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类过敏反应对大鼠脾切手术后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药物类过敏反应的发生对大鼠脾切手术后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老年大鼠48只,22个月龄,体重(350±50) g,随机分为4组:麻醉+未手术组(A组)、麻醉+手术组(B组)、麻醉+类过敏组(C组)、麻醉+手术+类过敏组(D组)。对每组大鼠编号,进行莫里斯(Morris)水迷宫实验性训练,将A、B、C、D各组中12只大鼠进行逃避潜伏期训练,当训练潜伏期在20 s左右时各选出6只大鼠编组为A1、B1、C1、D1,各组其余6只大鼠继续训练至逃避潜伏期在10 s左右并编组为A2、B2、C2、D2。之后进行全身麻醉(芬太尼20 μg/kg+氟哌利多500 μg/kg),进行第1次采血(颌下静脉采血)检测趋化因子11(CCL11)、组胺和补体激活片段末端补体复合物(SC5b-9),按照实验分组要求建立手术模型(脾脏切除术)和(或)类过敏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5%聚氧乙烯蓖麻油(CrEL)],最后对处于麻醉状态的大鼠进行第2次颌下静脉采血检测CCL11、组胺和补体SC5b-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表达水平,干预处理后第1、3、5天进行水迷宫实验,观察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变化。两两比较应用 t检验,多组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4组大鼠对应亚组训练水平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40、0.397, P>0.05);与对照组A1逃避潜伏期比较,B1干预后1、3、5 d逃避潜伏期[(22.8±3.1) s比(18.1±2.9)、(20.4±2.7) s比(16.7±2.1)、(16.7±2.8) s比(13.2±2.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12, P<0.05、 t=2.649, P<0.05、 t=2.407, P<0.05),C1干预后1、3、5 d逃避潜伏期[(24.7±5.1) s比(18.1±2.9)、(23.9±3.5) s比(16.7±2.1)、(17.7±3.9) s比(13.2±2.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55, P<0.05、 t=4.321, P<0.01、 t=2.462, P<0.05),D1干预后1、3、5 d逃避潜伏期[(26.4±3.4) s比(18.1±2.9)、(25.8±3.0) s比(16.7±2.1)、(24.1±3.8) s比(13.2±2.2)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549, P<0.01、 t=5.239, P<0.01、 t=6.081, P<0.01);与A2组比较,B2组在干预后第1、3天的逃避潜伏期(13.4±2.5比9.5±3.2、12.2±2.1比9.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53, P<0.05、 t=2.365, P<0.05),干预后第5天逃避潜伏期(9.8±1.7比9.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67, P>0.05);C2组在干预后第1、3天逃避潜伏期(16.9±3.1比9.5±3.2、15.2±3.7比9.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68, P<0.01、 t=3.378, P<0.01),干预后第5天逃避潜伏期(11.4±2.1比9.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135, P>0.05),D2干预后1、3、5 d逃避潜伏期[(18.9±3.3) s比(9.5±3.2)、(18.2±3.0) s比(9.4±2.0)、(15.1±2.9) s比(9.2±1.4)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09, P<0.01、 t=5.978, P<0.01、 t=4.488, P<0.01)。4组大鼠第1次采血CCL11、组胺和补体SC5b-9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31、1.087、0.826, P>0.05);干预后第2次采血检测结果,与对照组A组比较,B组[(135.87±19.74) ng/L比(125.76±19.18) ng/L、(1.90±0.23) mg/L比(1.88±0.17) mg/L、(30.07±4.25) μg/L比(28.55±3.74)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272, P>0.05、 t=0.242, P>0.05、 t=0.930, P>0.05),C组[(328.77±42.95) ng/L比(125.76±19.18) ng/L、(2.53±0.29) mg/L比(1.88±0.17) mg/L、(39.88±5.64) μg/L比(28.55±3.7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951, P<0.01、 t=6.595, P<0.01、 t=5.799, P<0.01),D组[(471.49±44.58) ng/L比(125.76±19.18) ng/L、(3.38±0.34) mg/L比(1.88±0.17) mg/L、(48.12±5.13) μg/L比(28.55±3.7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678, P<0.01、 t=13.670, P<0.01、 t=10.678, P<0.01),与C组比较,D组[(471.49±44.58) ng/L比(328.77±42.95) ng/L、(3.38±0.34) mg/L比(2.53±0.29) mg/L、(48.12±5.13) μg/L比(39.88±5.64)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987, P<0.01、 t=6.589, P<0.01、 t=3.733, P<0.01)。 结论:大鼠手术过程中发生类过敏反应对大鼠术后短时记忆和稳定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与CCL11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军队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人员编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军队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队是执行军事任务的重要组成力量,加强救援队人员编组的合理化对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人员编组的依据、建议、讨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原应急兵站医疗队建设和训练优化的几点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6年6~9月,医院根据任务要求,抽组野战医疗队参加应急兵站高原野外驻训研讨活动,这是新军改时期第一次在青藏高原成建制组建应急兵站医疗队.野战医疗队是应急兵站的主要元素之一,是战役卫勤支援保障力量.在本次研讨活动中,医疗队同时承担着演训研讨和医疗卫勤保障双重任务.为有效应对高原特殊环境,医疗队以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在长达3个月的野外驻训过程中,结合医疗队的建设和训练实际工作,对应急兵站医疗队在青藏高原地区的编组、仪器装备、训练等多个环节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对完成新军改历史条件下的高原卫勤保障任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医疗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部抗洪抢险期间卫勤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某部抗洪抢险期间卫勤保障的做法和体会,探索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保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某部抗洪期间卫勤保障工作的做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针对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特点,总结出卫生分队在抗洪期间卫勤保障的5点做法:(1)人员组成按防治结合配备;(2)物资携带按实际需要携带;(3)业务开展坚持一线伴随保障;(4)利用信息平台加强防治经验的沟通交流;(5)加强与地方联系,及时补充物资.