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基质血管成分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质血管成分细胞是一种脂肪组织来源的异质细胞群,具有增殖分化潜能和旁分泌作用,可促进移植部位血管再生,从而实现血液循环重建,改善血供,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因此,基质血管成分细胞可以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且具有独特优势和治疗价值。本文对基质血管成分细胞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因子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细胞衰老可由应激损伤或生理过程引发,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是细胞衰老的重要表现形式。前列腺癌和正常前列腺的SASP因子包括白介素(IL-1、IL-6)、趋化因子(CXCL-8、GRO-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家族、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P53、IL-1α、KDM4、ATM/HIF1α、ATM /TRAF6、MTORC1均调控了SASP。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均可诱导细胞衰老并发生SASP。SASP因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作用目前仍不完全清楚,尽管许多研究显示SASP因子在前列腺癌细胞存活、生长增殖、血管生成、转移、疾病进展、治疗抵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结果仍有不一致的地方,SASP因子在免疫反应上也同时具有抑制和促进的作用。并且SASP因子在其他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了潜在的抑制肿瘤作用。此外,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衰老是潜在的抗癌策略,多种分子均可通过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衰老发挥肿瘤抑制作用,但研究显示,SASP因子诱导了前列腺正常上皮细胞系(PNT2)永生化前列腺细胞衰老,但未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衰老。鉴于SASP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并且现有的SASP因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仍然不足,未来应进一步加强SASP因子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栝楼桂枝颗粒通过HIF-1α-Netrin-1-UNC5B/VEGF促进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颗粒是否通过HIF-1α-Netrin-1-UNC5B/VEGF促进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对照组、栝楼桂枝颗粒3.6 g/kg组,另设16只假手术对照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mNSS)评分、肌张力测评试验及Cat 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RI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计算脑梗死率;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m blot)检测各组大鼠促血管生成及HIF-1α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NSS评分和肌张力评分均显著升高,运动时间和最大速率变化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大脑检测出大片白色梗死区域,脑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大鼠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34)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栝楼桂枝颗粒3.6 g/kg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肌张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脑梗死率显著减少,大鼠运动时间显著降低(P<0.01);血管生成相关蛋白VEGFA、CD3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HIF-1α、神经导向因子-1蛋白(NETRIN-1)、神经导向因子受体(UNC5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结论:栝楼桂枝颗粒能够促进缺血性脑中风后的血管生成和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α-NETRIN-1-UNC5B/VEGF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HIF-1α和HIF-PHI在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心血管疾病是其首要致死原因.血管钙化表现为钙和磷酸盐矿物质在动脉壁的病理性沉积,可导致血管硬化、管腔狭窄,不仅影响肾脏的血流供应,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慢性肾脏病的病理环境下,肾脏持续处于低氧状态,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关键的转录因子,对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至关重要.HIF-1α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分化等多条途径,影响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进展.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HIF-PHI)是肾性贫血的新型口服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激活人体对缺氧的自然生理反应,抑制HIF的降解以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HIF-PHI有促进血管钙化的可能,其促钙化作用与HIF-1α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因此,充分了解HIF-PHI在血管钙化中潜在的危害性并加以重视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环状RNAs与急性缺血性卒中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近年来,与卒中相关的环状RNAs(circular RNAs, circRNAs)被广泛研究,其变化涉及卒中的多个病理生理学环节,包括血管生成、神经可塑性、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等。进一步探明特定circRNAs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的变化及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开发可能的新型药物靶点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文章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发生变化的主要circRNAs以及circRNAs的作用机制、功能检测方法及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对兔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对兔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新生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44只2~3 kg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柏西普注射组9只、雷珠单抗注射组9只、生理盐水对照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以左眼为实验眼,采用碱烧伤方法制作炎症性CNV动物模型,直径8 mm的滤纸片浸润1 mol/L NaOH,放至角膜中央烧灼30 s。造模后第1天,康柏西普注射组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0.1 ml/1 mg,雷珠单抗注射组同法注射雷珠单抗0.1 ml/1 mg,生理盐水对照组同法注射0.1 ml质量分数0.9% NaCl溶液,模型对照组碱烧伤后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对照组不行碱烧伤和球结膜下注射药物处理。分别于造模后第4、7、14和21天计算CNV面积,每组耳缘静脉空气栓塞处死一定数量动物,抽取房水,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含量。结果: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新生血管芽长入角膜边缘,角膜水肿减轻;第7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新生血管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稀疏。造模后第4天可见各造模组角膜上皮细胞增多,上皮层存在空泡,基质内大量炎性细胞,上皮层下可见小的血管腔。造模后第7天,新生血管浸润浅层基质,基质内有大量炎性细胞。造模后第1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CNV面积为(15.20±9.16)mm 2,小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28.21±5.17)mm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康柏西普注射组VEGF质量浓度为(7.75±6.56)pg/ml,低于雷珠单抗注射组的(16.98±2.