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医证型与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Lp-PLA2)、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辨证的科学性,为AMI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多的临床量化指标及证据.方法 将实验组120例AMI患者基于四诊合参、中医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心脉证、正虚阳脱证各30例,另外健康对照组30例,急诊完成Lp-PLA2、血液流变学指标的采样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PLA2活性从气虚血瘀证、寒凝心脉证、痰瘀互阻证、正虚阳脱证呈现递增的趋势.寒凝心脉证、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正虚阳脱证4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数值呈现递增的趋势.AMI各组证型患者的Lp-PLA2、血液流变学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Lp-PLA2、血液流变学与AMI"痰瘀"这一核心病机存在相关性,可为AMI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多客观的实验室证据及定量指标,更好地指导AMI临床的中医辨证及治疗,促进AMI中医诊疗水平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收入本院神经内科102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不稳定型斑块组(54例)、稳定型斑块组(48例),并收入同时期的4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检测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01);脑梗死患者的TC、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89),脑梗死患者的 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43).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5),其临界值为56.75 μg/L时,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83.7%.结论 Lp-PLA2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血浆Lp-PLA2水平可预测斑块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脑血管病是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高[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和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易损性无疑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2],因此是否能较准确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对于正确诊断、监测以及防止脑梗死发生有重要意义.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一新型的炎性标志物,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起始、发展、稳定性丧失及最终破裂的各个阶段[3].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血浆Lp-PLA2水平的测定,探讨血浆Lp-PLA2水平能否成为预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炎性指标,为脑梗死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北京华信医院冠脉造影检查结果阳性(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50%,即判断为阳性)患者231例,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分成两组(未服药组:147例;服药组:84例),健康对照者99名.未服药组中,所有男性患者,根据心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 Gensini 积分等标准分别进行分组.采集临床资料,检测血清 Lp-PLA2、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清标志物含量.患者组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确认累及冠状动脉的病变血管数量,病变位置、狭窄程度.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未服药组、服药组和对照组Lp-PLA2的水平分别为(561.9 ±158.5)U/L,(373.2 ±124.7)U/L,(467.4 ±130.4)U/L,未服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P<0.001).多支病变组Lp-PLA2的水平为(603.4 ±154.8)U/L ,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521.3 ±192.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23). Gensini积分高分位组Lp-PLA2的水平为(618.7 ±165.4)U/L ,明显高于低分位组(517.3 ±191.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P=0.035).结论 Lp-PLA2活性可以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卒中风险水平与血浆炎性因子指标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脑卒中风险水平与血浆炎性因子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选取本社区常住人口1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血流动力学指标(CVHI)、Framingham卒中风险评分(FSP)及炎症因子水平在预测脑卒中发生的价值,通过ROC曲线及Z检验比较分析各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及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VHI等级、FSP等级、IL-6等级、Lp-PLA2等级的升高,发生卒中的风险亦逐渐升高;FSP+CVHI+炎症因子预测模型的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83、92.1%、91.2%.[结论]CVHI、FSP、IL-6和Lp-PLA2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FSP+CVHI+炎症因子的预测模型可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的预测效率,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阴离子间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阴离子间隙(A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1年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将161例ACS患者分为无MACE组86例和MACE组75例.分别于入院次日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G、HCO3-、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血乳酸、心肌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GRACE评分及TIMI评分.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CS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AG水平对ACS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的诊断性能.结果 MACE组患者血清AG、NT-proBNP、LVEF、GRACE评分及TIMI评分均高于无MACE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G、GRACE评分及TIMI评分是ACS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AG水平≥11.15 mmol/L预测ACS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P =0.024),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80.6%.结论 血清AG水平与ACS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呈正相关,血清AG水平对ACS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关系.方法 选取6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SF患者(CSF组)与60例冠状动脉及血流正常人群(对照组).采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记帧法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所有患者的血生化、Lp-PLA2和hs-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SF组患者Lp-PLA2、hs-CRP和尿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CSF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记帧法计数(TFC)和平均TFC显著更高(P<0.01).随着CSF中涉及的冠状动脉数量的增加,Lp-PLA2的水平逐渐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OR=1.009,P =0.046)、hs-CRP(OR=1.071,P=0.048)是CSF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Lp-PLA2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407,P<0.001).以血浆Lp-PLA2水平作为测试变量,ROC曲线分析表明曲线下面积为0.676 (P <0.05).结论 与冠状动脉解剖正常人群相比,CSF患者血Lp-PLA2、hs-CRP水平较高,且是CSF的独立预测因素,较高的Lp-PLA2水平与CSF的严重程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脑卒中及疑似患者140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3组,另设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之间的性别、年龄、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检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Lp-PLA2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关系.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hol、HDL、LDL和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p-PLA2、LDL、hs-CRP与Hcy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血浆Lp-PLA2水平ROC曲线在3组中面积分别为0.910、0.845、0.769.结论 血浆Lp-PLA2可成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子,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血液生化指标主成分回归模型用于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指标主成分回归模型用于脑梗死患者疾病分型(CISS分型)的可能.方法:将280例脑梗死患者参照《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诊断》均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LAA组)、心源性卒中组(CS组)、穿支动脉疾病组(PAD组)、其他病因组(OE组)及病因不确定组(UE组),检测5组患者外周血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淀粉蛋白(SAA)、环亲素A(CyPA)、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纤维蛋白原(FIB)、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肽素(CP)水平共20项生化指标;对上述生化指标进行降维,获取影响疾病分型的主成分,以患者CISS分型为因变量,以影响的主成分评分为自变量,拟合回归方程分析主成分对脑梗死患者CISS分型的综合影响.结果:5组患者外周血20项生化指标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20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4个主成分为主成分1(应激和炎症,贡献率34.597%)、主成分2(蛋白神经毒性,贡献率20.412%)、主成分3(神经营养,贡献率18.558%)及主成分4(血脂状况,贡献率15.602%),累积贡献率89.169%;回归分析显示,4项主成分影响大小依次为应激和炎症(OR=4.591,95%CI为1.208~17.440)、蛋白神经毒性(OR=4.158,95%CI为1.518~11.387)、神经营养(OR=3.959,95%CI为1.313~11.935)、血脂状况(OR=3.622,95%CI为1.277~10.275).结论:不同CISS分型的脑梗死患者其多项临床生化指标均有特征性表达,影响患者疾病分型的主要因素为高应激和炎症水平、毒性蛋白浸润神经、神经营养相关物质缺乏及血脂含量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心脉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伴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升高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心脉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伴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升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伴Lp-PLA2升高患者126例,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3例.实验组采用心脉通胶囊每次3粒,3次/d,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8周后,测定2组治疗后Lp-PLA2、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动脉硬化值,记录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8周Lp-PLA2、LDL-C水平及动脉硬化值较治疗前均下降,实验组下降明显(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脉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伴Lp-PLA2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Lp-PLA2、LDL-C及动脉硬化指数.本研究未显示心脉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会增加机体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