同时获得3点体会:(1)各类预案齐全,卫勤训练常态是做好卫勤保障的有力保证;(2)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合理编组人员及准备物资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3)加强军地合作是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的有力保障.结论 通过总结某部抗洪抢险期间卫勤保障的做法与体会,对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卫勤保障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载人航天发射场医院卫勤保障中的护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载人航天发射场卫勤保障护理工作做法.方法 回顾总结2015年5月至今,参与并完成多次任务保障的护理工作创新做法,从护理体系构建、方案预案制定、实战化组训、物资器材质控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以及优质为兵服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定置动态联合质控管理有效保证卫勤保障物品设备完好率,创新实战化护理组训方法有效保证卫勤保障护理队伍人员编组、骨干储备和环境适应性救护能力提高,圆满完成年度卫勤保障任务.结论 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创新实战化护理组训,物品定置动态管理,精心为兵服务,为载人航天飞行卫勤保障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型移动医疗平台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展望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国目前急需能够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移动医疗平台,以提升灾害医疗救援水平.本研究对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移动医院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有移动医院的特点.结果 发现,未来移动医疗平台应当具备高信息化水平、实行模块化编组、完善的功能单元、高机动性和环境适应性.本研究明确了新型移动医疗平台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新型移动医疗平台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卫生战备物资信息化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加强卫生战备物资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提高管理效率,适应卫勤保障的需要.方法:根据卫勤分队的编组,将各组所属物资分类统计,并区分不同保障任务,将所属物资分类录入信息,标注参数,编设管理程序,集成各种应用功能,实行条码标识,利用扫码仪进行识别,在电脑中显示卫生战备物资储存位置和参数.结果:卫生战备物资的科学化、精准化管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方便实用.结论:物资信息化管理为卫勤分队快捷机动和紧急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大提高了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救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核科护理人员对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结核科护理人员对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应培训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问卷,采取直接抽选法从湖南省有结核科的5所三甲医院中抽取两所(湖南省胸科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再以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28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结核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为96.07%(269/280).问卷主要调查了结核科护理人员对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问卷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满足正态性的资料,使用F检验和LSD检验分析;不满足正态性的资料,则使用Welch检验和Tamhane T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核科护理人员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平均得分为(26.13±6.15)分,平均得分率为65.32%(26.13/40).不同职称组的平均知识得分:护士组为(22.33±3.97)分、护师组为(24.47±4.49)分、主管护师组为(32.08±4.90)分、副主任护师及以上组为(35.05±3.9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947,P<0.05);不同学历组的平均知识得分:中专组为(20.90±5.51)分、大专组为(23.17±4.01)分、本科组为(31.64±3.97)分、硕士及以上组为(37.20±2.2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016,P<0.05);不同劳动关系组的平均知识得分:临时合同组为(24.73±6.04)分、正式在编组为(27.05±6.21)分、长期合同组为(27.45±5.7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0,P<0.05);不同护理年限组的平均知识得分:0~年组为(22.79±4.87)分、5~年组为(28.89±5.17)分、10~年组为(31.22±4.45)分、≥20年组为(34.00±4.6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029,P<0.05).结论 结核科护理人员对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水平亟待提高;职称、最高学历、劳动关系和工作年限等是影响结核科护理人员掌握肺结核并发2型糖尿病知识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功能性动作筛查对军校新生基础体能训练的指导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纠正训练、功能训练对军校新生基础体能训练的指导作用及对训练伤的影响.方法 体能训练开始前,对随机编组的100名新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以及入校前体能考核,分析比较两个组学员FMS分值及体能成绩;观察组学员进行纠正训练及功能训练,对照组学员采用常规方法训练;新训结束后重测FMS及体能考核,同时采集学员新训期间训练伤情况,分析功能动作训练前后两个组FMS分值、体能成绩以及伤病率.结果 观察组通过功能动作训练后,FMS总分从12.720 0±2.128 9分,提高到17.240 0±2.272 8分,总分≤14分人数从6人减少到2人,观察组七项军事体能项目成绩总分从7.606 4±2.396 0分提高到8.429 7±2.388 2;FMS总分与军事体能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FMS分值与军事训练伤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功能性动作筛查能检查出新生的动作及功能问题,通过纠正训练、功能训练,可以提高体能成绩,降低伤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形势下加强野战医疗队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是我军卫勤机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野战医疗队建设,对完成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某医院野战医疗队参加部队重大军事训练、演习卫勤保障做法的基础上,从加强野战医疗队人员及装备模块化编成、加强野战医疗队人员的训练与培养、构建野战医疗队的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就新形势下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