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5种抗菌药物及其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人血浆中5种常见抗菌药物的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重症患者治疗药物监测.方法:血浆样品经有机溶剂沉淀蛋白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色谱柱为Kinetex五氟苯基柱,以含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 ℃,分析时间为3.5 min,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结果:伏立康唑、利奈唑胺、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在0.2~40μg·mL-1(r=0.997 4)、0.5~100 μg·mL-1(r=0.999 4)、0.5~100 μg·mL-1(r=0.999 4)、1.5~300 μg·mL-1(r=0.993 6)、1.5~300(r=0.997 9)μg·mL-1 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的准确度97.44%~100.72%、精密度≤9.35%;批内和批间精密度≤13.88%;方法回收率91.35%~106.08%;基质效应95.48%~107.42%;稀释效应相对偏差<15.00%;在多种储存条件下,处理前后的样品稳定性良好.统计了苏北人民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共138例血药浓度检测结果,伏立康唑、利奈唑胺、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达标率分别为53.84%、27.27%、59.10%、20.00%、25.00%.纳入了 20例重症患者基本信息及血药浓度,发现在相同给药方案下,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度、灵敏度、重复性好,可同时检测重症患者5种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经临床实践证明,该法可为重症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去磷脂快速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血中双酚A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去磷脂快速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人体血液中双酚A水平的检测方法.方法 人体血液样本在酸性条件下通过酶解(β-葡萄糖醛酸酶/硫酸酯酶)和去磷脂固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美国五氟苯基液相色谱柱(100mm×3.0mm,2.7μm)分离后,于电喷雾负离子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结果 双酚A在0.1~ 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LOD)为0.05 ng/mL,定量限(LOQ)为0.15 ng/mL.在0.5、5、50 ng/mL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87.3%~112.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3% ~ 8.2%,4.9% ~ 10.7% (n =6).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操作简单,可作为人体血液中双酚A快速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自来水消毒副产物卤代乙酸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卤代乙酸的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法.方法 水样加入0.70 g/L抗坏血酸作脱氯剂,过滤后进样分析.采用1.0 mm内径的五氟苯基(PFP)色谱柱,以比窄径柱常规流速更高的线流速和更低的体积流速洗脱,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下电离,一级质谱全扫描和数据依赖的二级质谱全扫描采集数据.为校正基质效应,采用基质匹配校准曲线法对9种卤代乙酸(一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氯乙酸、一溴一氯乙酸、二溴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二氯乙酸、二溴一氯乙酸和三溴乙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9种卤代乙酸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0~1.0μg/L和0.060~3.0μg/L,回收率为69.8%~119%.结论 所建方法分离快速、定性准确,无需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可满足自来水样的分析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五氟苯基柱HPLC-PAD法测定硫酸巴龙霉素含量及有关物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直接测定硫酸巴龙霉素含量和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器(HPLC-PAD)法.方法 采用Agilent Pursuit ? PFP(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体积分数2.0%三氟乙酸溶液[含0.15%(体积分数)五氟丙酸,用50%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调pH值至3.5]的水溶液为流动相,积分脉冲安培电化学检测器的四电位波形测定硫酸巴龙霉素有关物质.结果 五氟苯基柱比传统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充色谱柱分离效果更优,代表性样品中分离出21个峰,有巴龙霉素Ⅱ与其同分异构体巴龙霉素Ⅰ和另外的19个有关物质;在0.49~118.30μg·mL-1内巴龙霉素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检测限(LOD)为0.49 μg·mL-1,定量限(LOQ)为0.99 μg·mL-1,重复性和精密度RSD均小于2.0%.结论 建立的HPLC-PAD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耐用性好,为巴龙霉素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菜肴中维生素A、D和E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菜肴中维生素A、D、E的方法.方法 试样在抗氧化剂保护下,经过皂化,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液(3∶ 2,V/V)提取,二维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以华谱Alphasil五氟苯基柱(150 mm×4.6 mm,5 μm)为一维色谱柱,用水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实现视黄醇、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α-生育三烯酚的基线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以华谱Alphasil VC-C18柱(4.6 mm×150 mm,3.5μm)为二维色谱柱,用含2%甲醇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实现维生素D2、D3与其他杂质的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 本研究实现视黄醇、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5种生育酚的基线分离检测,在预设的浓度范围内各目标化合物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9;样品中三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5.4%~106.4%,相对标准偏差<8%.对干炸带鱼、油焖香菇、酱油蒸蛋、红烧肉、糖醋排骨等常见成品菜肴进行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视黄醇的检出限为0.7 μg/100 g,定量限为2.4 μg/100 g,5种生育酚的检出限为1.1~2.5 μg/100g,定量限为 3.6~8.3 μg/100 g;维生素 D2、D3 的检出限为 0.3 μg/100g,定量限为1.0μg/100g.应用本方法检测了 41份成品菜肴中维生素A、D、E含量,发现在动物源性菜肴中可检出维生素A和D3,在所有菜肴中均可检出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在使用了植物油的菜肴中可检出5种生育酚.带鱼采用清蒸、红烧、干炸3种不同的烹饪方式,维生素A和D3的含量依次降低.结论 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对操作人员和生态环境友好等特点,可实现成品菜肴中维生素A、D、E的同时分型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UPLC-MS/MS建立早产儿血清25-(OH)D3和3-epi-25-(OH)D3检测新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建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25-(OH)D3]及3-epi-25-羟维生素D3[3-epi-25-hydroxyvi-tamin D3,3-epi-25-(OH)D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新方法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并在早产儿中开展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化合物,五氟苯基丙基(pen-tafluorophenyl propyl,PFPP)色谱柱分离25-(OH)D3与3-epi-25-(OH)D3;从最低定量限、线性关系、精密度与准确度等四个方面对新建方法 进行验证,并对134例早产儿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5-(OH)D3及3-epi-25-(OH)D3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6.05±0.78 nmol/L,1.48±0.20 nmol/L;线性范围3.78~480.00 nmol/L,1.00~128.00 nmol/L;相关系数r2为0.9922,0.9928;25-(OH)D3与3-epi-25-(OH)D3低、中、高浓度质控品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00%;回收率109.92%,102.25%,98.76%;97.75%,95.25%,99.80%.134例早产儿血清25-(OH)D3平均浓度22.35±13.28 nmol/L,3-epi-25-(OH)D3平均浓度5.43±4.35 nmol/L;3-epi-25-(OH)D3占总25-(OH)D3的平均比例为19.96%±12.08%,范围0.00%~60.62%.以25-(OH)D3计算,维生素D(Vitamin D,Vit D)缺乏率、不足率、充足率分别为78.36%,19.40%,2.24%;以总25-(OH)D3计算,Vit D缺乏率、不足率、充足率分别为65.67%,26.12%,8.21%;二者Vit D缺乏率及充足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51,1.719,4.823,均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检测法性能良好且能精准检测早产儿血清25-(OH)D3浓度,在早产儿Vit D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