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构本草——薏苡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薏苡仁:功效主要为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症靶为腹泻、关节疼痛、化脓、痤疮、水肿.标靶为胃溃疡、胃肠道肿物、泌尿系感染.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薏苡仁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消水肿、抗肿瘤、抗溃疡、止泻、抗炎镇痛、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薏苡仁属于药食同源类药物,毒性普遍较低.临床使用剂量为10~12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薏苡仁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NHB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卫星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INHB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卫星状态、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及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定结直肠癌差异表达预后相关目标基因。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7例结直肠癌患者蜡块组织,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微卫星状态[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均为阳性表达为错配修复完整(pMMR),代表微卫星低度不稳定或微卫星稳定;若其中任何一个指标为阴性,则判定为错配修复缺陷(dMMR),代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和INHBA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INHBA与微卫星状态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从GEO数据库筛选出结直肠癌3个数据集:GSE110223(13个癌组织、13个癌旁组织)、GSE110224(17个癌组织、17个癌旁组织)、GSE113513(14个癌组织、14个癌旁组织),筛选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间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前50个基因,经韦恩图分析3个数据集的交集基因,筛选出上调基因12个,下调基因17个;根据GEPIA数据库,共有的上调和下调差异基因中AQP8、ZG16、INHBA基因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INHB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距肿瘤边缘≥5 cm)组织高( P<0.05),选定INHBA基因进行分析。对收集的结直肠癌蜡块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结直肠癌组织INHBA高表达患者比例高于癌旁组织INHBA高表达患者比例[85.05%(91/107)比67.29%(72/107), P<0.05]。癌组织INHBA高表达与病灶部位[右半结肠比左半结直肠:94.00%(47/50)比77.19%(44/57)]、肿瘤长径[>5 cm比≤5 cm:92.73%(51/55)比76.92%(40/52)]、浸润深度[T 3~4期比T 1~2期:96.43%(54/56)比72.55%(37/51)]、分化程度[低、中分化比高分化:91.04%(61/67)比75.00%(30/40)]、淋巴结转移[是比否:93.02%(40/43)比78.13%(50/64)]均有关(均 P<0.05),与年龄、性别、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情况均不相关(均 P>0.05)。pMMR组结直肠癌组织INHBA高表达患者比例高于dMMR组患者[93.22%(55/59)比75.00%(36/48), χ2=6.91, P=0.008]。 结论:INHB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高表达的INHBA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微卫星状态密切相关;INBHA可能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新标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药动学/药效学模型评价替加环素脑室注射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给药方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依据蒙特卡洛模拟和药动学/药效学(PK/PD)模型,评价及筛选替加环素脑室注射治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颅内感染的给药方案。方法:通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出9例自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确诊为仅对替加环素或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敏感的XDRAB颅内感染患者,应用WHONET软件提取上述患者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药敏试验数据,统计药敏试验结果中替加环素对XDRAB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布情况,并依据MIC分布情况设计替加环素脑室注射的不同给药方案:2 mg/12 h、3 mg/12 h、4 mg/12 h、5 mg/12 h、6 mg/12 h、10 mg/12 h,药物浓度分别为0.5 mg/mL和1.0 mg/mL,次数为1次。设定PK/PD指标目标靶值为游离药物脑脊液峰浓度(?C max)/MIC≥8,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不同给药方案在替加环素对XDRAB不同MIC值时的PK/PD指数达标情况[不同给药方案在特定MIC值的达标概率(PTA)和病原菌群体的累积反应分数(CFR)],最终筛选出最佳给药方案(筛选依据为PTA≥90%或CFR≥90%)。 结果:(1)共提取到9例患者27株病原菌的药敏试验数据,其中替加环素对XDRAB的MIC为2 mg/L的占比为55.56%、4 mg/L的占比为25.93%、8 mg/L的占比为18.52%。(2)当药物浓度分别为0.5 mg/mL或1.0 mg/mL时,6种给药方案在MIC为2 mg/L时的PTA均>90%;在MIC为4 mg/L时,除2 mg/12 h以外的其余5种给药方案的PTA均>90%;在MIC为8 mg/L时,5 mg/12 h、6 mg/12 h和10 mg/12 h给药方案的PTA>90%。(3)当药物浓度为0.5 mg/mL时,4 mg/12 h、5 mg/12 h、6 mg/12 h、10 mg/12 h给药方案的CFR>90%;当药物浓度为1 mg/mL时,4 mg/12 h、5 mg/12 h、6 mg/12 h、10 mg/12 h给药方案的CFR>92%。结论:替加环素脑室注射治疗XDRAB颅内感染时,当MIC为2 mg/L时可选用2 mg/12 h给药方案,当MIC为4 mg/L时可选用3 mg/12 h给药方案,当MIC为8 mg/L时可选用5 mg/12 h给药方案,药物浓度为0.5 mg/mL或1 mg/mL均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PAG5作为胰腺癌预后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检测精子相关抗原5(sperm-associated antigen 5,SPAG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究SPAG5与胰腺癌的临床预后关系。