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及家属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问卷的形式调查197例住院患者及248例患者家属,分析患者和家属对于衰弱状态下进行营养支持、终末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态度的差异以及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家属听说过ACP/预设医疗指示(ADs)的比例[58.9%(146/248)和41.6%(82/197), χ2=13.070, P=0.000]、谈论过死亡话题的比例[89.9%(223/248)和55.3%(109/197), χ2=69.334, P=0.000]、会考虑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88.7%(220/248)和46.7%(92/197), χ2=92.461, P=0.000]、愿意了解自己真实病情的比例[97.2%(241/248)和89.8%(177/197), χ2=10.349, P=0.001]均显著升高。对于留置鼻胃管、进行胃肠造瘘、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态度,家属对于老年人的选择相对于患者本人更加积极( χ2=42.996、11.446、27.704, P=0.000、0.003、0.000),对于终末期高级生命支持的方式(有创呼吸支持、心脏按压及电除颤、肾脏替代),患者本人及家属对于老年人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69、1.866、4.337, P=0.752、0.393、0.114),但均提示不同意的比例更高。与患者制定生前预嘱意愿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ACP/ADs的知晓( OR=0.187,95% CI:0.096~0.366, P=0.000)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 OR=0.450,95% CI:0.231~0.878, P=0.019)。 结论:我国老年住院患者中愿意制定生前预嘱的比例偏低,与此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对生前预嘱的知晓以及曾经与家人谈论过死亡话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生前预嘱的推广和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学教育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的医学教育应用现状,分析实施中存在的障碍,为推进SP参与教学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以网络能够检索到明确联系方式的开办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79所医学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邮件向SP相关负责人发送调查表与知情同意书。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收到64所院校回复的有效问卷,其中有37所(57.8%)院校在教学中应用了SP,培训SP的主要方法为情景演练、示教、看视频、现场观摩。37所院校中,SP主要应用于病史采集教学[29所(78.4%)]、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28所(75.7%)]、医患沟通教学[27所(73.0%)]、体格检查教学[23所(62.2%)]。SP质量评估方式主要为教师反馈[27所(73.0%)]、学生反馈[26所(70.3%)]、自制评价表评估[11所(29.7%)]。SP应用的主要问题为SP队伍不稳定[27所(73.0%)]、缺乏统一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课程培训[17所(45.9%)]。结论:SP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比较广泛。医学院校在医患沟通教学领域中已经开始重视SP的应用。今后需要加强SP培训的规范化,进一步推进SP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DCA循环基础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后的干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PDCA循环基础上强化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急救后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作用,并评估患者健康知识、行为、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丽水市中心医院2019年1-12月的DKA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在2019年1-6月实施PDCA循环健康教育之前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12月实施之后研究对象为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记录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评估患者认知、行为管理评分、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17.40±1.38)h]低于对照组[(19.31±1.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9, P < 0.05)。干预组干预后FPG[(7.64±0.92)mmol/L]、2hPG[(10.12±1.18)mmol/L]、HbA1c[(8.8±1.09)]结果均低于对照组[(7.89±0.95)mmol/L、(11.27±1.06)mmol/L、(9.29±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48、-9.39、-9.25,均 P < 0.05)。干预组干预后健康知识评分[(94.82±7.56)分]、自我行为管理评分[(82.63±6.38)分]、护理质量评分[(286.57±23.12)分]、护理过程[(38.42±2.15)分]、护士态度[(24.08±1.49)分]及护理满意度总评分[(73.76±4.21)分]均高于对照组[(85.47±7.11)分、(73.29±5.93)分、(270.81±22.37)分、(36.12±2.07)分、(22.37±1.53)分、(67.39±3.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5.65、14.92、18.46、11.47、10.92、9.49、13.28,均 P < 0.05)。 结论:PDCA循环基础上强化对DKA患者急救后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缩短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行为、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也显著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心理状态、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41.34±3.29)分]、自护责任感[(23.81±2.63)分]、自我概念[(26.89±2.01)分]和健康知识水平[(50.65±3.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75±2.38)分、(20.13±2.09)分、(24.10±2.89)分和(59.83±4.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151、7.900、5.715、11.344,均 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1.93±2.35)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41.36±2.87)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83±3.29)分和(48.10±2.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739、12.442,均 P<0.05)。观察组用药完全依从率(67.31%)高于对照组(46.15%)(χ 2=4.740, 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4.23%)高于对照组(76.92%)(χ 2=6.310, P<0.05)。 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带教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理人员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选取该院2019年1-11月低年资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25人,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理论教学和情景模拟演练,从实景体验、案例搜集及剧本编制、案例讨论、情景模拟演练等多个层次、多个维度进行培训。评估两组护士对危重症抢救能力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仪器使用能及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能等。结果:培训前两组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63、0.175、0.230、0.640、0.683、0.330、0.205,均 P>0.05),两组培训后理论知识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应急能力、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t≥4.461,均 P<0.05),但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99.52±4.14)分比(85.20±5.02)分,(8.96±1.37)分比(7.03±1.28)分,(8.95±1.11)分比(7.05±1.06)分,(19.25±2.36)分比(17.69±1.58)分,(19.37±2.07)分比(17.58±2.04)分,(28.56±4.24)分比(23.52±2.89)分,(9.88±1.08)分比(8.09±1.01)分, t=11.004、5.147、6.189、2.746、3.079、4.911、6.053,均 P<0.05]。 