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康复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为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晚年医案选集,所录之医案多为迁延难愈的内科杂病,其中蕴含丰富的康复思想.叶天士注重辨体质偏颇、察正气盛衰以提出适宜的摄生康复方案,参四时之气以采用圆机康复之法.对于久病康复主张"王道"养正,以药性和缓之药物改善虚损体质;对于虚损康复注重调护脾胃,以化生精气充养脏腑,调中气复元气.在治疗上,叶天士重视药食气味于病后康复,主张以薄味饮食养病,且药物剂型与服法灵活;强调节欲静养以却病,旨在形神共康.叶天士晚年提出的康复思想对当今慢性病的康复调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法罗培南致结膜充血水肿1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女,64岁,诊断为肺脓肿,2021年7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入院时咳大量黄色浓痰,夜间气短、喘息,无发热。肺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中叶大片变实,局部液化坏死,双肺下叶基底段小片状实变;血白细胞20.09×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75.8%,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痰培养鲍曼不动杆菌(敏感型);肺泡灌洗液抗酸杆菌染色阴性。入院先后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3 g静脉滴注,1次/12 h(13 d)+左氧氟沙星0.5 g静脉滴注,1次/d(8 d);头孢他啶2 g静脉滴注,1次/12 h(8 d)+左奥硝唑0.5 g静脉滴注,1次/d(8 d)+多西环素0.2 g静脉滴注,1次/d(4 d),以及氨溴索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气道等对症治疗。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较前减轻,无发热,痰培养转阴,复查肺部CT右肺中叶大片实变,局部液化坏死,范围较前缩小,双肺下叶基底段小片状实变。血常规白细胞11.58×10 9/L,中性粒细胞比值68.1%,降钙素原正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正常,患者于2021年7月31日出院。出院带药法罗培南(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977,批号:27210201),口服法罗培南(200 mg,口服,3次/d)3周后门诊复查肺部CT。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非洛地平片(5 mg,1次/d)降压治疗,血压113/77 mmHg(1 mmHg=0.133 kPa),无免疫相关性疾病,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覆载万安方》的《伤寒论》柴胡剂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覆载万安方》为日本镰仓时代中医代表性医籍,作者梶原性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纳入大量中国唐宋医籍,成为日本继《医心方》后具代表性的汉方医学全书.通过文本检索发现《覆载万安方》中含有柴胡的方剂共96首,其中纳入4首《伤寒论》柴胡剂,分别为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及柴胡加芒硝汤.通过梳理《覆载万安方》中柴胡剂相关文献,并结合《伤寒论》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可以发现梶原性全运用柴胡剂重视方证相对,灵活加减化裁,重视煎服法且关注到剂量的问题.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伤寒论》在日本镰仓时代流传并不广泛,梶原性全没有亲阅《伤寒论》,最后分析《覆载万安方》中引自各医籍的《伤寒论》柴胡剂内容,探讨《覆载万安方》对当今柴胡剂及《伤寒论》研究的文献学意义及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厚翻译视角下《伤寒论》药物煎服法英译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将《伤寒论》中的药物煎服法做归纳整理,分为煎药溶剂、煎法、火候、服法和服后护理5个部分,以甘澜水、"米熟汤成"法、微火、"少少咽之"和桂枝汤服后护理法为例,以厚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语言、传播、专业性等角度分析并评价Nigel Wiseman和李照国的两个不同译本增加的阐释性文本,探讨药物煎服法的翻译原则和厚翻译的尺度.两位译者都大量运用了厚翻译手法充实了译本内容,达到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目的,但也有个别案例反映出了"过厚"的现象.对于药物煎服法的翻译,译文应该通过厚翻译等翻译方法,确保详尽忠实地传达原文含义,尤其注意重要信息的翻译准确度;同时,译文应保证文本信息的密度,避免喧宾夺主之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白虎加入参汤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有滋阴清热,益气生津之功,主治阳明热盛,暑病里热炽盛,气津两伤证.常用于治疗2 型糖尿病、重症肺炎、脓毒症、发热性疾病等急慢性疾病.何庆勇主任医师运用白虎加人参汤的经验有以下五点:一是注重方证辨证与抓主证,白虎加人参汤的主证是渴欲饮水数升,大汗出,脉洪大而虚.临床上见上述方证者,如2 型糖尿病在内的很多疾病均可用之;二是白虎汤"四大症"实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三是白虎加人参汤实为2 型糖尿病专方;四是临床运用白虎加人参汤必须使用大剂量石膏,48.0~220.8 g,临证均可大胆使用,且必须生用;五是重视煎服法,运用白虎加人参汤时,药物应与粳米同煮,米熟汤成;六是病证复杂时进行经方叠用,比如见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赤,可合用瓜蒌牡蛎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临证指南医案》虫药通络法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4/13
