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3年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状况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分析甘肃省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和供水工程信息,为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提供依据.基于甘肃省2018-2023年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监测数据,运用水质指数评价法比较水质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年度间供水工程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和净化消毒设施配备比例、水质综合指标达标率都有所提高,各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监测指标中,2018-2023年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菌群总达标率由68.66%提升到了 90.95%,感官性状指标中浑浊度合格率由92.26%提升到了 98.65%.2018-2023年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状况有所改善,供水水质呈上升趋势,应继续推进供水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砷调查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砷状况,评估其健康风险,为乌鲁木齐市改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 - 2020年,连续3年在乌鲁木齐市7个区、1个县的监测点,采集水样687份,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进行水砷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对水砷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687份水样,均为集中式供水,枯水期( n = 342)和丰水期( n = 345)、地表水( n = 414)和地下水( n = 273)的水砷合格率均为100.0%。枯水期,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为8.24 × 10 -6/a;丰水期,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致癌风险为3.30 × 10 -6/a。 结论:乌鲁木齐市改水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饮用水水砷状况良好,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较小。今后应继续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推动改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饮用水卫生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饮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五水共治"对杭州市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杭州市"五水共治"实施对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的影响,为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年5月,在杭州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在13个区(县、市)以乡镇为单位按照供水方式的不同采集水样,水碘检测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按照水源类型(自来水、井水、泉水),区域(城市、郊区、农村)等进行水碘分布状况分析。结果:全市共检测水样722份,水碘中位数为1.1 μg/L,范围为0.3 ~ 105.0 μg/L,各区(县、市)水碘中位数均< 10 μg/L。全市182个乡镇中,集中供水94个,分散供水3个,混合供水85个;自来水、井水和泉水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3、0.9、1.6 μg/L,城区、郊区、农村的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6、1.2、1.0 μg/L。结论:杭州市外环境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偏低,仍属于碘缺乏地区,在开展"五水共治"措施的同时应继续实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饮水型砷暴露人群尿砷代谢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吉林和山西省高水砷暴露地区人群尿砷代谢产物,探讨不同人群砷代谢模式和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山西省吕梁市和吉林省白城市部分乡(镇)的饮水砷含量超标村(水砷≥0.05 mg/L)为调查采样点,选择饮用当地集中式供水和小井水的3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砷暴露组,以临近饮食居住习惯相同、经济条件相近的低砷水源地区人群为对照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一般健康状况检查。采集两组人群尿样,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LC-AFS)技术分离和检测4种形态砷化合物,包括三价无机砷(iAs Ⅲ)、五价无机砷(iAs Ⅴ)、一甲基胂酸(MMA)、二甲基胂酸(DMA)。计算总砷(tAs)、无机砷百分比(iAs%)、MMA百分比(MMA%)、DMA百分比(DMA%)、甲基化率(PMI)和二甲基化率(SMI)。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砷代谢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调查1 415名村民,其中砷暴露组1 256人,对照组159人;对照组与砷暴露组年龄、性别比例、职业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而吸烟、饮酒、体质指数(BMI)和受教育程度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对照组和砷暴露组尿tAs、iAs%、MMA%、DMA%、PMI和SMI中位数( M)分别为12.86 μg/L、15.03、5.23、76.35、84.97、93.68和69.68 μg/L、10.24、8.37、79.31、89.76、90.65,砷暴露组尿tAs、DMA%和PM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iAs%和SMI均低于对照组( U=- 13.87、- 4.30、- 6.64、- 6.64、- 1.99, P均< 0.05)。对人群尿砷代谢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和BMI是iAs%的影响因素( β=- 0.08、- 0.08, P均< 0.05);性别、饮酒、BMI和受教育程度是MMA%的影响因素( β=- 0.11、- 0.09、- 0.07、0.08, P均< 0.05);年龄、性别、BMI和受教育程度是DMA%的影响因素( β= 0.06、0.09、0.10、- 0.09, P均< 0.05);年龄和BMI是PMI的影响因素( β=0.08、0.08, P均< 0.05);性别、饮酒、BMI和受教育程度是SMI的影响因素( β=0.09、0.08、0.08、- 0.09, P均< 0.05)。 结论:不同砷暴露人群尿砷代谢模式存在差异,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以及受教育程度可能是不同砷代谢模式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东省沿黄河流域水源性高碘地区儿童碘营养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山东省沿黄河流域水源性高碘地区儿童碘营养状况,为水源性高碘村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3 - 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省水源性高碘地区开展监测工作,选择沿黄河流域所有水源性高碘县(市、区),筛选出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 100 μg/L的高碘村作为监测村。对已完成改水的监测村,采集2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碘含量;在每个监测村小学或所在乡镇中心小学,抽取居住在监测村的40名8 ~ 10周岁非寄宿学生(年龄均衡、男女各半),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和尿样,检测盐碘和尿碘含量。结果:分布在9个高碘县(区)的29个高碘村全部采用集中供水,共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58份,水碘中位数为163.7 μg/L。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盐样1 071份,未加碘食盐率为80.1%(858/1 071)。采集儿童尿样1 071份,尿碘中位数为306.6 μg/L。未加碘盐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89.5 μg/L,碘盐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444.0 μg/L。