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与双颌手术治疗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 患者的上气道改变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对比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 患者行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或双颌手术后上气道的二维及三维变化。 方法: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筛选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的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 患者,选择行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治疗病例8例(R组),行双颌手术治疗病例9例(O组)。收集患者术前1个月(T1)及术后1年(T2)内的螺旋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上气道总体积(total volume of airway,VT)、上气道矢状面最大面积(maximum sagittal area,MSA)、上气道横截面最大面积(max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ACA)、上气道横截面最小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ICA)、腭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most posterior plane,PPA)、软腭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soft-palate plane,SPA)、舌根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most posterior point of tongue base plane,PTA)、会厌根平面气道横截面面积(the area of the root of epiglottis plane,EA)、口咽部气道体积(oropharyngeal airway volume,VO)、舌咽部气道体积(glossopharyngeal airway volume,VG)、喉咽部气道体积(laryngeal airway volume,VL)测量,对测量结果统计分析(除R组术后VO、术后SPA、术前术后VO差值、术前术后MACA差值,O组术前PTA、术后EA应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外,其余项目均使用 t检验),比较同组患者术前与术后上气道不同维度与不同分段的改变情况以及不同术式对上气道改变情况的差异。 结果:与术前相比,R组患者术后1年内VT、VO、VG、VL、MSA、MACA、MICA、PPA、PTA、EA均显著增加( P<0.05),O组患者术后VT、VO、VG、MSA、MACA、MICA、PPA、SPA均显著增加( P<0.05)。R组与O组治疗前后上气道改变量对比显示,R组VT增加的绝对值[(6 854.80±3 197.82)mm 3]显著大于O组[(3 367.91±3 124.62)mm 3]( t=2.27, P=0.038);R组VL增加绝对值[(2 252.85±1 527.96)mm 3]显著大于O组[(413.21±1 244.44)mm 3]( t=2.74, P=0.015)。 结论: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或双颌手术治疗特发性髁突吸收伴前牙开 对患者术后上气道的面积与体积改变有一定积极意义。相较于双颌手术,双侧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气道中下部分的拓宽和改建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产定制型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研发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假体置换是关节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与自体骨移植置换关节相比,人工关节置换具有无需开辟第二术区、手术时间短、即刻功能恢复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关节重建的首选方案.其中定制型假体具有量身定制、去骨少等优势,然而中国尚无此类产品,因此研发一款国产化、定制型且符合中国人颌骨解剖特征的全TMJ假体十分重要.自2009年开始,笔者团队开始自主研发适合于中国人的全TMJ假体,历经3代假体的研发,已逐步实现了多孔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的稳定连接,金属-非金属连接关节窝假体制造工艺日益成熟.2017年团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成功研发出第3代定制型全TMJ假体.国产定制型假体的相关力学性能已超过国际同类产品,其临床初步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短期随访结果.同时为了确保假体从设计加工到临床应用的高效性和精确性,笔者团队制定了一条较为成熟的标准化流程,并改进了假体植入手术.该文对国产定制型全TMJ假体系统近10余年的研发与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国产假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下颌骨髁突中的拉力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颞下颌关节盘开放性锚固术中,下颌骨髁突后斜面下缘植入2种锚固钉(传统锚固钉和改良锚固钉)的拉出力量和形式.方法:收集因颞下颌关节病需行颞下颌关节置换的患者术中截下的髁突共10例,分别用传统及改良锚固钉带3-0锚固线、改良锚固钉带2-0锚固线后植入髁突后斜面下缘骨皮质内,各20组,用拉力测试仪进行拉力试验,测试实验中髁突骨皮质受损、锚固钉断裂或松动、锚固线断裂等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锚固线断裂拉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医用锚固钉在植入髁突和拉力测试过程中,除锚固线断裂外,均未出现骨皮质受损、锚固钉断裂、松动情况;传统锚固钉带3-0锚固线承受的最大拉力均值为(27.53±5.47)N,改良锚固钉带3-0锚固线承受的最大拉力均值为(25.89±2.64)N,改良锚固钉带2-0锚固线承受的最大拉力均值>50 N.传统型和改良锚固钉(3-0锚固线)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传统锚固钉(3-0锚固线)与改良锚固钉(2-0锚固线)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传统和改良医用锚固钉均可成功植入下颌骨髁突中,且不会导致锚固钉断裂、髁突骨皮质受损;改良锚固钉更加符合髁突解剖外形,更安全舒适,固定的2-0锚固线能承受更大拉力,比传统锚固钉更具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与中国人骨性结构的适应性差异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两种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Biomet和自主设计)与中国人骨性结构的适应性差异.