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大中型兽类和雉类多样性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了解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大中型兽类和雉类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情况,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在保护区内按照1 km× 1 km网格布设了 153台红外相机,开展系统调查与监测,累积59623个相机工作日,收集到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数9309张,记录到大中型兽类动物5目14科23种,雉类1目1科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在监测到的物种中,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 5 种动物分别是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RAI=7.52)、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2.43)、野猪(Sus scrofa,RAI=2.39)、猕猴(Macaca mulatta,RAI=2.26)和马来豪猪(Hystrix brachyura,RAI=2.16).种-多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赤麂、野猪和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在云南哀牢山楚雄州片区多度秩排序前三位,累积相对多度占所有物种相对多度的65%.此外,还在保护区内拍摄到大量放牧等人类活动,显示保护区内存在一定的人为活动干扰.本次系统调查与监测结果完善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片区范围内大中型兽类和雉类本底信息,填补了区内大中型兽类和雉类的研究空白,为保护区后续的管理和长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4/3/23
哀牢山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地和云贵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气候区域内栖息着怎样的蚂蚁群落?不同海拔高度引起的气候条件差异导致蚂蚁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产生了怎样的差异?为了揭示这一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样带法、样地调查法和多样性指标法研究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的蚂蚁物种多样性.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坡垂直带记录蚂蚁7亚科47属150种,喜马毛蚁(Lasius himalayanus)是蚂蚁群落的优势种,同时发现常见种2个,较常见种20个,较稀有种55个,稀有种72个,稀有种占了物种总数的48.00%.东坡4个垂直带蚂蚁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顺序为:中南段>北段>中北段>南段.相关性分析显示蚂蚁的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物种数、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指数与乔木郁闭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蚂蚁群落在海拔梯度间表现出高度的不相似性和强烈的更替模式,不同垂直带间的蚂蚁群落同样表现出高度的不相似性和强烈的更替格局.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各垂直带蚂蚁物种数、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总体上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主要受海拔和气温因素制约;这些指标普遍出现多域效应现象,有时出现中域效应现象,说明不同海拔高度上栖息着适应了不同气候类型的物种聚集群,同时受到人类干扰和干热河谷气候的影响.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东坡蚂蚁物种丰富度低于西坡,主要受湿度因素影响.从相似性系数看,栖息于保护区不同生境的蚂蚁群落间分化明显,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云南楚雄哀牢山地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2020年11-12月,采用访问调查和鸣声定位法对云南省哀牢山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辖区(包括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及周边国有林区)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61群和14只独猿(约270只),其中11群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外的国有林中.绝大部分群体(59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中部向南至双柏县片区,呈现区域聚集性分布现状;有2群分布于楚雄市片区北部,有向边缘隔离小种群发展的趋势;南华片区本次调查及随后的调查均未发现长臂猿群体的存在,仅通过访问得知有一独猿.哀牢山楚雄州辖区现有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较2005年第一次调查(39群)增加了22群,然而中北段西黑冠长臂猿面临隔离小种群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威胁.基于辖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与分布,提出种群动态监测、小种群巡护监测、栖息地调查评估与恢复及自然保护区外的托管等保护与管理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哀牢山、无量山与苍山蚯蚓物种调查及系统发育与扩散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哀牢山、无量山与苍山是云南省地理二级阶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但鲜有蚯蚓物种记录.为完善云南省蚯蚓多样性、系统发育与演化研究,本研究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开蚯蚓物种野外调查、形态分类、分子系统发育与扩散分析.研究共获得蚯蚓物种3科8属27种,其中巨蚓科(Megascolecidae) 21种,正蚓科(Lumbricidae)4种,链胃蚓科(Moniligastridae)2种,鉴定了3个新物种——无量山远盲蚓(Amynthas wuliangmontis sp.nov.)、景东远盲蚓(Amynthasjingdongensis sp.nov.)和湖畔远盲蚓(Amynthas lacustris sp.nov.).我们提取并测定样本的线粒体CO Ⅰ、CO Ⅱ、12S rRNA、16S rRNA和ND1基因序列,该地区物种间上述5基因联合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9.6%±0.5%,种群阶元遗传距离范围为0~2.7%;其次,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和贝叶斯系统发育树,阐述了该地区蚯蚓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再次验证了远盲蚓属与腔蚓属均不为单系群的观点;最后,依据祖先分布区域重建结果,并结合之前研究,推测该地区巨蚓科蚯蚓物种的主要扩散趋势为由南至北扩散——自哀劳山、无量山向苍山方向扩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调查监测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的一种常规手段,在自然保护区物种资源编目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2014年10月至12月间,我们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布设了40个相机位点,布设密度为1台/2 hm2,对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野生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相机累计工作1 961个有效工作日,共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566张,鉴定出隶属4目9科的10种兽类和2目4科的10种鸟类.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前2种兽类和3种鸟类分别为红颊长吻松鼠 (Dremomys rufigenis) 、野猪 (Sus scrofa) 和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长尾地鸫 (Zoothera dixoni) 及斑背燕尾 (Enicurus maculatus) .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4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 VU"级别的物种有2种,列入CITES附录Ⅱ和Ⅲ的物种分别有2种和3种.本次调查仍有多种重要大中型兽类和鸟类未被记录,但是为保护区后续的野生动物红外相机常规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种群动态及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蝴蝶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受关注的类群和环境指示生物之一,其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能快速地反映环境的状况.哀牢山和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和资源,2016-2018年在这两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了蝴蝶资源及其种群动态的研究.结果 表明:两地蝴蝶均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且哀牢山蝴蝶多样性较无量山丰富.哀牢山共观测记录5科83属149种,该地蝴蝶Shannon-Wiener指数(的为3.92,物种丰富度为16.36,Simpson指数为0.97;景东县无量山样区共记录蝴蝶5科88属143种,Shannon-Wiener指数(H's)为3.64,物种丰富度为15.04,Simpson指数为0.96.哀牢山、无量山两个样区共有5科99属178种蝴蝶.生境分析表明两地蝴蝶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哀牢山蝴蝶主要分布在海拔1,100m以下,而无量山蝴蝶主要分布在1,100-1,400 m之间.调查时段分析表明,两地蝴蝶主要分布在5-9月,哀牢山8月蝴蝶种类较丰富,而无量山9月蝴蝶种类较丰富.年份分析表明,哀牢山、无量山两地均以2016年蝴蝶多样性最丰富,这与适宜的气候及较弱的人为干扰有密切的关系.两地蝴蝶群落为中等相似,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64,共有种有114种(64.05%).鉴于无量山、哀牢山蝴蝶多样性较丰富,且有13种近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和56种个体数极低(≤10头)的未列入红色名录的物种,因此蝴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