结论:理论知识培训联合情景模拟演练的培训带教模式可以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景体验、案例收集及情景模拟演练和个人心得汇报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专科护士护理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各项护理专业技能,更加适合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义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血管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时间准确、用药方法正确、情绪平稳、饮食结构合理、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例数均多于对照组(χ 2=8.274、9.470、10.981、8.306、7.862,均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总体健康评分为(73.85±12.75)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2.85±13.65)分、生理职能评分为(65.75±10.50)分、躯体疼痛评分为(72.55±11.45)分、活力评分为(80.65±14.80)分、社会功能评分为(81.20±13.75)分、情感职能评分为(90.20±12.55)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6.65±13.3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1.95±10.50)分、(66.55±10.35)分、(58.55±8.65)分、(65.50±10.75)分、(71.85±11.45)分、(74.70±11.35)分、(77.40±11.35)分、(66.75±11.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139、2.113、3.040、2.579、2.702、2.094、4.346、3.186,均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χ 2=4.332, P<0.05)。 结论: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在静疗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互联网+"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对增强静疗专科护士的综合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静脉治疗专科培训学习的护士54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疗专科护士培训,研究组采用"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模式。培训结束后对护士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及满意度调查,并统计两组护士培训期间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两组护士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理论考核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案例分析和理论考核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护士在实践操作考核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维护、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入、PICC维护、输液港维护、外周静脉导管置入与维护、无菌技术、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和健康教育8个方面以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士满意度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4±3.7)vs.(95.7±2.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618, P=0.032)。 结论:"互联网+"及SP的多学科联动教学有助于增强静疗专科护士的综合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疗信息云平台用于日间手术管理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医疗信息云平台用于日间手术管理的价值。方法:择期妇科日间手术患者,年龄≥18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云平台管理组(P组)和传统管理组(C组)。P组采用医疗信息云平台辅助管理,患者宣教及随访均在云平台完成;C组采用医护口头宣教、发放宣教材料及电话随访。于手术日晨,采用问卷法确定宣教效果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确定术前焦虑程度评分;测量血压及心率,计算手术日较门诊日水平的变化率。记录日间手术延迟-取消、术后24 h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主动反馈的情况;记录医护围术期宣教时间及随访时间。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6例妇科日间手术患者。与C组( n=113)比较,P组( n=113)术前宣教效果评分升高,术前焦虑程度评分、血压变化率降低,手术延迟-取消率显著降低(6.2%/0)( P<0.05);术后随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术后主动反馈率明显升高,医护围术期宣教时间及随访时间明显缩短( P<0.05)。 结论:医疗信息云平台不仅可改善围术期宣教和术后随访的质量,还可提高其效率,对完善日间手术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干预周期为4周。记录两组康复依从率、住院时长、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估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依从率[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48/60)](χ 2=4.61, P < 0.05),住院时长[(3.12±1.03)d]及肛门排气时间[(32.15±6.25)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5.38±1.83)d、(48.18±7.26)h]( t=8.33,12.96,均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5/6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4/60)](χ 2=5.06,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58/60)]高于对照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90, P < 0.05)。 结论: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康复中,可有效加快康复进程及缩短住院时长,还可促进肛门排气,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69例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腕部高压电烧伤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0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受伤情境、受伤季节、烧伤总面积、患肢腕部电烧伤分型、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患肢血管重建及皮瓣/肌皮瓣移植情况,患肢总截肢率、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截肢率,患者手术次数、皮瓣/肌皮瓣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结局;另对比2008年1月—2013年12月(下称前期)、2014年1月—2019年12月(下称后期)收治患者前述除性别、患肢总截肢率、治疗结局以外统计项目。对数据行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 结果:笔者单位12年间共收治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169例,其中男162例、女7例;年龄(35±13)岁,75.15%(127/169)的患者年龄段21~50岁。人群类别构成比中排前3位的从高到低分别是工人、农民工和中小学生,分别占48.52%(82/169)、28.99%(49/169)、9.47%(16/169)。受伤情境构成比中排首位的是非电力专业工作中,占47.93%(81/169)。受伤季节多为夏季和秋季,分别占39.05%(66/169)、28.99%(49/169)。患者中65.09%(110/169)烧伤总面积<10%体表总面积。共有216个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肢,其中Ⅲ型25个(11.57%)、Ⅳ型21个(9.72%)。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为6.00(3.75,8.00)d。45个患肢行血管重建,75个患肢行带蒂轴型皮瓣移植、86个患肢行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患肢总截肢率为12.96%(28/216),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截肢率为28%(7/25)。手术次数为4(3,5)次,皮瓣/肌皮瓣术后感染率为7.18%(13/181),住院时间为39.00(25.00,50.00)d,住院费用为123 553.00(50 656.50,216 003.00)元。与前期比较,后期收治患者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明显缩短( Z=-4.038, P<0.01),患肢行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比率明显升高( χ2=13.478, P<0.01),患肢行带蒂轴型皮瓣移植比率明显降低( χ2=10.242, P<0.01),手术次数明显减少( Z=-5.903, P<0.01),皮瓣/肌皮瓣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χ2=4.492, 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Z=-2.723, P<0.01),住院费用明显下降( Z=-2.121, P<0.05);前、后期收治患者其余指标相近。 结论:笔者单位收治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工人、农民工可能是预防腕部高压电烧伤的重点人群,加强对非电力专业工作人员的高压电安全教育管理及对高压电环境周边的警示及保护、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高压电环境尤为重要,特别是夏秋季节。近6年间,笔者单位早期积极行血管重建、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可能使腕部高压电烧伤患者有所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