探讨SPAG5作为胰腺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SPAG5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RNA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9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SPAG5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PAG5的mRNA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SPAG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SPAG5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尺寸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相关(均 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级无关(均 P>0.05)。 结论:SPAG5的表达量与胰腺癌的进展显著相关,标靶SPAG5或可成为胰腺癌的一个新的治疗方法。SPAG5可能作为胰腺癌的一个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态靶辨证在肝郁脾虚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病机责之于气滞、血瘀、痰凝,病位在肝脾肾,可涉及于心,病性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导师朴春丽教授师从仝小林院士,将仝小林院士"态靶医学"的辨证组方体系运用于桥本氏甲状腺炎,以柴归类方疏肝解郁,抑木扶土,调病之"态";针对本病TPOAb及TgAb两项抗体滴度、肝酶升高之"标靶"和情志不舒、瘿肿、突眼等"症靶",选择相应的靶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重构本草——沙苑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沙苑子功效主要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症靶为遗精、视物模糊;标靶为蛋白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沙苑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补肾固精、明目、调脂保肝、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作用;本品无毒,但相火炽盛,阳强易举者忌服;临床常用剂量为9~15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沙苑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陈康清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陈康清老师认为,脾肾虚致泄为慢性结肠炎主要病机.陈老师运用"态靶辨治"理论治疗慢性结肠炎,将慢性结肠炎分为炎症期、炎积癥瘕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将其发展的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分为"郁火态、湿热态、癌毒态、阴火态"四种状态,辨证分为八种证型: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寒热错杂)等.炎症期以"湿热态""郁火态"为纲,辨证为脾胃虚弱,湿浊下迫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脏连丸为靶方;肝郁脾湿,湿热留滞胃肠型,治法为疏肝解郁,健脾利湿,通降谷道,以柴胡疏肝散为靶方;肝郁脾虚,气滞瘀堵大肠型,治法为疏肝化瘀,健脾化湿,通降肠腑,以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为靶方等.炎积癥瘕期以"癌毒态"为纲,如辨证为脾阳虚夹寒,寒湿阻滞肠道型,治法为温阳健脾,散寒祛浊,以附子理中丸为靶方;脾虚痰阻,水湿痰阻肠腑型,治法为健脾利湿,理气行滞,以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为靶方;脾肾阴阳两虚,毒痰湿瘀互结留滞大肠型,治法为平调阴阳,化瘀理气行滞,以乌梅丸或半夏泻心汤合蛰虫丸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气机虚弱加之有形之邪的复合态,如遇蒹加毒痰癌态,可加"半边莲配伍七叶一枝花""蒲公英配伍山慈菇"药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痰瘀毒积态,选用"三棱配伍莪术、胆南星""血竭配伍白附子"药对活血化瘀,化痰散郁.康复期以"阴火态"为纲,如辨证为肾脾阳虚毒滞,阳虚毒滞大肠型,治法为温肾健脾,散寒祛毒,利水消肿,以归脾汤、实脾饮为靶方;脾虚中气下陷,气虚失司大肠型,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祛毒,以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为靶方等.此阶段脏腑功能虚弱,病邪渐除,根据临床症状及靶方加相应靶药,如遇蒹加气虚乏力,选用红参、西洋参等;如蒹加气滞食积选用调理气机之枳壳、陈皮、青皮等,消导开胃之薏苡仁、炒白术、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等.陈老师还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病因靶药、症靶药、标靶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烟草香气相关基因CRISPR/Cas9 编辑突变体库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为探究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构建烟草突变体库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实验材料筛选了 100 个可能参与烟草香气代谢的基因,设计相应的 100 个 sgRNA 并构建了由 100 个CRISPR/Cas9 编辑载体组成的质粒库,获得转基因材料后分析了载体的共转化率、靶向编辑率和脱靶编辑情况.结果表明:(1)通过农杆菌介导 100 个sgRNA的共转化后,在 172 个阳性转化株中检测到了其中的77 个sgRNA,共转化率为 77%.(2)在 77 个携带sgRNA的转基因后代中,69 个sgRNA对目标基因进行了靶向编辑,编辑率为 89.6%.(3)脱靶位点测序检测发现,只有 1 个sgRNA在非目标靶位点产生了脱靶编辑,表明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在烟草中的脱靶概率非常低.综上所述,利用CRISPR/Cas9 载体库共转化对烟草基因进行高通量靶向编辑以构建突变体库的方法切实可行,并且该方法有共转化率高、编辑率高和脱靶编辑概率低等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免疫因子探索焦虑障碍的态靶辨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仝小林院士创造性提出"态靶因果"学说,有机结合传统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全面审视疾病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前沿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技术搭建现代疾病与中医证候的桥梁,促进中西医深入融合.依据态靶辨治理论体系,将焦虑障碍的总态概括为"虚",在不同严重程度分别呈现"郁""虚""热""损"态.通过临床诊疗经验及现代中药药理学进展,总结焦虑障碍的调态靶方,阐明其生物学标靶可能为调节免疫因子,推进焦虑障碍的"辨证微观化"与"精准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重构本草——仙茅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仙茅功效主要为: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症靶为抑郁状态、阳痿、月经失调等.标靶为精子活力、精子密度下降.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仙茅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抑郁、调节生殖系统功能、改善精子的数量和活动度等作用.临床仙茅使用剂量为5~30 g,内服时当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仙茅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