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中碘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验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验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血清中碘含量的测定,并评价ICP-MS法与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碘的一致性。方法:采用ICP-MS法测定血清中的碘含量,以铼( 187Re)作为内标,优化各项参数;采用ICP-MS法和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88份血清样本,方法学评价指标包括标准曲线的测定范围、最低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并且通过组间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Passing-Bablok回归和Bland-Altman偏差图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ICP-MS方法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 ~ 300 μg/L,碘浓度值与碘响应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9 8 ~ 0.999 9;最低检出限为1.96 μg/L;血清样测定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范围分别为0.2% ~ 1.4%、0.4% ~ 1.8%;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44% ~ 108.71%。88份血清样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显著相关( r = 0.934, P < 0.05);ICC为0.932;Passing-Bablok回归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Bland-Altman图提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 结论:ICP-MS测定方法最低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简便快速且易于操作,适用于大批量血清样本中碘含量的检测;ICP-MS法与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碘结果具有一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OCE)是近年发展起来用于获取组织生物力学性能的新兴技术,类似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是一种功能性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OCE技术通过探测眼球各组织在载荷激励下的力学响应,定量分析组织的应力-应变曲线或杨氏模量等生物力学指标,从而绘制出其弹性二维/三维图像。OCE具有多种优势,包括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实时快速和三维成像能力;此外,该技术实现了结构图像和弹性图像相融合,能够同时提供眼组织的结构和力学属性信息,为眼科疾病的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维度。本文从OCE的成像原理出发,就OCE的技术分类和研究现状,其在眼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辅助角膜屈光手术设计、圆锥角膜患者筛查、角膜交联手术疗效评估、白内障诊断分级、视网膜生物力学测量和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等,以及OCE在实现眼科临床转化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化免联合治疗的疗效预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CD103 +CD8 +T 细胞在经新辅助化免联合治疗(NACI)的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LA-OS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 方法: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接受NACI的LA-OSCC患者30例,其中响应者16例(响应组),非响应者14例(非响应组)。利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对患者活检肿瘤组织切片染色,明确CD103 +CD8 +T细胞密度与NACI疗效的相关性。采用Inform、HALO软件统计肿瘤组织内CD103 +CD8 +T细胞的表达丰度,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CD103 +CD8 +T细胞与4种肿瘤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嗜中性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代表PD-L1表达水平的联合阳性评分(CPS)、CD103 +CD8 +T细胞丰度以及肿瘤炎症标志物NLR、dNLR、PLR、SII对患者NACI疗效的影响。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这些指标作为NACI疗效预测靶点的有效性。使用SPSS 22.0和GraphPad Prism 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以双侧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NACI响应组的CD103 +CD8 +T细胞密度[118.30(41.92,197.80)个/mm 2]显著高于非响应组[21.63(4.91,71.92)个/mm 2]( U=52.00, P=0.012)。ROC曲线分析显示,CD103 +CD8 +T细胞的预测效能[0.861(95% CI:0.585~0.950, P=0.013)]显著大于CPS的预测效能[0.734(95% CI:0.552~0.917, P=0.029)]( P=0.037)。CD103 +CD8 +T 细胞丰度与NLR、dNLR、PLR、SII均呈负相关( P<0.05)。NLR、dNLR、PLR、SII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1、0.674、0.679及0.750。单独使用CD103 +CD8 +T 细胞预测疗效的AUC为0.861,CD103 +CD8 +T 细胞与NLR联合预测疗效的AUC为0.896( P=0.025,95% CI:0.454~0.938)。 