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口腔健康行为潜在类别及异质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确定3~6岁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的口腔健康行为(OHB)潜在类别及异质关联性,为制定儿童口腔健康干预措施,改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一种有效途径.方法:使用潜在类别分析(LCA),对595例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饮食习惯和预防保护3个维度内的8项行为习惯进行分类,通过模型拟合和解释性度量确定最优类别;基于双变量关联检验和多变量回归模型进行聚类数据边际效应估计.采用SPSS 27.0软件包中的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探讨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与龋病的相关性.结果: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为54%,LCA将OHB分成有利型(88%)和不利型(12%)2个潜在类别.与有利型OHB相比,不利型OHB具有较高患龋率(58%:52%)、较差龋患状况(平均dmft为3.52∶2.44)以及较低定期检查经历(63%:66%);2个潜在类别组的龋患严重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龋病相关口腔健康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分类特征,不同潜在类别与龋病之间存在关联性,应根据这种异质性对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制定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沙市雨花区3~5岁儿童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龋活性检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掌握长沙市雨花区3~5岁儿童龋病状况及Cariostat法龋活性检测结果,为制定学龄前儿童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长沙市雨花区6所幼儿园1 032例3~5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随机抽取6个大班、6个中班及6个小班565例儿童进行Cariostat法龋活性检测。结果:1 032例儿童中患龋者626例,患龋率为60.66%,龋均为2.87±3.67,龋齿充填率为8.53%。上颌中切牙患龋率最高(37.89%),其次是下颌第二乳磨牙(32.56%)、下颌第一乳磨牙(32.36%)。不同年龄组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231, P<0.05),5岁儿童患龋率最高(66.50%)。1 032例儿童按乳牙龋、失、补牙数(dmft)值分为4组,无龋组人数最多;中龋组人数最少。1 032例儿童龋失补牙数共2 959颗,高龋组儿童龋失补牙数最多,达1 861颗,占龋失补牙总数的61.89%。565例儿童按龋活性试验(简称CAT)分析显示:不同CAT分度患龋率不同(χ 2=27.390, P<0.05),高度组患龋率最高(90.48%)。CAT值与龋均呈正相关( r=0.261, P<0.05)。 结论:长沙市雨花区3~5岁儿童龋齿发生率为60.66%。Cariostat法可较真实地反映儿童患龋情况,有助于筛选儿童龋病易感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重度低龄儿童龋全身麻醉下治疗后再次患龋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全身麻醉下接受龋齿治疗的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患儿行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其治疗前后患龋特点,并探究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风险因素。方法:纳入83例2~4岁、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的S-ECC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7、13个月采集其口腔检查、临床诊疗内容和调查问卷信息。统计分析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和口腔保健习惯等在治疗后无龋和再次患龋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统计分析治疗后再次患龋特点及龋坏类型(分为再发龋和继发龋,前者指对原发龋病灶进行修复后在同一牙齿其他部位发生的龋,后者指在已有修复体边缘或底部发生的龋)。结果:在完成7~13个月随访的70例患儿中,29例(41%)在13个月观察期内保持无龋,41例(59%)在13个月观察期内出现个别牙再次龋坏。全身麻醉下龋齿治疗后除下颌乳切牙外其他牙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再次患龋,其中上颌乳切牙以继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和12),上下颌乳尖牙及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均较高(上下颌乳尖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2和6,上下颌第一乳磨牙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6和12),上下颌第二乳磨牙以再发龋为主(再发龋和继发龋牙数分别为19和5)。治疗后再次患龋牙面数从高到低依次为乳磨牙邻面(37)、乳磨牙 面(28)、乳尖牙邻面(13)、乳磨牙颊舌面(12)、乳前牙唇舌面(10)、乳尖牙唇舌面(8)和乳前牙邻面(5)。治疗前龋坏程度、临床诊疗内容和患儿及家长基本情况在治疗后保持无龋和再次患龋的两组儿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饮食和口腔保健习惯方面,治疗后7和13个月随访时患龋组甜食摄入频率均显著高于无龋组( P<0.05)。 结论:2~4岁S-ECC患儿全身麻醉下治疗后有较高的再患龋风险,定期复查维护十分必要;复查中应着重预防和治疗乳磨牙新发和继发龋坏,以及乳前牙继发龋坏;较高的甜食摄入频率是治疗后再次患龋的重要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家口腔公共卫生项目对促进我国口腔卫生事业发展的作用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公共卫生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Winslow提出,核心是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口腔疾病被公认为公共卫生问题,龋病是最常见、多发的口腔疾病,因其可防可治,一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可由公共卫生有效干预的疾病。我国政府也将其纳入重点防治的主要慢性病。2008年,由原卫生部启动的“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试点项目”,主要针对学龄儿童的第一恒磨牙施行窝沟封闭和口腔健康教育。覆盖国务院划归的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是我国首个以中央财政专项经费设置的口腔公共卫生项目,委托中华口腔医学会管理并组织实施。