抽中单位所有在职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通过链接或扫描二维码方式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2 595名医务人员参与调查,其中城市1 926人,农村669人,知晓健康教育项目的医务人员共有 1 565 人(60.3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01,95%CI:1.167~1.682)、15~<35 岁(OR=1.223,95%CI:0.874~1.712)、35~<55 岁(OR=1.454,95%CI:1.055~2.002)、健康教育人员(OR=1.219,95%CI:1.017~1.461)、有健康教育工作意愿(OR=1.647,95%CI:1.261~2.152)、参加健康教育培训(OR=1.421,95%CI:1.185~1.705)比男性、≥55岁、非健康教育人员、无健康教育工作意愿、不参加健康教育培训的医务人员健康教育项目的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 绍兴市医务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知晓率不高,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雄安新区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了解雄安新区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和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动员雄安新区20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33 个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通过发送二维码海报、网址链接等方式邀请所辖范围内 15~70 周岁居民参与填写在线问卷.问卷由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两部分构成.结果 2 591 份问卷中 2 517 份问卷有效.总知晓率为 77.22%,平均得分(15.44±2.61)分.问卷四个模块中,精神疾病知识方面正确率(67.95%)、精神卫生相关节日部分正确率(55.51%)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的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对自己心理健康程度的评价是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雄安新区普通人群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仍需进一步提高.应着重加强精神卫生节日相关节日的宣传,高年龄段、低受教育程度、离异/丧偶、无收入、对自己心理健康程度评价不健康的居民应该是今后精神卫生知识宣教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山西某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了解山西某高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现状,并分析痛经的影响因素.方法:在校园中通过问卷星发放二维码自填式问卷对山西某高校 700 名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痛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642 份,有效率 91.7%,其中痛经者 295 例,痛经发生率为 4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痛经家族史和经期头痛是痛经的危险因素(均P<0.05);与性格为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女大学生相比,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女大学生痛经发生风险降低(P<0.05);与月经量中等、没有学习压力、经期从不久坐和对经期保健知识较了解的女大学生相比,月经量较多、学习压力大、经期经常久坐和对经期保健知识了解较少的女大学生痛经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发生率较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认知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建议学校开设健康心理课程,有效预防原发性痛经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放射治疗流程的二维码健康宣教单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放射治疗流程的二维码电子宣教单在放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10月在肿瘤放疗科住院接受放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基于放射治疗流程的二维码电子宣教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调查健康宣教育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结果 100例患者均按照治疗计划完成放疗,完成率为100%;健康教育知识得分为(91.53±4.95)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95.83±2.84)分.结论 采用基于放射治疗流程的二维码电子宣教单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首次接受放疗的患者掌握健康宣教内容;护理工作得到患者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女生性健康与性病关注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移动互联时代北京市大学女生对性健康知识和性传播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 利用智能手机微信二维码技术,对北京市在校大学女生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获得168份完整数据,结果显示大学女生对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持更加宽容的态度,更愿意通过微博、微信、QQ、网站等现代媒体手段接受性健康教育,对自身的性健康更关注妇科疾病,对性病知识了解不足,但愿意尝试通过移动互联途径获取相关知识,并且愿意通过网络购买检测试剂来评估自身是否有相关疾病.结论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女生的性健康和性教育问题应该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苏州市中小学女生家长子宫颈癌防控认知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小学女生家长对宫颈癌及HPV(人乳头瘤病毒)的认知情况、对HPV疫苗的付费方式的选择、给女儿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以便为该市制定宫颈癌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州市下辖10个市(区)的部分中、小学家长进行宣传,家长通过手机扫描宣传信上的二维码进行在线问卷填写.结果 被调查对象的认知评分均值为5.25,95%CI为(5.22~5.28).学校健康教育、网络、朋友圈和新闻媒体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愿意接种、不愿意接种及已接种人群中分别有97.45%、59.17%、25.62%的家长愿意使用医保个人帐户历年结余金额给女儿接种HPV疫苗.研究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家长为女儿接种HPV疫苗的因素有以下8个:认知得分、家长性别、家长类型和年龄、居住地区、家长的职业、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和月收入,且以上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网络媒体宣传以进一步提高公众认知,推进宫颈癌防控工作的实施.保障疫苗安全和质量,进而综合提高宫颈癌防控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二维码扫描的移动视频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知识和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基于二维码扫描的移动视频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82例患者,其中2018年5~9月入院的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0月~2019年1月入院的9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集中的围术期视频教育,观察组患者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观看教育视频.比较两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行为依从性,并调查对所接受视频教育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知识掌握情况、行为依从性和对视频教育方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观看视频的平均次数为(3.17±0.54)次,超过93%的患者至少观看了2次视频.结论 扫描二维码观看围术期教育视频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知识水平和行为依从性,该操作方法简单,患者满意度和接受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