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宁市六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两个五年规划期间水质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农饮水)水质状况.方法 在南宁市市辖6个旧城区85%以上的乡镇(含村)设置监测点.分别于2011-2015年("十二五")和2016-2020年("十三五")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十二五"期间农饮水合格率33.4%,"十三五"期间合格率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十年合计合格率52.5%;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是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大部分指标均优于"十二五",但一些与水质处理相关的指标(氯酸盐、铝等)超标呈现上升趋势.对十年数据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对"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OR=0.26,95%C/:0.19~0.35)不合格风险更低.丰水期(OR=0.66,95%CI:0.53~0.82)、有卫生许可(OR=0.76,95%CI:0.64~0.90)是保护因素,不合格风险更低,地表水(OR=1.56,95%C/:1.12~2.18)相对不合格风险更高.常规处理水样是保护因素,相对仅消毒(OR=2.02,95%CI:1.36~3.00)、不处理(OR=2.58,95%CI:1.75~3.79)、沉淀过滤(OR=4.18,95%CI:2.49~7.01)不合格风险更低.结论 南宁市农饮水水质卫生呈上升趋势,但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分析结果提示,水样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合格率影响较大,建议加强监督和技术指导,提高供水单位水质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8-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了探究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研究于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择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所辖12个街道(乡镇),在枯水期(4至5月)和丰水期(7至8月)分别对每个街道(乡镇)设置监测点6~8个;采集该区二次供水、直饮水、出厂水、末梢水、井水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水样977份,合格857份,合格率为87.72%.不同年度水样合格率间比较,水样的合格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10,P<0.05);且不同类型水样的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出厂水[91.84%(280/305)]、二次供水[89.74%(70/78)]、末梢水[88.00%(352/400)]、直饮水[84.85%(112/132)]、井水[54.84%(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29,P<0.001).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为82.40%,其次为耐热大肠菌群(86.08%)、硫酸盐(88.33%)、硝酸盐(94.28%);其余指标均合格.城市和农村水样的合格情况对比,城市水样合格率为96.92%(346/357),高于农村水样[68.87%(346/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880,P<0.001).提示成都市龙泉驿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亟待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南通市三家医院2022年度多排螺旋CT质量控制评价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南通市三家医院2022年度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质量控制检测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按照相关标准对抽取的南通市三家医院2022年医用MSCT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价,共涉及78台MSCT设备.检测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40 mA,扫描时间1 s,10 mm或8 mm层厚,剂量值<50 mGy,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测、功能检测、图像质量检测.统计分析MSCT分布情况,以及诊断床定位精度、层厚偏差、均匀性、噪声、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分辨力、高对比分辨力、CT剂量指数、水的CT值的合格率.结果 此次研究纳入78台MSCT,有60台(76.92%)全部检测指标均合格,其他MSCT均有一项或几项指标不合格.不同厂家之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厂时间、医院级别、二手MSCT与合格率相关,其中≥10年、二级医院以及二手MSCT的合格率较低(P<0.05).MSCT外观检测(电缆、电源接口、各部件结构等)、功能检测(墙上紧急关机按钮、隔室对话设备、诊断床的移动功能等)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合格率均高于85%.MSCT质量控制检测结果显示,均匀性、噪声、CT剂量指数合格率偏低,分别为79.49%、78.21%、78.21%,诊断床定位精度、层厚偏差等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均高于85%.结论 医疗机构需要对医用MSCT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做好维护、保养、质量监督工作,有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包头市典型牧区环境中隐孢子虫污染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掌握内蒙古包头市典型牧区环境中隐孢子虫污染情况.方法 于2016年12月,采集包头市牧区土壤、牧草、饲料和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污水处理厂出厂水水样进行镜检,阳性样本利用巢式PCR扩增后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隐孢子虫种属特性.