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沿黄区"以水定地"耕地空间重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科学评估我国典型粮食主产区耕地的潜在水分条件状况,继而"以水定地"实现耕地空间重构布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河南沿黄的原阳县等6个产粮大县为研究区,从作物种植视角出发,基于耕地及作物分布数据、MODIS数据和长时间序列气象数据,通过构建区域遥感蒸散模型和水分平衡评价模型,精准揭示当地水分平衡状况及耕地利用下水分平衡效应,进而构建多智能体空间优化配置模型来实现耕地作物种植的空间重构.结果表明:(1)沿黄6县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持续下降,其中2020年冬小麦和夏玉米播种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74.75%和48.91%,种植模式以玉米小麦轮作为主,夏玉米单一型耕地分布零散且对应田块规模偏小;(2)地表蒸散量与有效降水量的时空错位引致当地水分平衡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全境缺水且水分亏缺量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规律,应依据作物水分平衡态势的空间差异进行差别化灌溉管理;(3)耕地空间重构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性效应,且县域尺度的优化结果优于单一整体尺度,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重构后的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亏缺情势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田块的空间积聚性和连片性更加有利于作物日常灌溉管理.河南沿黄区需大力推行"以水定地"耕地空间重构战略,以缓解耕地用水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CiteSpace的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关于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时间跨度为1994年1月1日-2023年10月18日的CNKI和WOS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从文献发表量、期刊、国家、机构、作者、引文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725篇中文文献和328篇英文文献,平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最多的期刊分别是《针刺研究》和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发文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中英文发文最多的机构分别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发文最多的团队是陈立典-陶静团队.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分子机制和细胞死亡机制.其中,细胞凋亡、炎症反应、自噬和氧化应激是重点领域.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近年的研究热点以联合疗法和细胞焦亡为主.结论:目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网络以及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和操作准则;侧重于基础研究.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国内外合作,完善治疗方案和操作标准,拓宽研究领域,推动临床转化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高通量测序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优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基因多样性以及疾病基因分子水平的理解.从第一个序列草案到个人基因组测序,都在测序技术的非凡进步下变为可能.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其技术也不断地成熟与稳定.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样本病原体鉴定、肿瘤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从而为精准医疗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分析检测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站实验室ELISA检测质量监测指标的应用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以抗-HIV ELISA检测为例,应用实验室质量监测指标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进行评估,持续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 对本中心血液检测实验室 2020 年 7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检测数据应用实验室质量监测指标(初试反应数、初试反应率、复试反应数和复检符合率)进行分析,统计上述时间段内 2 种抗-HIV ELISA试剂(新创和万泰)室内质控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或散点箱型图,监控长期变化趋势并查找原因.和同期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全国血站血液检测实验室质量监测指标评价报告的数据进行实验室间能力比对和评价.结果 2020 年 7月 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新创和万泰抗-HIV ELISA试剂的初试反应率分别为0.052%和0.080%(P<0.05),复检符合率分别为 43.97%和 73.39%(P<0.05).新创试剂复检符合率的线性均值趋势与全国同组复检符合率均值接近,万泰试剂复检符合率高于全国同组试剂复检符合率均值.2 种试剂的试剂使用率均低于全国同组试剂使用平均值.新创试剂不同批次间室内质控均值离散程度大于万泰试剂,但 2 者不同批次试剂间室内质控CV离散程度相似.结论 通过实验室质量监测指标对本实验室长期检测数据的纵向分析,和对全国同试剂实验室进行横向比较.能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从而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应用基质血管成分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基质血管成分细胞是一种脂肪组织来源的异质细胞群,具有增殖分化潜能和旁分泌作用,可促进移植部位血管再生,从而实现血液循环重建,改善血供,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因此,基质血管成分细胞可以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且具有独特优势和治疗价值。本文对基质血管成分细胞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华中医药学刊》刊文特征与热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022年所刊文的内容特征与热点,以期为《中华中医药学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综合运用CiteSpace、VOSviewer等文献计量工具,从刊文量、研究者、研究机构、刊文主要关键词、刊文热点主题、刊文研究趋势等,进行多维视角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年刊文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刊文质量显著提升;研究者之间连线较为密集;研究者群体相对稳定.结论 刊文研究者合作关系相对紧密;呈现以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为核心研究者群体特征;中西医结合、中药现代化和针灸治疗现代化三大主题,是《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022年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本草纲目》探讨古代医家用水思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以《本草纲目·水部》为主,从源出、地域、态势、时令、五性、五味等方面,阐述了医家临证取水所形成的各种思路.从内治、外治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梳理《本草纲目》中临证用水的经验,一是将水的内治特色归纳为调理虚实宜用千里水、东流水、甘澜水等,清热解毒用性甘寒的腊雪、井华水、半天河水等,通调水道可采用顺流水、逆流水、洄澜水等;二是从洗、泡、敷、淋、熨等方面,总结了外治方面的主要方法;三是梳理了预防保健方面的各种认识.注重水在临证中的功用,有益于当下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机器人辅助膝髋关节置换术后精细化临床护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MAKO机器人在膝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优势和特点。基于这些特点,从术后疼痛、失血、康复、抗凝、并发症管理以及患者教育等角度,分析手术后的护理要点,并对精细化临床护理进行综述,为完善机器人辅助下膝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射流无针注射器发展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射流无针注射器是指通过特定的装置,使药液形成微小的高速射流来穿透人体皮肤,从而实现不借助针筒来向人体内输送药物的一种医疗仪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射流无针注射器随着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产生变革.该文介绍了射流无针注射器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临床应用,简要概述了不同驱动方式的射流无针注射器的原理,并对其各自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当下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了射流无针注射器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在目前医疗设备朝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背景下,展望了射流无针注射器未来的发展和机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06-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诊断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2006-2022年辽宁省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形势和发病特点及病例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2006-2022年大连市布病病例个案资料,对人间布病发病变化趋势、人群特征、空间分布及诊断报告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诊断延迟的影响因素,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 2006-2022年大连市人间布病发病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25.89%.春夏季为发病高峰,男性高于女性(2.59:1),发病年龄集中在45~59岁年龄组(44.23%).病例地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2022年大连市87.26%的街道(乡镇)有病例报告.时空分布结果显示,高-高聚集地区始终集中在瓦房店市.诊断延迟率为60.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诊医院类型[比值比(OR)=0.68,95%置信区间(CI):0.56~0.83,P<0.05]和病例报告年份(OR=1.34,95%CI:1.11~1.62,P<0.05)与诊断延迟有关.结论 辽宁省大连市人间布病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诊断延迟率较高.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人群就诊意识和基层医务人员诊断水平,降低因延迟诊断导致的布病慢性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