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区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是河流生态学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探究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8月,基于环境DNA技术对黄河流域济南段山区河流进行生物监测.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将该山区河流分为低干扰区、中干扰区和高干扰区,分析不同干扰区环境因子、底栖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分布特征,并识别其影响要素.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因子中电导率(EC)、总氮(TN)和硝态氮(NO3--N)均值呈现出高干扰区>中干扰区>低干扰区的趋势.②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群落稳定性指数(ICV)和凝聚力指数(|负凝聚力|/正凝聚力)均在中干扰区最高.③氨氮(NH3-N)和生物群落组成变化分别与d(r=0.67,P<0.05)和物种丰度S(r=0.52,P<0.05)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④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EC、NH3-N和NO3--N是显著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环境因子;S和d是显著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关键生物因子.其中,EC、NH3-N和d有利于群落趋于稳定;高浓度的NO3--N和较低的S虽然不利于群落稳定,但会促进群落的种间竞争关系.研究揭示了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河流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可为今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ERMA模式对肺癌患者治疗获益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PERMA模式对肺癌患者治疗获益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3年11月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52例肺癌患者为对象,常规临床管理129例为对照组,在基础上增加PERMA干预模式12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疾病获益感(benefit finding scale, BFS)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 EORTCQLQ-C30)评分、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 HHI)、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e scale, SSR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BFS评分(69.25±4.89)分、接受(9.57±2.99)分、家庭关系(8.78±1.49)分、世界观(10.28±1.93)分、个人成长(19.66±2.85)分、社会关系(9.59±1.09)分、健康行为(11.37±1.89)分高于对照组(63.81±8.24)分、(8.39±2.65)分、(8.13±1.43)分、(9.47±3.35)分、(18.64±4.30)分、(8.56±2.06)分、(10.62±2.30)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ORTCQLQ-C30躯体功能(72.56±8.05)分、社会功能(75.97±8.61)分、情感功能(72.80±6.76)分、角色功能(73.99±8.24)分高于对照组(59.56±12.75)分、(66.02±10.75)分、(67.40±10.73)分、(59.01±12.64)分(P<0.001);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HHI评分、SS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MCMQ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屈服、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PERMA干预模式可提高肺癌患者疾病获益感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心理弹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提高患者生存希望与医学应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FMEA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功能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护理干预),每组63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E,)、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哮喘控制情况[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自我管理能力(成人哮喘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及生活质量[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VE1、FVC、PEF水平及ACT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中的避免诱发因素、病情监测、发作症状的识别与处理、用药情况、复诊情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QLQ评分中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态、环境刺激、自我健康关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MEA模式的风险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病情控制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广州和苏州3 个城市辖区内6 个街道社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60 岁),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和HRQoL等进行调查.对不同特征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Tobit回归对健康效用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效用值为0.847(0.569,0.939).EQ-5D量表中疼痛/不适维度存在健康问题的比例(45.8%)最高.已婚(β=0.049,95%CI为0.000~0.098)、子女或孙辈每天探望(β=0.074,95%CI为0.022~0.126)的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较高;年龄≥80 岁(β=-0.067,95%CI为-0.119~-0.016)、患3 种慢性病(β=-0.045,95%CI为-0.087~-0.004)和4 种及以上慢性病(β=-0.092,95%CI为-0.137~-0.047)、每天睡眠时间≥8 h(β=-0.098,95%CI为-0.149~-0.046)、居住方式为福利院/养老机构/保姆/护工(β=-0.086,95%CI为-0.148~-0.023)、主要经济来源为家人提供(β=-0.116,95%CI为-0.229~-0.002)、子女或孙辈1a及以上探望1 次(β=-0.122,95%CI为-0.234~-0.009)的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健康效用值较低.结论: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HRQoL较差,疼痛/不适是主要健康问题,需探索更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以更好地改善老年多重慢性病患者HRQo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HaaS理念的心房颤动健康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健康即服务(HaaS)理念,建立心房颤动(AF)健康管理平台,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收治的344例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HaaS理念建立AF健康管理平台.比较两组管理前、管理6个月后A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脑卒中风险情况、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 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管理6个月后两组A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PT、APTT、INR达标率高于管理前,脑卒中风险、心功能分级、SAS、SDS评分均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A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PT、APTT、INR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风险、NYHA心功能分级、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HaaS理念建立AF健康管理平台,可显著提高病情管理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我管理教育对肝硬化病人影响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模式对肝硬化病人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关于自我管理教育对肝硬化病人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1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 评价手册5.1.0的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SMD=2.33,95%CI(1.27,3.40),P<0.000 1],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SMD=0.38,95%CI(0.05,0.72),P=0.02],日常生活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MD=3.66,95%CI(2.44,4.89),P<0.000 01]、饮食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MD=3.33,95%CI(2.63,4.04),P<0.000 01]、病情监测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SMD=0.98,95%CI(0.81,1.16),P<0.000 01]、用药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MD=2.74,95%CI(1.18,4.30),P=0.000 06]、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OR=1.98,95%CI(1.21,3.25),P=0.007]、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39,95%CI(0.18,0.87),P=0.02]、肝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7,95%CI(0.05,0.59),P=0.005]、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MD=-1.93,95%CI(-3.02,-0.85),P=0.000 5]、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MD=2.25,95%CI(1.00,3.50),P=0.000 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病人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肝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评价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7月期间丽水市人民医院治疗出院后回到社区医院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血糖指标、自我管理评分和生活质量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 HbAlc(4.12±1.04)%、2h PG(7.56±1.24)mmol/L 和 FPG(4.12±1.02)mmol/L,均低于对照组 HbAlc(5.22±1.05)%、2h PG(8.55±1.27)mmol/L 和 FPG(5.42±1.14)mmol/L;观察组自我管理总分(111.18±7.08)分高于对照组(96.36±6.43)分;观察组SF-36总分(651.50±11.04)分高于对照组(570.95±10.3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借鉴整合医学模式探讨糖脂代谢病的中药防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整合医学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整合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整合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形成的新医学体系.糖脂代谢病以糖、脂代谢紊乱为核心,包括糖脂异常、肥胖、高血压等一系列疾病,其多阶段、多机制、多途径发病,多病并存等特点使管理难度增加,成为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本文借鉴整合医学模式,探讨中药在糖脂代谢病防治中的应用,包括借鉴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实现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整个防治过程的动态整合.以脏腑相关为依据,整合中医发病机制;整合调控靶点,多途径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并利用代谢组学、基因测序等现代技术,优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实现协同增效.不仅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还注重其心理和情绪状态,整合身心同治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共病与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的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建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氏抑郁量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及家庭支持的关联.结果 抑郁症状筛查率为42.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bA1c≥7 mmol/L、FPG≥8.6 mmol/L、职业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4000元、吸烟、糖尿病病程10~20年的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症状.生存质量好(DSQL评分,OR=0.832)及社会支持得分较高(SSRS评分,OR=0.848)的患者不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社区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且低收入及高收入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群更易患有抑郁障碍;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等身心共病疾病的防治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防治观,识别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风险,将疾病的监测诊疗、心理指导、社会支持贯穿到主动健康管理的全过程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组团式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采用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制存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管理难度较大、临床能力培养不足、科研能力普遍较差、教学能力难以保障及心理健康隐患较多等问题.鉴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相近的培养目标,参考近年来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模式,结合团队导师在医学教育等领域的实践经验,针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提出组团式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组团式导师制的框架下,构建小组培养教育体系,探讨组团式导师制的实践模式,从日常管理、临床培训、科教培养、心理疏导和导师素质等方面展开实效分析,研究其对培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可行性,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