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河南电力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并要求下睑综合治疗42例求美者的临床资料.在经结膜入路睑袋去除和眶隔脂肪重置填充泪沟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以有效地预防已释放的眶隔脂肪瓣再次回弹至眶隔前间隙形成睑袋.术后随访观察并统计释放后带蒂的眶隔脂肪瓣向上回弹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求美者术后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得到明显改善.12例术中麻醉药物注射时出现球结膜出血,无特殊处理2周后好转;2例术后2周静态无面部表情时双侧下睑区域平坦,而做剧烈面部动态表情时出现下睑区域疑似睑袋膨出,未给予特殊处理;2例在术后前2个月表示仍有下睑牵拉感,未给予特殊处理后消失.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无一例出现释放眶隔脂肪回弹至眶隔前间隙重新形成睑袋膨出.高年资医师、护士、求美者三方评价满意率分别为90.48%、95.24%、85.71%.结论 在经结膜入路眶隔脂肪重置手术中实施"埋没导引"低位外固定技术,术后能获得较满意的下睑形态外观,对睑袋膨出和泪沟凹陷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且释放的眶隔脂肪重新回弹形成睑袋的概率较低,医患双方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针对于胰体尾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已成为标准术式,根据是否保留脾动静脉分为保留脾血管的Kimura法和不保留脾血管的Warshaw法。本视频采用Kimura法,常规五孔法布局,腹腔镜探查腹腔后,打开胃结肠韧带,悬吊胃完整显露胰腺,超声定位肿块位置,充分游离胰腺后方的Toldt's筋膜间隙,保护脾静脉,结扎或凝闭血管分支,分离胰腺上缘,游离脾动脉,沟通胰后隧道,胰颈预切线处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继续向胰尾充分游离,保护脾动静脉,至脾门处移走标本。创面留置引流管,术后实施加速康复,未出现出血及胰瘘等并发症,随访半年恢复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源性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讨外源性音猬(Sonic Hedgehog,Shh)因子补充对骨质疏松症模型小鼠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雌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hh组,建模和干预后最终分别入组16、8、7只.模型组、Shh组小鼠采取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构建骨质疏松症模型,Shh组小鼠尾静脉注射2 μL Shh液,空白组及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三组均持续干预7d.观察小鼠组织病理学,比较骨密度值、Shh基因水平、雌二醇(estradiol,E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CTX-Ⅰ)、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terminal mid-fragment of osteocalcin,N-MID)水平]、骨形成能力[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破骨细胞分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B ligand,RANKL)]、自噬相关蛋白1(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 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模型组见大量脂肪细胞增生,部分胞核消失或破碎或空骨陷窝;空白对照组髓腔脂肪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及形态均匀;Shh组脂肪细胞形态基本正常、结构完整.空白对照组、Shh组、模型组Shh因子、骨密度值、E2、N-MID、BV/TV、Tb.Th、Tb.N依次明显降低,ALP、CTX-Ⅰ、TPACP5b、Tb.Sp依次明显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OPG、BGP、BALP 较空白对照组、Shh组明显低,Shh组也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ANKL、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Shh组明显高,Shh 组也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源性Shh因子的补充可减弱去势对小鼠骨密度、骨吸收和骨形成能力等的影响,有效调控RANKL、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促进骨质疏松症小鼠骨形态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9-2022年甘肃省麻风病症状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2019-2022年甘肃省麻风病症状监测情况,为进一步优化甘肃省麻风病症状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整理2019-2022年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症状监测就诊的患者信息,并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2年底,全省症状监测点覆盖率为32.35%,2019-2022年,症状监测累计报告就诊患者3 976例,以县(区)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最多,在报告的可疑症状中以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3个月以上)皮肤病报告最多.对单病种进行排序,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累计确诊麻风病7例,各年度报告日期和确诊日期间隔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29,P=0.243).诊断延迟期最长26年,最短20个月,平均8年;患者就诊延迟期最长26年,最短20个月,平均8年;医疗机构诊断延迟期最长1个月,最短0个月,平均1个月.在确诊病例中出现眉毛稀疏脱落、酒醉样面容的占100.00%,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3个月以上)皮肤病和皮肤闭汗(局部干燥)或感觉异常的占71.43%.结论 甘肃省须持续加强麻风病症状监测,充分发挥症状监测在麻风病早期发现中的预警作用,有效降低畸残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和胃降逆胶囊对胃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以核转录因子-κB/上皮间充质转化(NF-κB/EMT)信号通路为基础,探讨和胃降逆含药血清对胃腺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不同药物剂量(3,6,12 g/kg)的和胃降逆含药血清,作为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不含药物的血清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不同药物剂量的和胃降逆含药血清分别干预AGS细胞24,48,72 h后,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检测NF-κB、EMT标志物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F-κB、E-cadherin、Vimentin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同一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和胃降逆含药血清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同一含药血清剂量组48,72 h与24 h比较细胞活力降低(P<0.05).