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颞下颌关节全关节置换病例54例(63侧关节),采用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为其选型和模拟安装Biomet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与自主设计的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采用ProPlan CMF 1.4软件测量两种置换系统关节窝骨修整量、下颌支骨修整量和关节窝植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自主设计的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的关节窝骨修整量、下颌支骨修整量和关节窝植骨量分别为(150.20±125.86)、(103.86±64.07)和(95.88±74.72)mm3,均显著少于Biomet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的(281.82±188.26)、(229.45±159.35)和(263.03±187.00)mm3,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 自主设计的标准型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系统更适合中国人的骨性结构,具有去骨量和关节窝植骨量少的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产个性化金属高分子一体式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临床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介绍金属高分子一体式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假体临床应用的标准化流程,并评估假体植入的精确性和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名患有终末期TMJ疾病需要接受全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前获取患者的颅颌面CT数据,导入Mimics 18.0软件中设计个性化假体及数字化导板.分别利用3D打印、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pot welding,FSW)和计算机辅助加工(computer-aided manufacture,CAM)制造并加工假体的不同组件.术后对假体植入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进行详细评估.结果·在数字化导板和虚拟手术计划(virtual surgical planning,VSP)的指导下,所有假体在手术过程中稳定就位并固定.术前术后的拟合结果显示,假体术后位置与术前设计吻合良好,全假体系统的平均偏差为0.417 mm(范围:0.279~0.561 mm).所有患者术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面部对称性,疼痛、功能和张口度等疗效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标准化流程的指导确保了国产个性化全TMJ假体临床应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带蒂颞深筋膜脂肪瓣在颞下颌关节重建中的应用:13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以颞中血管为蒂的颞深筋膜脂肪瓣在颞下颌关节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2月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手术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病患者135例(170侧).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应用以颞中血管为蒂的颞深筋膜脂肪瓣,术后定期随访,至少1年以上的影像学资料齐全.根据术前诊断、手术方法等对患者进行分类,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该组织瓣的位置和长期稳定性.结果:135例患者中,因晚期颞下颌关节内紊乱或骨关节病,应用颞深筋膜脂肪瓣置换关节盘8例;因颞下颌关节强直,术中置入颞深筋膜脂肪瓣作为间隔物28例;因颞下颌关节-颅底区肿瘤性病变,术中置入颞深筋膜脂肪瓣作为间隔物31例;因各类疾病行关节置换后置入颞深筋膜脂肪瓣作为间隔物68例.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以上的影像学检查均可见髁突或移植骨与关节窝之间有混杂信号影,将两者分隔开.在20~86个月的随访期内,未见组织瓣坏死、感染、供区脱发或凹陷等并发症.结论:以颞中血管为蒂的颞深筋膜脂肪瓣可用于多种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外科治疗,即刻位置满意且术后保持长期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实施重庆地区首例颞下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日,重医附属口腔医院成功实施颞下颌人工全关节置换术,这种手术在重庆地区还是首例.六年前,李女士发现左侧脸部疑似有包块,因为平时无任何不适感,一直未重视.最近因美观诉求,李女士来到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就诊.通过临床及CBCT、螺旋CT及MRI检查确诊为“左侧颞下关节良性肿瘤”.病灶展示重医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一科教授王涛介绍,颞下颌关节是人类身上最复杂的关节,区别于动物(如:高等级动物猿类),不但可以张闭口运动,还可以前后、左右联动,因此人类的颞下颌关节不但用于咀嚼,还控制说话和丰富的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疾病发病率较高,为20%~50%,涵盖关节紊乱、脱位、强直、颌间挛缩、关节强直、关节炎、先天或后天发育性疾病、外伤与肿瘤等.而李女士则属于因良性肿瘤导致左侧颞下关节病变,因年轻,手术考虑切除病变组织和部分累及的颌骨,同期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人工颞下颌全人工关节置换修复,达到功能和外形双赢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口腔恶性肿瘤合并下肢血栓及股骨头置换患者下颌骨重建术式的选择(附1例报告及文献学习)
编辑人员丨2021/1/1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约1年前,患者自觉右侧口底一黄豆粒大小肿物,无明显疼痛及不适,后肿物破溃,流出血性液体,破溃创面渐进性增大,疼痛明显,舌体、下唇麻木,舌体运动障碍,就诊于当地诊所,行全身抗炎治疗,无明显效果,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行病理活检,诊断为口底恶性肿瘤,建议转至我院就诊. 门诊以"口底恶性肿瘤"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饮食受限,体重减轻. 患者颜面部基本对称,开口度三横指,开口形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弹响,无压痛,活动度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