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纵卷叶螟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监测及其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对其他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水平、抗性稳定性及其抗氯虫苯甲酰胺种群对其他双酰胺类杀虫剂是否存在交互抗性.[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我国9省(自治区)稻纵卷叶螟32个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四唑虫酰胺的抗性,并测定了两个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种群对其他双酰胺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以及湖南攸县、安徽潜山、安徽庐江和广西兴安田间种群在室内不接触药剂饲养后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稳定性.[结果]2019-2022年间,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逐年上升,2022年首次监测到庐江、兴安、武穴、丹阳和潜山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达到高水平抗性(102.3~135.1倍),其他种群亦达到中等水平抗性(10.3~97.1倍);2019-2021年监测的所有田间种群对四唑虫酰胺均表现为敏感,2022年所监测种群对四唑虫酰胺达到中等水平抗性(41.9~98.0倍).交互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约100倍的浙江嘉兴和安徽潜山种群对氟氯虫双酰胺、四唑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环丙虫酰胺和四氯虫酰胺也表现出31.6~100.5倍中等至高水平抗性.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在室内不接触药剂连续饲养2~4代后,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表现出快速下降的现象.[结论]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和四唑虫酰胺已产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且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其他5种双酰胺类药剂也存在中等至高水平的交互抗性;鉴于当前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尚不稳定,建议可通过限制或暂停使用该类药剂,以延缓其抗性发展和延长使用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马尾松毛虫抗阿维菌素种群的抗性机制及交互抗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为探讨阿维菌素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制,本研究采用叶片浸药法测定了马尾松毛虫抗阿维菌素种群(AV)对多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磷酸三苯酯(TPP)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对马尾松毛虫AV种群、秦岭接官亭种群(JGT)和敏感种群(S)的增效作用,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AV、JGT和S种群的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系(MFOs)活性.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AV种群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倍数RR50=25.0)、毒死蜱(RR50= 19.0)和高效氯氟氰菊酯(RR50=15.4)存在中等水平交互抗性,与溴虫腈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RR50=8.1),与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不存在交互抗性.增效剂PBO与TPP对马尾松毛虫AV、JGT和S种群均有显著增效作用,DEM对马尾松毛虫AV、JGT和S种群均无显著增效作用.马尾松毛虫AV种群MFOs中细胞色素P 450 含量(3.5 倍)、细胞色素 b5 含量(3.1 倍)、O-脱甲基酶活性(4.1 倍)和 CarE 活性(2.2 倍)均显著高于S种群,AV种群GST活性与S种群不存在显著性差异.MFOs及CarE活性增强是马尾松毛虫对阿维菌素产生抗性的重要生化机制,推荐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轮换使用防治马尾松毛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及交互抗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Bt(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抗性问题是阻碍Bt抗虫棉持续发展的关键,探究棉铃虫对不同Bt蛋白的抗性演化趋势及交互抗性,可为选择合适的抗虫棉花备选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通过连续多代筛选,获得了5个对Bt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系,利用饲料混合法测定了这些品系棉铃虫的交互抗性.[结果]经筛选后棉铃虫对Cry1Ac产生了超高水平的抗性、对Cry2Ab、Vip3Aa产生了超低抗性(耐性);Cry1Ac抗性棉铃虫停止筛选而换成Cry2Ab或Vip3Aa继续筛选后,棉铃虫对Cry1Ac抗性水平明显降低,对Cry2Ab或Vip3Aa产生低抗或超低抗性(耐性).Cry1Ac抗性棉铃虫对Cry1Ab敏感性显著降低,而对Cry2Ab、Cry2Ah及Vip3Aa敏感性变化不显著;Cry2Ab抗性品系棉铃虫对Cry1Ac敏感性显著降低;Vip3Aa抗性品系棉铃虫对Cry1Ac敏感性变化不显著.说明Cry1Ac与Cry1Ab间存在明显交互抗性,与Cry2Ah、Vip3Aa没有交互抗性;而Cry2Ab与Cry1Ac间存在不对称的交互抗性.[结论]在筛选新杀虫基因或叠加基因时,应充分考虑抗性发展及交互抗性问题,Cry2Ah、Vip3Aa是治理Cry1Ac抗性棉铃虫或与Cry1Ac叠加最优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除虫脲对登革热媒介伊蚊拟除虫菊酯类抗性种群的作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除虫脲对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作用效果,为蚊虫抗药性治理和蚊媒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用WHO推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抗药性测定方法,以采自景洪市登革热疫区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及实验室敏感品系为研究对象,研究除虫脲对这2种伊蚊的作用效果及其特点;用SPSS 24.0软件进行概率回归分析,得到除虫脲对伊蚊敏感品系和抗性种群的半数抑制剂量(IE50),计算抗性倍数;通过观察不同浓度除虫脲作用下伊蚊的虫态构成及死亡情况,分析除虫脲对伊蚊的作用特点.结果 景洪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拟除虫菊酯类抗性种群对除虫脲的IE50及95%CI分别为0.00233(0.00198~0.00312)和0.00253(0.00216~0.00289)μg/ml,其抗性倍数分别为1.77和1.71倍,属于敏感水平,除虫脲与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无交互抗性;使用除虫脲后,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的死亡高峰均在第4~6天,表明与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比较,除虫脲致死作用比较缓慢;不同浓度除虫脲对蚊虫作用效果不同,低浓度主要在成蚊阶段死亡,高浓度均出现蛹和/或幼虫死亡.