干预48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含药血清组AGS细胞凋亡率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和胃降逆含药血清组划痕愈合速度均减慢,迁移率降低(P<0.05);干预24 h,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细胞迁移降低(P<0.01),干预48 h,中、高剂量组细胞迁移率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和胃降逆含药血清组AGS细胞中NF-κB、Vimentin的mRNA水平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E-cadherin的mRNA水平剂量依赖性上调(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和胃降逆含药血清组AGS细胞中NF-κB、Vimentin的蛋白表达剂量依赖性下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剂量依赖性上调(P<0.05).结论 和胃降逆胶囊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调控下游EMT相关蛋白的表达介导胃腺癌细胞AGS的迁移和侵袭,进而抑制AGS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钝针和锐针在眼台低平治疗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比钝针和锐针在眼台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同一医师采用相同填充剂、不同类型针头行眼台注射治疗的42例求美者资料.钝针组21例,锐针组21例,评价两组患者注射痛感、淤血发生率和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痛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钝针组在术中和术后淤血发生率低于锐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痛感及术后满意度方面,均取得满意的结果,钝针在预防淤血并发症上优于锐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临床研究中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缺失值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整合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的缺失值问题及对策,为尽可能降低 PRO数据缺失所带来的影响提供解决思路和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数据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可行的预防措施、对缺失值的处理及规范报道等几个方面归纳PRO的缺失值问题.结果 对缺失数据产生原因及其严重影响的充分认识,严谨的研究设计,规范的实施流程等可降低PRO数据缺失的风险;对无法避免的缺失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分析,并透明报告,也能得出可信的结论.结论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PRO数据应被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无充气与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经腋窝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无充气组(40例)和充气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引流量、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手术后,无充气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充气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充气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充气组,失血量和引流量少于充气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充气组(P<0.05).术后3个月,无充气组QOL评分高于充气组(P<0.05).[结论]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切除术较充气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失血量与引流量及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同时患者具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部超声检查对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检查对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程度、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孟州复兴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组),另外选取100例体检无肺部感染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肺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肺部超声特征、肺部超声评分(LUS),并采用简单线性相关法分析LUS与患者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血清前白蛋白(SPA)、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相关性,分析LUS对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B线征、肺实变征、肺滑动征减弱或消失、空气支气管充气征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WBC计数、血清STREM-1水平、LU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P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 WBC计数、血清STREM-1水平、APACHE Ⅱ评分、CPIS与LUS呈显著正相关(P<0.05);感染组血清SPA水平与LUS呈显著负相关(P<0.05).治疗后,100例患者中死亡17例,好转出院83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US预测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71.04%、特异度为87.34%,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结论]LUS与肺部感染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病情程度显著相关,其可用来预测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体输尿管间置部分代替胆管治疗胆管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体输尿管间置部分代替胆管治疗胆管损伤(BDI)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12只实验比格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采用间置1.5 cm自体输尿管修复损伤的胆管,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3个月对实验组动物行安乐死,取胆总管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比较两组动物术后3个月血清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水平,在术后第3个月行胆管造影对自体输尿管作为胆管修补材料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预实验的1只比格犬出现间置输尿管坏死,并在一周内死亡,其余实验动物均存活且经解剖发现间置输尿管均未坏死.术后3个月,实验组TB、ALP、ALT、AST、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波动,实验组血清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间置输尿管有毛细血管充血,未见明显细胞坏死,同时在吻合部位可见胶原纤维的增生,仅发现少量黏膜细胞出现脱落坏死.胆道造影结果显示,实验组比格犬整个胆道通畅,无明显胆道扩张或狭窄.[结论]自体输尿管间置部分代替胆管治疗BDI,可不破坏Oddi's括约肌功能,同时对BDI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