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区5家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RKP)的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筛查及耐药基因检测,明确青岛市区该细菌耐药基因的分布及构成,为临床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青岛市区5家三甲医院临床分离出的非重复CRKP共54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或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应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 blaKPC-2、 blaNDM-1、 blaOXA-48、 blaIMP、 blaVIM目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结果:药敏试验显示,CRKP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35.2%),其次为复方新诺明(53.7%)、庆大霉素(55.6%)、左氧氟沙星(75.9%)、亚胺培南/西司他丁(88.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高于90%。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有43株(阳性率为79.63%),阴性菌株为11株。PCR耐药基因检测共检出带有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的菌株40株,目的耐药基因检出率为74.07%。其中35株携带KPC-2基因,7株携带OXA-48基因,4株携带NDM-1基因,1株携带IMP基因,其中携带有OXA-48基因的菌株均同时携带KPC-2基因,未检测出携带VIM基因的菌株,剩余14株未检测出目标碳青霉烯酶基因。结论:青岛市区5家医院CRKP携带的产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KPC-2,其次为OXA-48及NDM-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内皮微粒及肾脏皮质微循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明确脓毒症大鼠肾脏皮质微循环特点及其与血浆内皮微粒(EMP)表达之间的关系,评价血必净注射液作为抗菌药物辅助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10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阳性药物对照组和血必净组,每组10只。采用高位结扎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Sham组只翻动盲肠,不进行结扎穿孔。基于高位结扎CLP致死率高,血必净组于制模后即刻经尾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12 h 1次,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90 mg/kg、6 h 1次;阳性药物对照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生理盐水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液;Sham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相同频次进行干预。术后48 h记录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和血乳酸(Lac);应用测流暗场成像技术监测肾脏皮质微循环血流;采用哌莫硝唑免疫组化法评估肾组织缺氧程度;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EMP水平,并分析EMP与肾脏皮质微循环灌注指标的相关性;同时测量血肌酐(SCr),并采用肾组织损伤评分(Paller评分)评价肾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程度。结果:与Sham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大鼠灌注血管密度(PVD)、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和MAP均明显下降,缺氧指示剂哌莫硝唑阳性表达明显增加,Lac、EMP、Paller评分和SCr均明显升高。但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大鼠肾脏皮质微循环血流明显改善,PVD和MFI显著升高〔PVD(mm/mm 2):16.20±1.20比9.77±1.12,MFI:2.46±0.05比1.85±0.15,均 P<0.05〕,Lac水平明显降低(mmol/L:4.81±1.23比6.08±1.09, P<0.05),MAP略有升高〔mmHg(1 mmHg=0.133 kPa):84.00±2.00比80.00±2.00, P>0.05〕,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肾脏皮质微循环灌注,而这种效应不依赖于MAP的改变。血必净组肾脏皮质哌莫硝唑阳性表达量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明显降低〔(35.89±1.13)%比(44.93±1.37)%, P<0.05〕,提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肾脏缺氧程度。血必净组大鼠血浆EMP水平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显著降低(×10 6/L:3.49±0.17比5.78±0.22, P<0.05),且EMP水平与PVD和MFI均呈显著负相关( r值分别为-0.94和-0.95,均 P<0.05),提示脓毒症大鼠血浆EMP水平升高与肾脏皮质微循环障碍高度相关,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EMP的产生。血必净组Paller评分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显著降低(分:46.90±3.84比62.70±3.05, P<0.05),SCr水平亦明显低于阳性药物对照组(μmol/L:121.1±12.4比192.7±23.9, P<0.05),提示血必净注射液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肾损伤程度,改善肾功能。 结论:作为抗菌药物的辅助治疗,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脓毒症大鼠血浆EMP表达,改善肾脏皮质微循环,减轻肾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鹦鹉热衣原体合并土曲霉真菌重症肺炎的救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男,67岁,因"乏力发热伴咳嗽咳痰、胸闷气促10 d"于2022年05月16日入院。患者10 d前打扫鸭舍后出现乏力伴全身酸痛、发热,体温最高40.0℃,寒战伴大汗,随后出现咳嗽咳痰,较剧烈,黄色大量黏痰,伴胸闷气促。自行服用退热、止咳药物,无好转且症状逐渐加重,7 d后至当地医院住院就诊,神志尚清,但血压降低,考虑为"重症肺炎,脓毒性休克",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针1 g/8h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3 d后发热、咳嗽及胸闷等症状未见好转,遂至本院急诊科就诊,予面罩吸氧、止咳化痰、泰能抗感染治疗,呼吸科会诊认为不除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建议并加用"多西环素胶囊"。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15年余(具体诊断经过不详)。吸烟50余年,约每日40支,未戒,饮酒50余年,每次杨梅酒250 mL,未戒。1弟因"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已故,父亲及其余3兄弟均有类似"心脏扩大"疾病史,健在。患者入院第2天,拟"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收入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抗结核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2023年更新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8年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组织撰写了《抗结核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较为全面地涵盖了抗结核药物超说明书使用的相关内容,是临床工作者在无可替代情况下超出药物说明书抗结核治疗用药的依据,也是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的良好规范,对临床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4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成果的不断报道,抗结核治疗药物有所调整,多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也已有所改进。为此,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对《抗结核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本共识对异烟肼、利福霉素类药物(利福平、利福喷丁)、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氯法齐明、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阿米卡星)、β-内酰胺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共9类13种药物的超适应证、超剂量用法、超用药途径、超适用人群等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与修订,并按照GRADE证据分级方法进行了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的系统评价,供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借鉴与参考,以规范用药、合理治疗、提升疗效,更好地实现患者获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严重血小板减少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76岁男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因肺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无效,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 g静脉滴注、1次/8 h。