经过6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该项目推广至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名为“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项目运行10余年来,对我国口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全国儿童口腔健康促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回顾项目设立的背景,梳理项目涵盖内容、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分析我国口腔公共卫生工作在政策保障、经费保障、防治体系、人员能力、技术措施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口腔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青岛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19年,青岛市市南区和市北区1 598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2岁有缺铁性贫血史、儿童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至2岁、无牙齿黑色素沉着儿童相比,≤2岁无缺铁性贫血史、儿童无缺铁性贫血、母乳喂养未至2岁、重度牙齿黑色素沉着者发生乳牙龋病的风险更低, OR(95% CI)值分别为0.328(0.197~0.549)、0.354(0.208~0.603)、0.636(0.437~0.926)、0.301(0.143~0.63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自我评估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家长对其子女牙齿患龋状况自我评估的准确性,探讨影响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便利抽样选取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幼儿园329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家长对其子女患龋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填写问卷,医生对儿童患龋状况进行口腔检查,分析两者间差异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1.06%(168/329)的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的评估与医生诊断不一致,家长漏诊率高达94.12%;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是否每天刷牙( OR=2.919),家长是否能够帮助儿童刷牙( OR=2.670),家长是否能够检查儿童刷牙效果( OR=4.508),以及儿童是否接受过龋病治疗( OR=1.768),4个方面影响家长和医生诊断的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家长对儿童患龋状况自我评估准确率较低,与儿童口腔卫生行为和就诊经历等因素有关。提示可针对性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儿童龋病,尽早就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牙金属预成冠修复的临床操作规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乳牙龋病和牙齿发育异常等疾病严重危害乳牙列健康,妨碍营养吸收,影响生长发育。乳牙龋损进展快,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猖獗性龋等牙体硬组织疾病。金属预成冠是一种适用于儿童严重牙体组织损害修复治疗、由不锈钢预制的牙冠。金属预成冠的修复技术有一定的操作程序,需要专门的器械和材料,由合格的口腔执业医师完成。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乳牙金属预成冠修复临床操作规范,规范乳牙金属预成冠在儿童龋病等乳磨牙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以利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德州市3~5岁儿童龋病现状调查及其与BMI和贫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德州市天衢新区8 246例3~5岁儿童的龋病现状及其与体重指数(BMI)和贫血的关系,为预防儿童口腔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德州市天衢新区所辖的所有公私立共计94所幼儿园的8 246例3~5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做横断面调查研究。记录乳牙患龋情况,测量身高、体重,采集手指末梢血,分别计算患龋率及龋均、BMI,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并分析BMI及贫血与3~5岁儿童龋病发生的关系。结果:3~5岁儿童的总体患龋率为75.6%,龋均为3.31,不同年龄组间龋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6.585, P<0.05)。不同BMI分组、不同性别分组儿童患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贫血组儿童龋均显著高于不贫血组儿童龋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875, P<0.05)。 结论:德州市天衢新区3~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较高,患龋情况与BMI无关,但与贫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性干预对龋病患儿恐惧情绪、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龋病患儿恐惧情绪、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龋病患儿12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VAS)、心理弹性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F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FVAS分别降低至(2.39±0.56)分、(3.07±0.93)分,均低于干预前(均 P < 0.05),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4.97, P < 0.001)。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自强性[(8.46±1.07)分、(7.27±1.05)分]、乐观性[(22.35±5.51)分、(20.19±5.64)分]、坚韧性[(27.86±3.27)分、(25.13±3.26)分]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 P < 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t=6.30、2.17、4.69,均 P <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Z=2.02, P < 0.05)。 结论:综合性干预可有效消除龋病患儿治疗的恐惧情绪,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弹性,促使治疗与干预过程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影响儿童早期龋病父母方面因素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口腔健康"知信行"与自我效能及其他因素等4个父母方面影响儿童早期龋齿(ECC)的因素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学者进一步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