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光源医用吸引器+扩张套管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带光源医用吸引器+扩张套管在脑出血患者术中应用,对其脑脊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有手术指征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组:使用带光源医用吸引器+专用扩张套管,在管腔内操作清除血肿.对照组:采用脑压板牵开脑组织,无影灯照明下清除血肿,观察对比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GOS评分、脑脊液IL-1β、TNF-α水平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基本相同,前者比后者手术时间缩短43.88 min,住院时间缩短13.26 d,前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低于后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光源医用吸引器+扩张套管,可以在良好的照明下清除血肿,减少脑组织牵拉,防止医源性损伤发生,减少患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因子含量,减少术中及术后继发性神经损害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重复低强度红光治疗高度近视后视网膜结构损伤恢复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12岁,近视4年,因佩戴角膜塑形镜后反复眼红、眼痒、分泌物增多1年于2022年3月12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患儿因变应性结膜炎病史曾双眼点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其母亲中度近视,否认其他眼病家族史。患儿右眼裸眼视力0.04,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扩瞳后矫正视力-6.50 DS/-0.50 DC×5°=0.8;左眼裸眼视力0.04,矫正视力为-5.75 DS/-1.00 DC×180°=0.8。由于患儿曾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且反复出现双眼结膜炎,在其监护人要求及眼底检查排除黄斑疾病后(图1),采用红光治疗仪(型号RS-200)行单纯低强度红光重复照射疗法(repeated low-level red-light,RLRL)。仪器为Ⅱ类设备B型,光源输出功率为(2.0±0.5)mW,瞳孔直径4.0 mm状态下进入瞳孔的光功率约为0.25 mW,照射参数为AC(220±22)V,(50±1)Hz;输入功率≤30 VA。患儿每天照射双眼2次,间隔至少4 h,每次3 min。RLRL治疗1个月双眼屈光度降低约-2.00 D,更换镜片;治疗3个月矫正视力为1.0,分别于治疗后1、3个月行眼底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图2,3)。治疗后5个月(2022年8月10日)患儿出现治疗后彩虹样后像,持续时间偶超8 min,未就诊并自行继续治疗。2022年8月30日患儿出现视力下降,咨询后建议停用RLRL并及时复诊。2022年9月3日患儿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诉右眼眼红、畏光伴咳嗽、流涕1周,不伴发热。眼科检查见双眼结膜充血,右眼中央角膜可见片状荧光素钠染色,双眼调节和放松不足。超广角眼底成像可见黄斑中心凹圆形病灶;OCT检查示双眼中心凹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欠连续,直径712 μm(图4)。屈光科与眼底病科会诊后诊断为双眼高度近视、右眼角膜炎、左眼结膜炎、双眼视网膜病变。以更昔洛韦医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2周;甲泼尼龙片晨服,8 mg/d,连续1周;球旁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 mg 1次。患者随后在中南大学湘雅二院、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视神经磁共振成像平扫+增强检查示双侧视神经未见异常,双眼视野明显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检查示双眼1环振幅密度下降,中心反应峰消失;双眼视杆、视锥反应波振幅均轻度下降。嘱患者口服叶黄素1个月并停用RLRL。2个月后患者自觉视力逐渐恢复,2022年10月19日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复诊,双眼矫正视力恢复至0.8,OCT成像示双眼黄斑中心凹椭圆体带完整性和连续性均恢复(图5)。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和左旋多巴片250 mg/d口服,2022年12月21日(停用RLRL后4个月)检查角膜透明,视网膜结构完整,双眼视力未查(图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满足不同高度及距离眼科检查灯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临床实践中斜视度的主要测量方式为三棱镜加遮盖试验。在实施此试验时,需要提供近(33 cm)和远(6 m)2种距离的注视光源,目前采用手持眼科检查灯或将检查灯放置在不同位置予以完成;此外,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头部须固定不动,检查用具、注视光源与眼睛之间的距离需保持稳定。为进一步优化检查过程,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满足不同高度及距离的眼科检查灯装置。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蓝光照射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在血清胆红素浓度方面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48 h、96 h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 P<0.05);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用冷光源结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儿病情,且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颅光生物调控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与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经颅光生物调节或经颅激光治疗是指利用单光源或多光源,经颅脑定位后从颅单侧或双侧直接或间接照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起到光生物调节作用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随着脑功能检测与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经颅超声等广泛应用于临床,非侵入式激光神经调控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少。