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组织无淋巴管生长,无LYVE-1阳性细胞。造模后第4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角膜组织中出现新生淋巴管,与新生血管平行生长。造模后第7天,康柏西普注射组、雷珠单抗注射组角膜新生淋巴管计数分别为(4.33±0.58)个和(4.67±0.58)个,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10.67±0.58)个和模型对照组的(12.33±0.5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碱烧伤后早期球结膜下注射康柏西普能有效抑制CNV、新生淋巴管,其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VEGF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姜黄素对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致肾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通过气道内雾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SD成年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引起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ARDS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6只。对照组仅气道内雾化生理盐水2 mL/kg,ARDS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气道内雾化等容积的LPS 4 mg/kg,低剂量组每天灌胃姜黄素100 mg/kg,高剂量组每天灌胃姜黄素200 mg/kg。7 d后处死大鼠,比色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脏组织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 NF-κB p6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检测各组肾脏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脯氨酸羟化酶3(prolylhydroxylase 3, PHD3)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mRNA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EPOR)mRNA表达情况,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的变化。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SNK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DS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SOD活性、GSH水平明显降低(均 P<0.05),MDA、NF-κB p65、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6 mRNA、PHD3 mRNA、VEGF mRNA、EPOR mRNA明显上调(均 P<0.05)。肾脏组织HE染色显示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水肿、Masson染色均见胶原样物质沉积。与ARDS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SOD活性、GSH含量升高(均 P<0.05),NF-κB p65、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IL-6 mRNA、PHD3 mRNA、VEGF mRNA、EPOR mRNA明显降低(均 P<0.05),HE染色肾小管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肾脏组织Masson染色均见胶原样物质沉积减少。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SOD活性、GSH含量升高(均 P<0.05),MDA、NF-κB p65、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及IL-6 mRNA、PHD3 mRNA、VEGF mRNA、EPOR mRNA明显降低(均 P<0.05),HE染色水肿减轻,Masson染色胶原样物质沉积减少。 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ARDS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增强抗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坐骨神经损伤对大鼠牵张成骨区骨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离断修复对大鼠牵张成骨区骨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运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C组。B、C组先分别于右侧坐骨神经行离断修复术,待神经愈合到8、12周后,3组分别行右侧股骨截骨延长外固定术(Ilizarov术)建立牵张成骨模型。股骨截骨延长术(Ilizarov术)前及术后行肌电诱导仪(EMG)检测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术后每周行X线检查骨痂生成情况。矿化2、4、6周分别取材行四点弯曲实验和组织学染色检测牵张成骨区的骨再生情况。应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运用非参数检验评估,当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表通过GraphPad Prism 8.0绘制。 结果:A组在术前及术后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优于B、C组;矿化第2、4周,X线片示B组成骨优于A、C组;HE及Safranin O染色示B组局部毛细血管及软骨形成明显多于A、C组;免疫组化染色示B组牵张区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n)表达量高于A、C组;矿化第6周,四点弯曲实验示B组骨质量优于A、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合并坐骨神经损伤骨延长组的牵张区骨再生较单纯骨延长组愈合良好,股骨延长过程造成坐骨神经损伤后其电生理改变呈周期性变化,该损伤在术后6周可逐渐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HIF-1α/VEGF信号通路探讨大黄䗪虫丸抑制KM小鼠肿瘤血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研究大黄?虫丸对昆明(KM)小鼠移植瘤的抑瘤率、体积、质量、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影响,探讨大黄?虫丸是否是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将H22人肝癌细胞注射到KM小鼠进行小鼠皮下移植瘤造模,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黄?虫丸低剂量组、大黄?虫丸中剂量组、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每组各15只,实验干预1次/d,连续干预2周.大黄?虫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索拉非尼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干预结束后取瘤体,对各组瘤体长、短径进行测量,计算瘤体的抑瘤率、体积及体质量并记录;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形态学的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转录水平;蛋白印记法检测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肿瘤组织检测反映MVD的表达.结果 体积抑瘤率比较,大黄?虫丸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11%、21.73%和37.09%,索拉非尼组的抑瘤率为46.7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可使肿瘤组织出现大面积的坏死区域;PCR和WB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各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显著降低肿瘤组织HIF-1α、VEGF mRNA蛋白水平表达(P<0.05,P<0.01);CD31-MVD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MVD明显减少(P<0.05).结论 大黄?虫丸可能是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控制肿瘤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转录因子C/EBPβ在肺部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作为肝脏、气道上皮和脂肪组织发育所必需的核转录因子,在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相关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肺部疾病中,C/EBPβ的上调通过调控下游一系列基因转录,激活与炎症反应、上皮-间充质转化、细胞增殖与侵袭、免疫反应和血管生成相关的信号通路,促进疾病的发展。靶向C/EBPβ可能是潜在的肺部疾病治疗策略。现对C/EBPβ及相关信号通路在肺部感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损伤、肺纤维化和肺癌中的调控作用进行归纳综述,以期为肺部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