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认知行为护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心胸外一科收治的130例需进行CABG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康复效果,干预前后肺功能(FEV 1、FVE)、运动功能(6MWD)指标以及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功能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FEV 1、FVE以及6MWD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EV 1、FVE明显升高,6MWD明显延长,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CABG术后患者心功能的康复效果,并有助于患者缓解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改善其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并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也有明显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根据患者进行治疗日期将其分为常规组及路径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溶栓治疗,并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路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复发率、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和患者对相应护理模式的评价。结果:路径组患者入院至进行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常规组,路径组患者溶栓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院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乳头肌断裂、室壁瘤及梗死后综合征,且路径组患者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对其护理模式的评价,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对其关爱程度等维度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取急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其治疗成本,并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效率,并降低其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及复发率,同时,该模式能够得到多数患者的认可,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手术后患者心理与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19年1-6月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1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关爱服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应用后女性心理与生殖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8.79±3.2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49.91±3.09)分,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47.18±4.8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55.22±4.57)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098、10.027,均 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月经恢复率为57.65%,术后出血时间为(4.02±1.13)d,月经出血量为(40.02±9.17)mL,性生活恢复率为2.35%;对照组术后1个月月经恢复率为31.76%,术后出血时间为(5.51±1.98)d,月经出血量为(54.98±13.41)mL,性生活恢复率为15.2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4.013、3.889, t=7.093、11.488,均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率为81.18%,高于对照组的42.35%,观察组采取安全期避孕率(4.71%)、体外射精避孕率(3.53%)、紧急避孕药避孕率(4.71%)、未避孕率(1.18%),对照组采取安全期避孕率(16.47%)、体外射精避孕率(14.12%)、紧急避孕药避孕率(15.29%)、未避孕率(11.7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5.038、4.319、3、4.668、4.551、4.897,均 P<0.05)。 结论:开展关爱服务在人工流产手术后能够减轻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提升术后女性有效避孕措施的落实,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早期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早期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胸腔置管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07例作为实施前,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胸腔置管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0例作为实施后,实施前患者行常规性护理,实施后将FMEA法应用在早期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护理管理中,通过识别失效模式,纠正失控因子,从而实现对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风险控制,比较两组危机值、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失效模式(共6个)危机值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而导管滑脱率、导管堵管率低于实施前患者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检查效果、沟通关爱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FMEA模式能有效降低早期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项目危机值,提高早期胸腔置管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根据患者检查时间顺序,将2018年1~12月上海市长海医院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110例患者作为实施前,将2019年1~12月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108例患者作为实施后。实施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常规性护理,实施后将FMEA法应用在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通过识别失效模式,纠正失控因子,从而实现对CT冠状动脉造影风险控制。比较两组危机值、并发症发生率、检查依从率、图像质量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失效模式(共5个)危机值低于实施前,实施后图像合格率及检查依从率高于实施前,而造影剂渗漏发生率、幽闭恐惧症、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及文书书写错误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检查效果、沟通关爱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FMEA模式能有效降低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失效模式项目危机值,提高CT图像检测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检查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围术期情志护理联合个体化关爱服务对妇科肿瘤患者疼痛、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围术期情志护理联合个体化关爱服务对妇科肿瘤患者疼痛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20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情志护理联合个体化关爱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疼痛情况、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入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和72 h时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时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前1 d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进行情志护理联合个体化关爱服务,可有效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促进术后生活质量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对重症监护病房专科质量管理及满意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专科质量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聊城市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职护理人员68名,根据管理前后为A组和B组,并对该院于2019月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重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每组49例的对照组和试验组。A组采取传统护理质量管理模式,B组采取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借助护理服务质量评估表、满意度调查问卷等,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B组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及制度执行等护理服务质量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者在非计划拔管、药液外渗、失禁性皮炎、院内感染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占总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在关爱患者、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安全管理、健康宣导等护理满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我院重症医学科室采取护理网络格式化监控模式,利于强化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爱服务模式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在异位妊娠后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关爱服务模式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在异位妊娠(EP)后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 1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收治的 86 例EP后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采用结构式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关爱服务模式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子宫复旧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再流产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除精神支柱维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QLQ-C30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子宫复旧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12 个月,观察组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关爱服务模式联合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改善EP后流产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调节负性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生命叙事融入肿瘤患者关爱服务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见你的生命故事"——肿瘤患者关爱计划志愿服务项目为例,探讨了生命叙事在肿瘤患者关爱服务中的应用.该项目采用"医护+志愿者+社工+病友"的多维志愿服务模式,运用生命叙事方法,通过医疗志愿者引导肿瘤患者、患者照顾者、肿瘤科医护人员三个群体代表来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最终将这些生命故事以实体画册、采访小故事、分享会等多元化方式进行传递,以分享的形式促进病友之间的联结,使病友及照顾者获得支持,真正实现用生命去影响生命.选取了生命故事册中的案例,深入分析了生命叙事在促进肿瘤患者身心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推动公立医院文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医疗保健康复转介服务新模式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一直致力于医疗保健转介服务新模式的探索,近年将医疗保健融合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环境改造升级、转介流程优化,服务理念转变等措施,实现以转介为依托,为就诊者提供全面、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巧用考核办法、转介专项绩效,建立主动转介服务的长效机制.医疗保健康复转介服务新模式提高了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院内"四大业务部"的门诊成功转介率和住院成功转介率,有利于实现临床与保健的优势互补,可作为妇幼保健机构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关爱患者健康和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的推广举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