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镉对雌性子代大鼠一般生殖毒性父系遗传的代际与跨代效应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镉对雌性子代大鼠一般生殖毒性父系遗传的代际与跨代效应.方法 将72只健康成年SPF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生理盐水)组和0.5、2、8mg/kg氯化镉染毒组,每组18只,以雌雄比为2∶1交配.孕期全程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F1代雄性大鼠常规饲养至成年后与健康雌性大鼠交配,正常饲养获F2代.F2代雄性大鼠常规饲养至成年后与健康雌性大鼠交配,得F3代.观察F2、F3代雌性大鼠体重、性别比例及阴道开口时间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F2代中,仅2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的出生体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在PND14和PND21出现体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8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在PND7-PND14阶段的体重增长量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F3代中,0.5、2、8 mg/kg镉染毒组各时点体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在PND7-PND14阶段的体重增长量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氯化镉染毒组F2、F3代大鼠的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代:x2=3.17,P=0.37;F3代:x2=1.09,P=0.78).与对照组相比,F2代雌性大鼠的阴道初次开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3代雌性大鼠中2 mg/kg镉染毒组的阴道初次开口时间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2代中,仅有2 mg/kg镉染毒组雌性大鼠的卵巢系数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3代中,各剂量组卵巢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镉暴露对F2和F3代大鼠具有一般性毒性,且可能存在跨代效应,其对子代雌性大鼠的性腺发育毒性应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飞行护士航空医疗救护职业心理过程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飞行护士在航空医疗救护中的职业心理过程,为稳定其身心健康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从事一线航空医疗救护工作的飞行护士10名,分别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归纳提炼出与飞行护士航空医疗救护职业心理过程相关的主题 3 项、亚主题 9 项,包括:飞行护士职业心理过程特征(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飞行护士职业心理支持方式(职业认同、待遇优化、人际互助),飞行护士职业心理累积效应(职业倦怠、横向暴力、代际差异).结论 飞行护士航空医疗救护职业心理过程存在共性特征,总结相关主题可为维护该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现状,分析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代际和谐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选取6775名年龄≥ 60周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Studio软件的潜在类别模型拟合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使用Stata 17.0软件分析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状况,并运用多元logit模型探究子女情感支持对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孤独感在子女情感支持影响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2018年我国老年人低活动能力比例(47.50%)明显高于一般能力(个人中心7.36%,家庭中心36.49%)和高能力(8.65%)群体.其中,在一般能力的家庭中心类活动中女性(44.16%)比男性(28.22%)、≥70周岁的年长老年人(49.37%)比60~69周岁的老年人(24.59%)、初中及以上学历(37.09%)比小学及以下学历(36.29%)、非农业户籍(56.60%)比农业户籍(30.46%)老年人的参与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子女情感支持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状况,对提高老年人日常活动一般能力(OR=1.35~1.44,P<0.05),尤其对老年人参与家庭中心类活动一般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OR=1.37,P<0.01).子女情感支持可以通过降低老年人孤独感(β=-0.14~-0.08,P<0.05)的方式提高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结论 我国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较差,子女情感支持正向影响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对老年人参与家庭活动增益作用明显,降低孤独感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国居民养老责任主体观念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梳理中国居民养老责任主体观念的现状、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为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2012 年、2015 年、2018 年、2021 年数据,使用莫兰指数、HAPC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2012 年、2015 年、2018 年、2021 年选择由子女养老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52.00%、49.84%、49.75%、55.81%.省域间养老责任主体观念存在正空间自相关,中西部地区更倾向于选择主要由子女负责养老.队列效应及时期效应显示选择子女以外作为养老主体的概率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男性、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无配偶、有代际陪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交频繁度一般、主观幸福度高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主要由子女负责养老.