本文就光生物调节在脑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机制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应用光解笼锁钙技术研究神经血管耦联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神经血管耦联是调节血液供应以满足神经元激活所需能量和氧气的重要神经微环路,钙离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钙离子封存在光化学不稳定的化合物(钙笼)中的过程称为笼锁钙技术,而光解笼锁钙技术则是与笼锁钙技术相反的过程,通过使用合适波长的光源将钙离子从钙笼中释放出来发挥作用。光解笼锁钙技术可以实现在时间、空间及浓度上操控钙离子。笔者现就应用光解笼锁钙技术研究神经血管耦联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血管耦联领域中与钙离子有关的科学问题研究提供更加便利的工具以及增加研究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不同住舱光照条件对舰员睡眠质量及唾液褪黑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某舰不同住舱光照条件对舰员睡眠质量及唾液褪黑素水平的影响,为改进某舰住舱条件,保障舰员健康提供理论证据。方法:选取某舰78名存在睡眠障碍的舰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试验组舰员住舱的照明灯更换为色温4 000 K的暖白光灯管,床头灯更换为色温2 700 K的暖黄光灯管;对照组人员住舱采用原有的高色温冷白光灯管。所有人员工作战位光源均继续采用高色温冷白光灯管。试验时间15 d。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眼疲劳自测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受试舰员试验前后的睡眠障碍程度、眼疲劳状态以及焦虑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舰员试验前后的唾液褪黑素水平。结果:共72人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38人、对照组34人。试验组干预后PSQI量表得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 P<0.05)。试验前、后对照组的PSQI量表以及2组的眼疲劳自测量表、SAS评分以及唾液褪黑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试验前比较,试验后≤26岁试验组舰员唾液褪黑素水平升高,>26岁试验组舰员PSQ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不影响舰员作息规律的情况下,优化住舱照明条件可改善舰员的唾液褪黑素水平和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能光源储存环及同步加速器屏蔽计算与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验证和探讨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辐射屏蔽计算中半经验公式和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的一致性和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半经验公式和蒙特卡罗模拟独立计算单电子打靶时屏蔽体外产生的周围剂量当量。结果:Jenkins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比值范围为111%~153%,Sakano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比值为201%。结论:对单一屏蔽材料,半经验公式可简单、保守地完成对高能电子加速器的屏蔽计算。对于多种屏蔽材料,宜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围术期脑电及脑氧饱和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脑电(EEG)及脑氧饱和度(ScO 2)监测是围术期常用的脑功能监测手段。EEG是一种脑生物电活动的检查技术,可通过额部电极实时监测脑电活动情况。全麻状态下,EEG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麻醉药物对脑的抑制水平,因此能够辅助麻醉医师评估麻醉和镇静程度。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ScO 2监测,使用光源和探测器来感应脑组织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直接测量含氧血红蛋白(O 2Hb)和脱氧血红蛋白(HHb)的浓度,计算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其正常值一般为60%~80%。麻醉医师通过rScO 2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患者整体的氧供和氧耗平衡。本综述将阐述围术期EEG及ScO 2监测在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光诱导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损伤中自噬与凋亡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对光诱导下RPE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ARPE-19)随机分为12 h对照组、12 h模型组、12 h 3MA组以及24 h对照组、24 h模型组、24 h 3MA组。对照组采用锡纸包裹避光培养;模型组接受光照刺激;3MA组中加入3 mmol/ml 3MA后接受光照刺激,以自制三基色LED(发光二极管)冷光灯作为光源,在(16 500±500)lx光照强度下照射细胞12 h和24 h。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每组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存活率,激光共聚焦结合倒置荧光显微镜定性、定量分析自噬-溶酶体形态及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 1、LC3和P62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光照12 h后,ARPE-19细胞自噬水平可以抵抗光损伤,降低细胞凋亡率( F=931.53, P<0.001);光照24 h后细胞自噬水平超过其正常调节范围,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56.67, P<0.001);使用3MA可抑制光诱导的ARPE-19细胞过度自噬,降低细胞凋亡率( F=2.856, P=0.027),进而保护细胞以应对光损伤。 结论::ARPE-19自噬水平随光照时间而变化;随着光照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细胞的过度自噬可以保护ARPE-19细胞应对光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