结论:本研究发现LA-OSCC中,CD103 +CD8 +T细胞表达水平与患者NACI治疗响应程度呈正相关,而联合NLR可以对NACI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确定β-γ混合辐射场中β射线及γ射线剂量的方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确定热释光剂量计在β-γ混合辐射场中β射线及γ射线剂量,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以探讨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个人剂量监测用热释光剂量计分别置于β射线参考辐射场( 90Sr/ 90Y, 85Kr)和γ射线参考辐射场( 137Cs)中进行辐照。针对个人剂量当量 Hp(10)和 Hp(0.07),在2.0 ~15.0 mSv剂量范围内开展线性响应和归一至 137Cs源的响应研究。通过个人剂量计中用于 Hp(10)和 Hp(0.07)监测处的探测器,确定混合辐射场中β射线和γ射线剂量,并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结果:γ射线下 Hp(10)和 Hp(0.07)、β射线下 Hp(0.07)的判定系数均满足 R2>0.998。 90Sr/ 90Y源和 85Kr源各剂量下归一至 137Cs源的响应平均值,分别为1.14和0.18;通过剂量响应曲线得到的斜率值计算二者的归一至 137Cs源的响应值分别为1.17和0.18。 85Kr源下, Hp(10)监测处的测得值与 Hp(0.07)监测处的测得值之比( kR值)接近于0, 137Cs源下的 kR值接近于1。采用基于 kR平均值与 kR斜率值计算,得到的 Hp(10) γ、 Hp(0.07) γ和 Hp(0.07) β的计算值与约定值最大相对偏差分别为6.1%与6.0%。 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单个β源和单个γ源下β-γ混合辐射场的β射线及γ射线剂量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乐昌含笑幼苗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光响应模型拟合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为探究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光响应特征及光响应模型的适用性,以乐昌含笑1a生幼苗为试材,设置5种光强100%、70%、50%、30%、10%全光照处理,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并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指数模型(EM)、修正直角双曲模型(MRH)及修正指数模型(MEM)5种模型对其进行拟合,进而利用Ra2、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结合光合参数实测值与拟合值对5种模型拟合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RH、NRH和EM模型拟合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光响应曲线不符合其光合-光响应特征;MRH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与实测值最为接近,MEM模型次之.因此,MRH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适用性,是拟合不同光强下乐昌含笑幼苗光合-光响应特征的最适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HPLC-CAD法与ELSD法测定蓖麻油中三蓖麻油酸甘油酯含量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法(HPLC-CAD)测定蓖麻油中三蓖麻油酸甘油酯含量,并与美国药典(USP)的蒸发光散射检测法(ELSD)进行对比,探讨不同检测方法的合理性.方法:RP-HPLC-ELSD法色谱柱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A甲醇,B异丙醇;梯度洗脱:0~20 min,A 100%~50%;20~23 min,A 50%~0%;23~25 min,A 0%~100%;25~35 min,A 100%,流速 1.0 mL·min-1,柱温35℃;检测器温度40℃,氮气流速1.5 L·min-1;采用标准曲线法或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RP-HPLC-CAD法色谱柱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A甲醇,B异丙醇;梯度洗脱:0~20 min,A 100%~50%;20~22 min,A 50%~30%;22~30 min,A 30%;30~32 min,A 30%~100%;32~40 min,A 100%;柱温35℃;采集频率:10 Hz,滤波常数:3.6 s,蒸发温度:50℃;采用标准曲线法或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结果:分别对ELSD与CAD检测器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蓖麻油中三蓖麻油酸甘油酯含量检测的结果和方法合理性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三油酸甘油酯和三蓖麻油酸甘油酯为对照品,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含量测定的可行性.结论:在蓖麻油中三蓖麻油酸甘油酯含量的检测中,CAD检测器的响应一致性高于ELSD检测器,采用CAD检测器进行峰面积归一化法或标准曲线法的检测结果与质谱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测量性能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通过黑化时间、剂量测量范围、剂量分辨率和剂量响应不均匀性等主要剂量测量性能的研究测试,确定基于EBT3系列胶片的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适用条件和胶片读取时间.方法:对3张胶片分别授予不同的剂量,在辐照后不同时刻读取自显影胶片的光密度值,分析并确定黑化时间对剂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及不同授予剂量对黑化时间的影响;通过吸收剂量-光密度值曲线确定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范围;通过两组剂量相差0.01 Gy的平均光密度值获得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剂量测量分辨率;通过辐照整张胶片和裁剪胶片的方式评价自显影胶片的剂量响应不均匀性.结果:相对于辐照终止时刻的光密度值,4 h的光密度值变化分别为1.69%(2 Gy)、2.53%(4 Gy)和2.13%(8 Gy),24 h的光密度值变化分别为2.91%(2 Gy)、3.31%(4 Gy)和3.20%(8 Gy),48 h的光密度值变化分别为2.91%(2 Gy)、3.31%(4 Gy)和3.96%(8 Gy).0.1~10.0 Gy内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给出的光密度值与水吸收剂量呈线性关系,10.0~30.0 Gy内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光密度值与水吸收剂量呈非线性关系,但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辐照剂量相差0.01 Gy的两组光密度值平均值相差0.004;整张胶片方式不均匀性测量结果为2.2%,裁剪胶片方式不均匀性测量结果为2.8%.