[结论]家庭养老观念仍占据主流地位,居民养老责任观念出现区域差异,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个人、家庭、社会资本因素对居民养老责任认知均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线上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双刃剑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究线上社会参与通过线上社会支持和线上风险暴露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并阐释代际同住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用2023年河南省≥60岁人群线上社会参与及健康状况调查数据,用PROCESS4.0宏程序中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和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 线上社会参与正向影响线上社会支持(β=1.734,P<0.001)和线上风险暴露(β=1.453,P<0.001);线上社会支持正向影响生理健康(β=0.183,P<0.05)和心理健康(β=0.398,P<0.001);线上风险暴露负向影响生理健康(β=-0.490,P<0.001)和心理健康(β=-0.598,P<0.001);线上社会参与和代际同住的交互项负向影响线上风险暴露(β=-0.784,P<0.001);在线上社会参与→ 线上风险暴露→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路径上,代际同住组和非代际同住组的中介效应差值分别为0.384(95%CI:0.146~0.678)、0.469(95%CI:0.205~0.77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线上社会参与通过线上社会支持正向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通过线上风险暴露负向影响身心健康;代际同住弱化了线上社会参与对线上风险暴露的正向影响,以及线上风险暴露的中介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分析母亲童年期不良经历(ACE)的流行特点及其对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代际影响,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式,以北海市4所幼儿园和2所卫生院门诊作为研究现场,利用简体中文版童年期不良经历国际量表(SC-ACE-IQ)和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3版)(ASQ-3)父母版分别调查学龄前儿童母亲ACEs暴露和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ACEs与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关联.结果:母亲报告率最高的前3个ACEs为社区暴力(36.9%)、家庭暴力(32.3%)和身体忽视(22.5%),至少经历过1个ACE者占6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童年期情感忽视经历增加子代解决问题能力(OR=3.8,95%CI:1.2~12.0,P=0.023)、沟通能力(OR=6.9,95%CI:2.3~20.3,P<0.001)和粗大动作(OR=3.8,95%CI:1.5~9.7,P=0.005)发育落后的风险.结论:北海学龄前儿童母亲ACEs暴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母亲情感忽视可能影响儿童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粗大动作等多个神经心理能力的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住房财富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财富效应的中介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究家庭住房财富对儿童抑郁症状的代际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通过混合截面线性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家庭住房财富对儿童子女抑郁症状的影响,并使用逐步回归、Bootstrap方法探究财富效应在其中的中介机制.结果:家庭住房财富的增多能够缓解儿童的抑郁症状(β=-0.351,P<0.001),同时,住房财富也会通过增加家庭享受型消费支出(β=0.231,P<0.001)而缓解儿童抑郁症状(β=-0.333,P<0.001).Bootstrap结果显示住房财富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588(P<0.001),享受型消费支出的间接效应为-0.091(P<0.001).结论:住房财富对儿童抑郁症状存在缓解作用,财富效应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学校和社区应着重关注低住房财富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其子女制定相应的健康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网络使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老年人网络使用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使用IADL量表、流动中心抑郁自评量表分别测量老年人失能状况和抑郁状况;采用二列相关分析相关性;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老年人使用网络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中介路径.结果 在控制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代际支持后,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使用网络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直接影响显著(β=0.688,t=7.36,P<0.001);抑郁状况和失能状况显著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β=-0.018,t=-2.69,P<0.05;β=-0.114,t=-4.83,P<0.001).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状况和失能状况在网络使用和老年人认知功能之间的简单中介效应分别为0.044(95%CI:0.011 3~0.083 4)和 0.040(95%CI:0.015 8~0.064 2),链式中介效应为 0.006(95%CI:0.000 4~0.013 2).结论 抑郁状况和失能状况在是否使用网络和老年人认知功能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抑郁和失能在是否使用网络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促进老年人互联网的使用,同时应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以此保护老年人认知功能,延缓或防止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分析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产生的可能影响.方法:研究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口健康的关系,使用两步法进行Probit模型的内生性检验.结果:子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经济支持(P<0.001)均是老年人口健康的内生解释变量.在控制内生性关系后,子女生活照料支持(P<0.05)对生理健康有显著正向效应,但对老年人心理、自评健康有显著负向效应,子女精神慰藉支持(P<0.05)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均有正向效应,子女经济支持(P<0.05)与老年人心理、自评健康正向相关,但与生理健康负相关.结论: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呈现复杂性,要求子女在为家中老人提供代际支持时,以充分发挥老年人口"自我养老"作用为前提,并提升代际交流沟通能力与技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失能对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代际关系质量的调节作用及其年龄差异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 探讨代际关系质量在失能与老人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60岁以上的11 043老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的PPS抽样法;利用回归分析考察代际关系质量在失能程度和老人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及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结果 代际关系质量负向预测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β=-0.206,P<0.050);代际关系质量与失能程度的交互项正向预测其心理健康(β=0.082,P<0.050),即与轻度失能4老人相比,随着代际关系质量水平的增加,重度失能老人心理健康水平上升得更快;这种影响在中低年龄组失能老人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β=0.093,P<0.050).结论 代际关系质量对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存在主效应,代际关系质量在失能程度与老人心理健康间存在调节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