用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PLT)109×10 9/L。用药9 d后,患者咳嗽、喘憋症状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出现皮肤瘀点,伴有少量鼻出血和血尿,复查PLT为0。立即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和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血小板逐渐升高,出血症状消失。10 d后复查,PLT 173×10 9/L。本例提示老年患者应慎用大剂量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并在治疗期间加强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严重烫伤合并肺炎和脓毒症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018年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1例经外院转入的严重烫伤合并肺炎和脓毒症的54岁男性患者。先后使用头孢菌素、万古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等抗感染治疗,但无明显效果。痰液、血液及创面分泌物多次细菌培养结果提示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入院第4天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补充血浆、红细胞及白蛋白,行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同时进行用药监护,关注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经过10余天的治疗,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病情逐渐好转。本病例提示,严重烧伤患者易发生严重且致命的全身性感染,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增加了泛耐药菌的感染风险,清晰的抗感染思路和抗菌药物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高感染治疗的成功率,对改善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2021年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及其与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 2017-2021 年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及其与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的相关性,为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耐药菌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 2017-2021 年某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使用强度和 5 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对耐药率和使用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17-2021 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使用强度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均居于首位,临床使用率较高.5 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还保持高度敏感,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超全国平均水平;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强度呈正相关,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阴沟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强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对部分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变化影响较大,应加强监管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碳青霉烯类的微型卫生技术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对碳青霉烯类药品进行微型卫生技术评估(Mini-HTA),为医院决策者遴选、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指南、文献、说明书等,药师与医师共同构建百分制评分系统,从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可及性共5个大方面分别对碳青霉烯类进行Mini-HTA,并对分值权重进行评分.结果 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比阿培南得分分别为75分、74分及71.5分.三者用于治疗产ESBL重症感染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肝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调整剂量、安全性佳.三者均为医保目录收录品种,跟其他药物均存在相互作用,且与抗癫痫药存在配伍禁忌.但三者有一定差异,比阿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价格偏高但其生产企业信誉度良好,且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美罗培南虽然企业信誉度稍逊,但价格便宜;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原研药品,美罗培南和比阿培南为仿制药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均可用于儿童和妊娠妇女,比阿培南除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常温下保存即可,美罗培南和比阿培南需要避光保存.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保质期均为两年,比阿培南的保质期稍短,仅18个月.结论 在当前医疗"零加成"政策及倡导价值医疗的形势下,本次对三种碳青霉烯类进行Mini-HTA,医院决策者可结合自身医疗情况,合理遴选及使用该类药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亚胺培南联合谷氨酰胺对腹部手术术后感染伴脓毒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亚胺培南联合谷氨酰胺对腹部手术术后感染伴脓毒血症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入住医院的70例腹部手术术后感染伴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静脉滴注1 g每次,每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静脉滴注20 g每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用药2周;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PCT (PCT)、内毒素、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APACHEⅡ评分、CRP、PCT及内毒素水平均降低,血小板计数水平均升高(P<0.05),但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胺培南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腹部手术后感染伴脓毒血症具有很好的抗感染效果,可促进患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1372例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发生肝功能异常的病例,为提高该药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住院患者病历1 372份,对患者基本信息、药物使用情况及用药期间肝功能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372例静滴正常剂量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患者连续给药(6.29±3.99)d后,28例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AST(102.96±43.74)U·L-1,ALT(131.79±74.03) U·L-1],发生率为2.04%;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5~6d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用药期间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均在正常水平.结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为常见急性肝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其损伤程度较轻且可逆,但依然应引起医生和药师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