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工智能(AI)已广泛用于眼部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过程监测和预后判断,随着AI技术在眼科诊疗中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AI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眼睛是由神经组织、肌肉组织、腺体组织和骨组织等组成的复杂感觉器官,其解剖的透明性特点为眼科疾病及部分全身疾病诊断的检查提供了可视化条件,为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医工交叉研究的基础,使眼科成为AI技术在医学诊疗中应用的主要领域。然而,AI-医疗交叉研究涉及人体大数据和影像结果的使用,其临床应用面临诸多伦理问题,而目前AI与医务人员对AI在医学研究中应用的伦理规范意识尚未建立,各管理层面对相关的伦理规范指导性和监管系统尚未完全形成。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数字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组织眼科专家、AI相关专家和科技伦理相关专家组成"眼科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伦理专家共识(2023)"专家组,针对AI在眼科应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法律法规进行复习,对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多维度、多层次梳理、讨论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目的是在保障患者数据安全和个人权益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眼科AI的临床应用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学人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之间既存在共性特征又相互区别。医学英语课程需要协同实现以医学生为育人对象的课程思政目标。本文基于医学人文教育视角,从医学英语教材、中国传统医学名家故事、国际医学文献检索、医学英语时文导读、中医药英语文化等角度,深入挖掘医学英语教学资源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精准提升当代医学生医学伦理、大医精诚、医学人文、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识和中华医药文化自信,培养面向新时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协同治理视角下中国科技伦理治理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科技伦理的概念进行述评,并基于协同治理视角剖析科技伦理治理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检索和筛选科技伦理治理相关文献,并提炼出此类文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结果: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存在法治化进程较慢、惩戒标准不明确、治理体制不健全、科研人员科技伦理意识淡薄等问题。结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加强科技伦理立法、健全治理机制、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科研人员伦理不当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医学科研人员的伦理不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规范临床研究中的伦理不当行为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医学科研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就临床试验中的伦理不当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位访谈对象,其中16人(57.14%)认为医学科研人员是被动接受科研伦理。医学科研人员伦理不当行为的影响因素被归纳为7个二级节点和43个三级节点,包含248个参考点。影响伦理不当行为的环境因素包括伦理监管不佳、科研压力大、受试者与研究者信息不对称以及伦理氛围不足4个二级节点,分别包含了54个、40个、38个和29个参考点;科研人员自身因素包括伦理知识欠缺、伦理意识淡薄、科研人员个体特征3个二级节点,分别包含了48个、21个和18个参考点。结论:我国医学科研人员对临床研究伦理的态度和行为整体上处于被动接受到积极遵守的过渡阶段,伦理不当行为的影响因素较多。为进一步规范医学科研人员伦理行为,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应改进伦理审查和监管,建立系统化伦理培训,改善科研环境,积极开展临床试验科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要点探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梳理某三甲医院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现状以及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关原因分析与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进一步促进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的规范化进行,提高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质量。方法:通过介绍某三甲医院横向科研项目的伦理审查现状,分析横向科研项目与纵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要点的不同,从而梳理出横向科研项目伦理审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可能的原因,进而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基于横向科研项目的特点,与纵向科研项目相比,伦理审查时需重点关注其科学与社会价值、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受试者权益保护以及过程管理与质量管理。目前尚存在项目数量较多,研究价值较高的项目却不是很多、项目过程管理不到位、伦理审查意见未能有效执行等问题。结论: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横向科研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制度,多专家、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立项审批,设置伦理专员,加强横向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强化伦理宣传教育,提高研究者的伦理意识,从而充分保护受试者权益,促进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疗机构内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项目管理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在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政策的情况下,探讨医疗机构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IIT)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促进医疗机构IIT项目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结合工作实践,分析IIT项目管理现状及其原因,提出建议和对策。结果:IIT的项目在归口管理、选题设计及其延续性、研究团队建设、伦理审查和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问题。中心化管理有利于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培养研究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伦理委员的审查意识,培养科研管理人才,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结论:IIT作为注册类临床试验的重要补充在推动医学科研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医疗机构应针对本机构IIT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整合资源、提供平台、培养人才,高质量开展IIT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ni-CEX联合DOPS护理带教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培训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Mini-CEX联合DOPS护理带教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培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呼吸内科接收的护理实习生60名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实习时间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和干预组(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对照组30名实施传统护理带教模式,干预组实施30名Mini-CEX联合DOPS护理带教模式,对两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教学满意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专业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操作、护理查房、病历书写等专业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心理调适、实践关怀、沟通护理、护理审美及法律和伦理运用等综合素养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在强化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护患交流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等教学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Mini-CEX联合DOPS护理带教模式在加强呼吸内科护理实习生护理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的同时,有效提高护理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人工智能项目在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针对医学人工智能项目在科研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法: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在医学科研管理领域的应用,梳理了医院人工智能类项目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结果:医院在研人工智能项目共16项,在管理过程中发现,该类项目存在监管法规及行业标准缺失、合作双方沟通障碍凸显、医疗大数据采集、共享、质控尚待规范和伦理风险较高等问题。结论:科研管理人员应针对医院在研人工智能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监管机制;加强顶层指导,提高从业能力;注重过程管理,精细业务流程;着力数据监管,促进业态提升;厚植人才培养,助力全面发展;强化伦理意识,把控管理风险等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外临床研究伦理培训的分析与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国内外临床研究伦理培训的方法与经验,分析目前伦理培训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探索适合我国从事临床研究相关人员的伦理培训方法。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医学伦理、培训、方法、教学、临床和教育为关键词在PubMed、EMbase、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从2015年1月至2023年7月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通过对国内外培训对象、内容、方法、周期、阶段、考核、宣传和结果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59篇文献,包括英文29篇和中文30篇,涉及55家机构。国内外培训在培训对象、内容、方法、周期、阶段、考核及结果方面都有所差异;国内外机构人员经过培训后,在伦理审查、伦理意识、伦理认知和技术操作等方面均有所提升。结论:国内各单位需要改进伦理培训方法,更加系统、科学地提高参与各阶段临床研究的试验人员的意识与认知,并加强伦理审查,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于新生儿筛查:临床实践的机遇和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生儿筛查是一项成功的公共卫生项目,通过早期诊断和疾病管理来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在精准医学时代,基因组测序技术能力的扩展推动着该技术在新生儿筛查的临床实践。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临床注释、伦理问题、成本效益等诸多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