叶天士创立"络病"学说,并继承与发扬了虫药通络法.为探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虫药通络法的运用特点,文中分别从虫药通络法的来源、叶天士对虫药通络法的运用、虫药通络法的临床发展以及虫类药的特殊服法来探析虫药通络法.其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瘾疹、痹证以及各种脏腑络病,如糖尿病肾病、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缺血性脑卒中等.叶天士对虫药通络法的运用,为中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对中医临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高树中运用调气法治疗咽喉病经验撷菁
编辑人员丨2024/3/30
高树中教授认为咽喉病多由气在咽喉部运行失常所致,风、火、痰是其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从气机角度展开,首辨外感与内伤:外感邪气阻遏咽喉气机,与肺卫有关;内伤多由情志致病,病机根于脏腑气机失衡,尤与肺、胃、肝、肾密切相关.治疗上,谨守病机,运用调气之法,外感以宣散为要,内伤以升降为主,配合疏风、清热化痰、滋阴降火等治法.提出了脏腑气机"三升三降"理论及"颈关"学说,主张针药并用,擅用阙上等经验穴,灵活运用经方,重视药物升降特性,尤重煎服法,综合刺营血、足心贴敷等多种疗法.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重构本草——水蛭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水蛭:功效主要为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症靶为闭经或月经量少或月经血块多,心腹疼痛,肢体感觉异常,跌扑损伤之肿胀、疼痛、出血.标靶为腹内结块、肿瘤,恢复期脑卒中,肾纤维化,肝纤维化改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蛭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凝、抗血栓、抗肿瘤、抗炎、抗纤维化、降血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神经损伤等作用.水蛭煎剂可引发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高温破坏水蛭素,临床使用应注意冲服法或用量.临床使用水蛭煎服剂量多为 1~9 g,打粉吞服剂量为 0.3~1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水蛭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仲景方后注理论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张仲景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所载方剂的方后注中对于煎服法、药后调护以及服药禁忌均有详细论述,该内容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们学习、研究经方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经方的方后注内容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本文通过统计经方方后注,分析经方的煎煮用水、煎药的先后顺序及特殊方式,探讨经方煎煮方法的重要性;从药量、服药频次、服药方式及预后方面讨论经方服药方法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又从药后调护及服药禁忌等方面论述经方方后注对其疗效发挥的重要影响,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经方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伤寒杂病论》心悸证治特色探赜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心悸的治疗特色.[方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心悸条文的系统研读,结合对其他古籍论述的学习,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心悸证型分类,并剖析仲景治疗心悸的遣方用药特点.[结果]在八纲辨证理论基础上,可将心悸条文总结归纳为心阳亏虚、水饮内停、气血虚弱、气机不利、阴虚火旺五类证型,仲景治疗时常以温阳为重、化饮为先,温阳以桂枝配伍甘草为核心药对,化饮则茯苓为最佳选择;体现了合法而施、多法并用、三因制宜的杂合以治的学术特点;遵循形神同调,双心并治的治疗思想;根据患者证型特点,选取不同的特殊煎服法,重视煎服法的运用.[结论]临证治疗心悸时要明辨证型分类,借鉴学习仲景温阳化饮、杂合以治、形神同调、选取不同煎服法的证治特色,有助于进一步拓宽临床诊疗思路,对于临证治疗心悸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