结论 景洪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抗性种群对除虫脲均敏感,推荐使用剂量为0.006μg/ml,但其致死作用比较缓慢,适用于蚊虫的抗性治理和可持续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啶酰菌胺原药安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啶酰菌胺为吡啶酰胺类化合物,因其杀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害都有活性,且作用机理独特、不易产生交互抗性、对作物安全而被广泛应用于用于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目前国内外有关啶酰菌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报道甚少.本研究为该农药安全使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楂叶螨对螺螨酯的抗药性及对七种杀螨剂的交互抗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筛选山楂叶螨Amphi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对螺螨酯的抗药性,并明确其对7种杀螨剂的交互抗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山楂叶螨对螺螨酯的抗性发展趋势及其交互抗性.[结果]用螺螨酯筛选山楂叶螨21代,抗性上升11.65倍;抗性品系对乙螨唑存在明显的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6.30;对噻螨酮存在负交互抗性,抗性倍数为0.69;对阿维菌素、炔螨特和三唑锡不存在交互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15、1.25、1.78;对哒螨灵和联苯肼酯有产生交互抗性的可能,抗性倍数分别为3.46和2.79.[结论]螺螨酯防治山楂叶螨存在抗性风险,抗螺螨酯的山楂叶螨品系会产生交互抗性,上述结果可为果园科学使用螺螨酯和合理轮换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遮阴和干旱对荩草生理代谢及抗性系统影响的协同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引进草种在亚热带边坡草坪上常遭遇遮阴和干旱,造成草坪退化甚至死亡.以具有边坡草坪开发价值的本土植物野生荩草为材料,设置5种遮阴度和4种干旱度交互形成20种协同处理,研究遮阴和干旱对荩草生理代谢及抗性系统影响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荩草具有极强的耐阴和抗旱潜力,可通过光合策略、代谢策略、抗性策略使植株逐步适应或应对生境胁迫,在重度遮阴或干旱下仍可存活.遮阴或干旱对荩草光合作用、物质代谢、抗氧化酶系统和细胞膜完整性有极显著影响.遮阴和干旱对荩草光合指标、代谢指标、抗性指标和受伤害指标有显著协同作用.Pn主要受遮阴影响,Gs主要受干旱影响,适度遮阴和干旱协同处理可提高荩草光合能力.干旱对荩草物质代谢的影响大于遮阴,氮代谢比糖代谢和呼吸作用受干旱或遮阴的影响更大,适度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可改变荩草代谢水平.遮阴、干旱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遮阴和干旱对POD有显著协同作用,对SOD和CAT有极显著协同影响,适度遮阴和干旱协同作用可提高荩草抗氧化酶活性.遮阴、干旱对细胞膜伤害性物质的含量影响不同,遮阴和干旱对SP含量无协同作用,对Pro、H2O2和MDA含量有显著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增加了荩草细胞膜受伤害的风险.遮阴和干旱对生理代谢及抗性系统影响的协同作用,提高了荩草的抗逆潜力和生态适应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氮水平影响蚯蚓介导的番茄生长及抗虫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过量施用氮肥不仅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会限制土壤生物驱动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蚯蚓的取食和掘穴等活动可以促进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进而影响植物与病虫害的关系.了解氮肥与害虫作用下蚯蚓对植物抗虫性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调控机制.采用蚯蚓(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氮肥用量的三因子完全交互设计,利用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盆栽实验探索了不同氮水平下蚯蚓对番茄生长及对植食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蚯蚓显著降低了番茄茎叶干生物量、根系干生物量及茎叶可溶性糖含量,而茎叶的茉莉酸和水杨酸含量分别是无蚯蚓对照的6倍和3倍,且伴随着西花蓟马数量下降了58%.在高氮水平时,蚯蚓未影响番茄茎叶茉莉酸、茎叶水杨酸含量及西花蓟马数量.蚯蚓介导的番茄营养物质(茎叶可溶性糖和茎叶全氮)和防御信号物质(茎叶茉莉酸和茎叶水杨酸)含量分别与西花蓟马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总之,氮肥施用改变的土壤氮有效性通过改变植物资源和防御物质含量转变了蚯蚓介导的植物抗虫性响应;全面了解土壤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管理-土壤动物-植物病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植物精油在卫生杀虫中的应用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在卫生杀虫领域的应用价值及使用现状,如在环保型溶剂、增效剂、新型杀虫剂、害虫行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植物精油开发应用面临的挑战,如化学组分一致性以及有效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毒性问题、精油混配的拮抗性、精油与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储存稳定性以及经济成本等,展望了植物精油开发应用的一些途径,如作为环保型溶剂与增效剂的应用,在新型杀虫剂及害虫行为控制技术中的应用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干旱胁迫对喀斯特生境蚬木幼苗光合特性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蚬木( Excentrodendron hsienmu) 幼苗对喀斯特干旱生境的生理适应,基于构建的模拟喀斯特生境装置,以2 年生蚬木幼苗为供试材料,研究岩溶水分和土壤水分两个因素对蚬木幼苗叶片光合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蚬木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函数模型,岩溶水层2 种处理下的光响应曲线变化基本一致.土壤水分显著影响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2 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暗呼吸速率随土壤干旱胁迫加剧而下降,相对叶绿素含量则表现为增加趋势.土壤水分极显著影响游离脯氨酸、显著影响丙二醛和过氧化物酶,干旱胁迫组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重度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干旱加剧先升后降,峰值出现在中度胁迫.研究表明,蚬木具有较强的耐旱潜力,渗透调节物质的主动适应是其耐旱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