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和实践探索医学科研伦理的再教育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情况,结合实践现状,为探索医学科研伦理的教育新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以某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并分析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及实践现状。结果: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情况,不同的学历、专业、职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医生、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情况优于护士、本科及以下学历、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 结论:医务人员对医学科研伦理的认知及伦理行为的践行尚存在不足,医院应重视医学科研伦理的教育,丰富培训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医务人员的伦理素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伦理认知和评价的调查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伦理认知、决策力自评及教学情况,为提升麻醉伦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2023年6至7月对福建医科大学2017~2020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242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麻醉伦理认知倾向。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学生对患者福祉始终放在首位[(4.50±0.95)分]、保护患者隐私信息[(5.02±0.78)分]等15个麻醉伦理条目的认知均为正性(4~<5分)或强正性(5~6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在术前和术中维护患者尊严等条目的认知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基础-临床和临床阶段学生评分分别为(4.96±0.75)分、(5.07±0.86)分、(5.14±0.74)分, P<0.05]。学生麻醉伦理困境的决策力[(3.85±1.01)分]及法律知识[(3.57±1.24)分]自评为中性(>3分~<4分);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对麻醉伦理道德困境的恐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础、基础-临床和临床阶段学生评分分别为(4.29±0.82)分、(4.49±0.85)分、(4.75±0.69)分, P<0.05]。有130名(53.7%)学生希望学校更加重视麻醉伦理教育,仅57名(23.6%)学生认为伦理学决策技能已得到充分传授。 结论:麻醉学专业本科生总体麻醉伦理认知水平较高,临床实践有利于麻醉伦理素养的提升。麻醉伦理教育应正视伦理适应不良和认知落差,以伦理决策力为导向,深化医文结合,加强专业课程伦理实践和引导,强化临床见实习相关伦理内容和技能传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伦理学》线上课程建设现状调查及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打造《医学伦理学》线上优质课程,本课题组对国内16个慕课平台进行检索,以期了解疫情发生之前我国高校《医学伦理学》线上课程建设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1所院校12个教学团队在8个网络平台上搭建了《医学伦理学》线上开放课程。这12门线上课程不仅在疫情期间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将为引领中国高校进行《医学伦理学》线上学习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最后针对医学教育线上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大网络提速,降低网络流量资费;第二,运用虚拟空间弥补现实空间的不足;第三,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复合式教学团队来打造金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1年度中国医药院校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公布我国医药院校年度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数量排名情况,以提高医药院校对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医学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医学教育研究的水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决定,从2013年起,共同参加此项活动。2021年,我国共有18种正式出版的医药教育类学术期刊,即《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基础医学教育》、《中医教育》、《药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中华护理教育》、《浙江医学教育》、《中国继续医学教育》、《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医学教育技术》、《医学教育管理》、《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中国医学伦理学》和《中国医学人文》;同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医学研究与教育》、《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开辟有医学教育类专栏或发表有医学教育类文章。2021年,在这些期刊上共发表了6 631篇医学教育论文。按照本科西医院校、中医药院校、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中等卫生学校、附属(教学)医院的类别,对上述21种期刊发表的6 631篇医学教育论文进行了统计,2021年度我国医药院校发表医学教育论文数量的情况如下所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实验动物伦理教育对医学生医学素养形成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开展选修课加强伦理教育、强调课前学习的落实、将伦理学教育融入实验教学中等方面加强动物伦理教育的落实,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这一良好医学素养;还通过开设动物伦理选修课等进一步加深学习。结果显示选修课的开设以及实验课堂中加大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极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动物伦理观,有利于学生医学素养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病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多形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及初步成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病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是培养临床病理专科医师的重要手段。自2014年上海市临床病理专科开始实行专科医师培训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在病理专科医师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步建成了系统的多形式教学模式体系,包括:导师负责制、专科病理诊断培训、专科相关临床科室轮转、多学科团队协作、教学相长、医学人文及伦理学教育、科研提升等方面。该文就多形式教学模式在病理专科医师培训中的可行性、作用及初步成效进行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融合人文教育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以护理伦理学课程为例,对标"新医科"对医学人文教育要求和"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实行多元化教学改革,推动"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以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价值观,为新医科背景下开展医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广东省医学本科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及相关认知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医学本科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以及对医学伦理道德的认知和自我评价。方法:对广东省内18所本科院校2 10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现状、对医学伦理道德教育的认知和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4个部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医学伦理道德教育认知和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有1 193人(56.6%)学习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其中有673人(56.4%)参与过医学伦理学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年级( β=-0.46, P<0.001)、学习成绩( β=0.55, P=0.011)以及家庭经济状况( β=0.54, P=0.025)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均 P<0.05)。学习成绩( β=0.22, P=0.004)、家庭经济状况( β=0.39, P<0.001)以及有无学习伦理相关课程( β=-0.33, P=0.002)是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学过医学伦理学相关课程的医学生总体偏少。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为医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学习过伦理相关课程是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素养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医学院校应从根本上重视医学伦理学教学,将其设置为必修课程并增加学时,同时,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中也应穿插、渗透正确的伦理理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1至2021年中英文文献中医学人文教育研究趋势和热点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并比较中文和英文文献中医学人文教育研究趋势和热点,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医学人文教育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的趋势、高频主题词/关键词共现和研究热点等,并对中文和英文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英文文献3 028篇、中文文献1 837篇,建立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和培养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精神在中英文文献中为共同的研究热点;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在英文文献中为核心主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下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在英文文献中为新兴研究主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医学人文教育在中文文献中为热点主题;医学人文课程和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在中文文献中为边缘主题。结论:中英文文献中的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主题相对广泛且存在差异,英文文献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疫情下医学生的人文教育3个方面的研究起步均早于中文文献,且研究内容更丰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伦理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护士伦理胜任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23年7—8月以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胸科医院825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伦理胜任力量表、伦理胜任力支持量表和伦理安全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818份。818名护士中,男48名,女770名,年龄(33.19 ± 7.40)岁。护士伦理胜任力总分(118.08 ± 19.96)分,伦理胜任力支持总分(215.07 ± 32.02)分,伦理安全总分(48.93 ± 7.55)分,均处于高水平;护士伦理胜任力总分与伦理胜任力支持、伦理安全呈正相关( r=0.856、0.830,均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科室、伦理胜任力支持以及伦理安全是伦理胜任力水平的影响因素( t=5.19、12.35、3.88,均 P<0.01)。 结论:护士的伦理胜任力、伦理胜任力支持以及伦理安全均处于高水平,科室、伦理胜任力支持水平以及伦理安全水平是伦理胜任力水平的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提供更多伦理教育并在多专业讨论中解决伦理问题,加强对护士伦理胜任力的组织和个人支持,提高护士的伦理安全,帮助他们实施良好的伦理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