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诊治的一例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和临床特点,结合文献学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例患者超声显示左侧颈部皮下软组织层一大小为38.6 mm×14.0 mm×29.9 mm无回声区,经宽为3.8 mm破口与左侧颈内静脉相通,内见一大小为12.9 mm×6.6 mm稍高回声团。彩色多普勒显示颈内静脉血流经破口处与无回声区相通,稍高回声团内未见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于破口处可探及双向毛刺样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造影剂由颈内静脉经破口处流入无回声区内,无回声边缘及稍高回声团处呈造影剂充盈缺损,余处造影剂充盈良好。超声诊断:左侧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并血栓形成。最终纳入23篇文献(35例颈部静脉假性静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复习,男12例,女23例,左侧15例,右侧20例,颈内静脉6例,颈外静脉27例,1例仅描述颈静脉,1例为锁骨上静脉。其中34例超声表现为皮下无回声肿块,1例表现为稍高回声,35例均可显示静脉壁破口。结论: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可动态观察,对假性静脉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首选检查方法,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信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假性静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静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后诊断或疑似为"假性静脉瘤"的81例患者,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81例患者,病变多位于颈部87.65%(71/81),其中累及颈外静脉75.31%(61/81)、上肢静脉6.17%(5/81)、下肢静脉6.17%(5/81),均表现为静脉血管旁囊性包块,静脉血流通过引流口进入囊腔内,在交通口处可见红蓝往返血流,并录得低速往复血流频谱.其中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2例真性静脉瘤,余7例提示血管瘤/血管畸形.结论 引流口处探及红蓝往返血流并录得双向往复血流频谱的超声表现并不是诊断假性静脉瘤的可靠标准,需病理学进一步确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超声诊断大隐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4/3/2
病例 女,55 岁,主诉: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 5 年余,加重 2 天.无外伤史及有创操作史.体格检查:右侧大腿腹股沟区触及约 4 cm×2 cm 大小的包块,包块位置较表浅,触感较软,无硬结、无触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等表现. 超声检查(图1~3): 右大腿根部大隐静脉旁探及大小约 36 mm×13 mm的囊性回声,可见自发显影,形态不规则,周围可见组织包裹,无静脉壁样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下腔静脉肿物的影像学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是静脉从下肢和腹腔脏器回流到右心房的主要通道.下腔静脉的肿块和肿块样病变,包括一组以下腔静脉内充盈缺损或下腔静脉壁受累为主要影像学表现的疾病,如血栓形成、原发良/恶性肿瘤及继发性下腔静脉癌栓等,在腹部影像诊断中相对少见,容易被忽视.认识这些疾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熟悉常见假性病变,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明确其性质,准确分期并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诊断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42岁,发现左侧下颈部包块4年余,自觉近期稍变大而就诊.体格检查:左颈部触及质软包块,按压可消失,听诊无明显杂音,考虑静脉血管瘤.超声检查:左侧下颈部皮下探及29 mm×25 mm×11 mm无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包块内近边缘处可见血流缓慢并自发显影;加压探头无回声包块可消失;一条浅静脉穿行于无回声包块后方,并可见大小5.2 mm的破口与包块相通,其内自发显影.CDFI示包块内被彩色血流填充,破口处呈正反双期双向“往复征”静脉血流频谱(图1).超声诊断:左侧颈部浅静脉假性静脉瘤.行左颈部假性静脉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瘤体为纤维组织和血凝块,瘤壁无内皮细胞覆盖,毗邻静脉壁肌层组织厚薄不均,平滑肌纤维及弹力纤维减少.病理诊断:左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的超声诊断及术中对照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3 岁,4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颈部包块,逐渐增大,吸气时明显.4 天前出现右颈部不适,患者为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颈部静脉瘤"收入院.查体:右颈部肿物,平静时不明显,吸气时显现,面积约 5 cm×5 cm,质软,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性明显,无明显疼痛.周围感觉、运动功能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误诊颈外静脉血管瘤为假性静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46岁.因“发现右侧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2+年”入院,查体:右侧颈部可扪及一大小约2 cm×3 cm椭圆形包块,质软,压痛阳性,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活动度尚可,与周围无明显粘连,乏氏运动后可见增大(图1).超声显示:右侧颈外静脉汇入段可见一大小约1.8 cm×0.8 cm的囊袋状无回声区,与颈外静脉相通,通道口内径约0.5 cm,其内可见细沙流动样回声,压之闭合,CDFI:无回声区内可见旋涡样血流信号,通道口处血流频谱为双向频谱(图2).超声诊断:考虑右侧颈外静脉汇入段假性静脉瘤形成.遂行颈外静脉瘤切除术,术中见:颈外静脉呈瘤样扩张,约2 cm×3 cm,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晰.术后病理诊断为右颈部血管瘤(图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诊断头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 男,46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左上肢桡动脉-头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s,AVF),两天前透析时发现内瘘供血不足,经超声检查发现前臂头静脉远心端管壁不均回声附着并致管腔狭窄,遂行左前臂头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术后两天复查.查体:左前臂未触及明显包块,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处震颤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防治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稳定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AVF)并发症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AVF行超声检查,以二维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吻合口有无扩张及狭窄,管腔内有无血栓、斑块,血管周围有无血肿等情况;以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内血流方向、血流充盈及血流速度.结果 31例AVF可见不同类型并发症,其中并发头静脉血栓13例(13/31,41.93%),并发头静脉管腔狭窄7例(7/31,22.58%),并发头静脉瘤样扩张4例(4/31,12.90%),并发桡动脉硬化3例(3/31,9.68%),并发造瘘口旁血肿3例(3/31,9.68%),并发假性动脉瘤1例(1/31,3.23%).13例AVF无法挽救而放弃;18例接受治疗,之后14例AVF并发症明显改善,4例因效果不佳而放弃原AVF通路;其中AVF并发头静脉单纯血栓治疗有效率为76.92%(10/13),AVF并发头静脉狭窄治疗有效率为14.28%(1/7),AVF并发内瘘血肿治疗有效率为100%(3/3).结论 稳定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常伴并发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造瘘血管进行常规监测可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干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外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36岁,主诉“偶然发现左侧颈部包块1年余”.查体:左颈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浅层外侧触及一质软包块,边界清,无压痛,其大小随患者体位、瓦氏动作而改变,随吞咽动作无移位,局部皮肤无发红溃烂,皮温正常.患者既往无外伤史及剧烈运动史.超声检查:左侧颈外静脉宽约4 mm,其近心端管壁旁可见约25 mm×22 mm× 11 mm瘤样囊性包块,距皮肤约3mm,边界清,内可探及自发云雾状显影,探头加压后包块体积减小;包块通过宽约3mm的破口与颈外静脉相通,CDFI及脉冲多普勒示包块内低速血流信号充盈,于破口处可探及双向连续低速血流信号往返,瓦氏动作后破口处血流时相改变(图1A、1B).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