结论:辐照后24h可作为自显影胶片EBT3的读取时刻,且授予剂量与黑化时间无关;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在0.1~10.0 Gy内可用于单点剂量测量和剂量分布测量,10.0~30.0 Gy内可用于单点剂量测量.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剂量测量分辨率好于0.01 Gy.为避免散射线影响,建议采用裁剪胶片的方式测试胶片剂量响应的不均匀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一种新型二氧化硅多孔材料固定化酶光纤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基于氧敏感指示剂Ru(bpy)3Cl2和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GOD)的复合敏感膜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方法 以多孔SiO2纳米粒子为载体固定GOD,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同时加入Ru(bpy)3Cl2制备葡萄糖敏感膜,通过提拉法在光纤端面沉积敏感膜制成光纤传感探头,搭建光纤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结果 光纤传感器检测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为50~900 mg/dL(2.78~50.00 mmol/L),在用于实时监测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变化时响应时间短,测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结论 SiO2多孔材料固定化酶光纤葡萄糖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范围大等优点,未来可以检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质量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雪衣藻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抗氧化系统对汞胁迫的响应
编辑人员丨2024/5/11
文章选用对汞(Hg)具有较强耐受性的雪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为对象,探究藻细胞对汞胁迫的响应及其耐受机制.结果表明,Hg2+对藻细胞的胁迫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的量效关系,48h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1.44 mg/L.与对照组相比,1.0和1.5 mg/L Hg2+处理组能维持生长和光合活性;2.0 mg/L Hg2+处理组生物量和色素含量在胁迫6h时无显著变化(P>0.05),48h时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Hg2+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藻细胞最大光化学量子产率(Fv/Fm)、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半饱和光强(Ik)及光能利用效率(α)均降低,OJIP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Q(-A)再氧化变化明显,光合电子传递受阻.Hg2+胁迫导致能量流的变化,藻细胞部分反应中心失活,显著增加用于热耗散的能量,并提高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维持能量平衡和生命代谢活动.光合损伤也造成细胞活性氧(ROS)含量上升,总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以缓解细胞损伤.研究确认雪衣藻具有较强的Hg2+耐受性,光系统Ⅱ是Hg2+的作用靶标;光合能量分配及抗氧化系统是细胞对抗Hg2+胁迫的重要解毒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三种地宝兰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探讨地宝兰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该研究对狭域濒危种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及广布种地宝兰(G.densiflorum)、大花地宝兰(G.attenuatum)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叶绿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叶肉细胞没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分化,气孔仅分布于下表皮;与地宝兰和贵州地宝兰相比,大花地宝兰具有更大的叶片厚度和较小的气孔密度,表现出更适应弱光环境的结构特征.(2)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其光合"午休"主要由非气孔限制引起;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大小均表现为大花地宝兰>地宝兰>贵州地宝兰,表明贵州地宝兰积累光合产物的能力更弱,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更差.(3)3种地宝兰属植物均为阴生植物,地宝兰的光补偿点(LCP)最小、光饱和点(LSP)最大,对光强适应范围较宽;大花地宝兰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其光合能力较强;贵州地宝兰的Pmax和潜在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最小,其光合能力和对CO2的利用能力更弱.(4)地宝兰和大花地宝兰的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和总叶绿素(Chl)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贵州地宝兰.(5)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叶片厚度、叶肉厚度、叶绿素含量与Pmax间存在显著(P<0.05)相关性.综上认为,与地宝兰和大花地宝兰相比,贵州地宝兰的光合能力和适应性较差,这可能与其濒危有很大关系;适当遮阴和增加CO2浓度有利于3种地宝兰属植物的光合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贵州地宝兰濒危原因的分析及3种地宝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