在未加碘盐组,水碘含量分别在100 ~ 150、> 150 ~ 300、> 300 μg/L时,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8.0、318.0、515.0 μg/L。儿童总体尿碘水平与其所在村的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呈正相关( r = 0.31, P <0.001);未加碘盐组儿童尿碘水平与其所在村的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呈正相关( r = 0.48, P < 0.001);碘盐组儿童尿碘水平与其所在村的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未见相关性( r = 0.05, P = 0.439)。 结论:山东省沿黄河流域水源性高碘地区排除碘盐影响后,水碘含量> 150 μg/L时儿童碘营养处于过量水平;居民生活饮用水碘含量仍是决定人群碘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在一些高碘村应继续寻找适碘水源,且保证未加碘食盐的覆盖率是高碘防治的关键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弱酸性次氯酸消毒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观察弱酸性次氯酸对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UWLs)消毒及生物膜清除效果.方法 采集口腔科3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牙科手机、三用喷枪和漱口水共108份水样,分析微生物污染状况并鉴定.用不同浓度次氯酸对供水管路和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进行冲洗消毒,随机选取13台牙椅,采集消毒后牙科手机、三用喷枪和漱口水出水端水样,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 消毒前牙科手机、三用喷枪、漱口水水样菌落总数中位数分别为340、240、217 CFU/ml;检出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嗜温鞘氨醇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等为主;50 ppm次氯酸定时消毒,第1天DUWLs末端水样菌落总数下降,然后迅速升高,第3~5天达到顶峰,各类出水端水样菌落总数中位数均为消毒前的10余倍,并有黄褐色絮状物流出.消毒后第7天菌落总数下降.100 ppm定时消毒第1天断崖式下降,第3天各类出水端水样菌落总数均<50 CFU/ml;低浓度(5 ppm)持续性消毒过程中,菌落总数<20 CFU/ml.结论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中存在微生物污染,高浓度弱酸性次氯酸对清除DUWLs生物膜有显著效果,低浓度弱酸性次氯酸能够抑制管道内微生物的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南宁市六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两个五年规划期间水质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农饮水)水质状况.方法 在南宁市市辖6个旧城区85%以上的乡镇(含村)设置监测点.分别于2011-2015年("十二五")和2016-2020年("十三五")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十二五"期间农饮水合格率33.4%,"十三五"期间合格率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十年合计合格率52.5%;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是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大部分指标均优于"十二五",但一些与水质处理相关的指标(氯酸盐、铝等)超标呈现上升趋势.对十年数据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对"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OR=0.26,95%C/:0.19~0.35)不合格风险更低.丰水期(OR=0.66,95%CI:0.53~0.82)、有卫生许可(OR=0.76,95%CI:0.64~0.90)是保护因素,不合格风险更低,地表水(OR=1.56,95%C/:1.12~2.18)相对不合格风险更高.常规处理水样是保护因素,相对仅消毒(OR=2.02,95%CI:1.36~3.00)、不处理(OR=2.58,95%CI:1.75~3.79)、沉淀过滤(OR=4.18,95%CI:2.49~7.01)不合格风险更低.结论 南宁市农饮水水质卫生呈上升趋势,但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分析结果提示,水样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合格率影响较大,建议加强监督和技术指导,提高供水单位水质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8-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了探究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择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所辖12个街道(乡镇),在枯水期(4至5月)和丰水期(7至8月)分别对每个街道(乡镇)设置监测点6~8个;采集该区二次供水、直饮水、出厂水、末梢水、井水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水样977份,合格857份,合格率为87.72%.不同年度水样合格率间比较,水样的合格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10,P<0.05);且不同类型水样的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出厂水[91.84%(280/305)]、二次供水[89.74%(70/78)]、末梢水[88.00%(352/400)]、直饮水[84.85%(112/132)]、井水[54.84%(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29,P<0.001).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为82.40%,其次为耐热大肠菌群(86.08%)、硫酸盐(88.33%)、硝酸盐(94.28%);其余指标均合格.城市和农村水样的合格情况对比,城市水样合格率为96.92%(346/357),高于农村水样[68.87%(346/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80,P<0.001).提示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亟待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8-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活饮用水水质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饮用水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2020年枯水期(1-5月、11-12月)、丰水期(6-10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饮用水水样进行采集、分析和评价.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水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0年共检测水样7 557件,总合格率为74.29%,合格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x2=141.39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大型集中式供水、有卫生许可证、经常规处理、消毒和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的水样合格率较高(P<0.01).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饮用水的水质状况良好,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水源类型、供水规模、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是否常规处理、是否消毒、是否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了解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按照《2018年陕西省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选取陕西省地级以上城市/县(市、区)城区773个城市供水监测点,分别于2018年枯水期(4-6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80.85%(1 250/1 546).出厂水中消毒剂余量的合格率84.05%(216/257)低于末梢水95.65%(835/873)和二次供水95.77%(272/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纯二氧化氯和液氯消毒方式末梢水样消毒剂余量合格率分别为96.51%(332/344)和 97.32%(363/373),高于使用次氯酸钠的消毒剂[88.89%(48/54)]和复合二氧化氯的消毒剂[89.58%(8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二氧化氯(91.24%)、游离余氯(94.62%)、菌落总数(94.18%)、浑浊度(94.18%)、总大肠菌群(94.70%)和氟化物(96.70%)外,其余指标的合格率均超过97%.提示微生物学指标、浑浊度和氟超标是影响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