结果 牛粪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34.6%(72/208),水样隐孢子虫污染率为28.6%(2/7),土壤和植物样本均未检出隐孢子虫.4.2%(9/208)牛粪样本和28.6%(2/7)水样样本扩增出目标片段.测序比对结果显示11个PCR扩增阳性样本中隐孢子虫均为安氏隐孢子虫.结论 包头地区牛粪及水样等环境中检出的隐孢子虫在种属上为安氏隐孢子虫,当地卫生部门应关注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了解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卫生状况,按照《2018年陕西省饮用水水质监测工作方案》,选取陕西省地级以上城市/县(市、区)城区773个城市供水监测点,分别于2018年枯水期(4-6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8年陕西省城市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80.85%(1 250/1 546).出厂水中消毒剂余量的合格率84.05%(216/257)低于末梢水95.65%(835/873)和二次供水95.77%(272/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纯二氧化氯和液氯消毒方式末梢水样消毒剂余量合格率分别为96.51%(332/344)和 97.32%(363/373),高于使用次氯酸钠的消毒剂[88.89%(48/54)]和复合二氧化氯的消毒剂[89.58%(86/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二氧化氯(91.24%)、游离余氯(94.62%)、菌落总数(94.18%)、浑浊度(94.18%)、总大肠菌群(94.70%)和氟化物(96.70%)外,其余指标的合格率均超过97%.提示微生物学指标、浑浊度和氟超标是影响陕西省城市供水水质的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5-2018年济南市农村地区饮用水氟化物含量时空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济南市农村饮用水氟化物含量时空特征。方法:2015-2018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济南市7个涉农区(县)所有乡镇(街道)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采集、保存、运输以及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对水氟进行时间,地区,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章丘区、济阳区、商河县、历城区、长清区)与非流行区(平阴县、天桥区),水期类型(枯水期和丰水期),水样类型(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源类型(浅井水、深井水、江河水及水库水)的描述性分析。结果:2015-2018年共采集水样1 638份,水氟中位数为0.400 mg/L,范围为0.002 ~ 2.700 mg/L,不同年份水氟(0.400、0.430、0.490、0.360 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33.907, P < 0.01)。水氟总超标率为5.49%(90/1 638),有3个区存在水氟超标情况,分别为济阳区[26.11%(59/226)]、章丘区[6.12%(30/490)]、历城区[0.53%(1/188)]。流行区(1 398份)水氟中位数为0.420 mg/L,非流行区(240份)为0.320 mg/L,流行区水氟明显高于非流行区( Z =-6.490, P < 0.01);流行区水氟超标率为6.44%(90/1 398),非流行区无水氟超标情况。枯水期(819份)、丰水期(819份)水氟中位数均为0.400 mg/L。出厂水(392份)水氟中位数为0.320 mg/L,末梢水(1 246份)为0.450 mg/L,末梢水水氟高于出厂水( Z =-6.881, P < 0.01)。浅井水、深井水水氟超标率分别为31.76%(47/148)、3.82%(43/1 126),江河水及水库水无水氟超标情况。 结论:济南市农村饮用水氟化物存在超标现象,水氟超标主要集中在济阳区。饮水型氟中毒流行区水氟高于非流行区,末梢水水氟高于出厂水,以浅井水和深井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存在水氟超标情况,应持续开展居民饮用水氟化物含量的普查和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千岛湖供水对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千岛湖成为杭州市主城区水源前后,杭州市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方法:自2012年起,每年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杭州市主城区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测定总 α总 β放射性活度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2012—2020年杭州主城区3类水样总放射性活度浓度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3类水样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千岛湖湖水中总 α(0.008±0.000)、总 β(0.034±0.013)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小于钱塘江下游段和东笤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235, -4.058,-2.181,-4.577, P<0.05);千岛湖供水前后,杭州市主城区的出厂水和末梢水中总 α总 β放射性活度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2012—2020年,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水平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千岛湖水总放射性水平低于钱塘江下游段和东苕溪,千岛湖成为主要水源后,未对杭州市主城区饮用水中总放射性产生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后生活饮用水中总放射性和食品中 90Sr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后,三门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放射性及食品中 90Sr的放射性水平。 方法:在2012—2019年,选取三门核电站周围7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分别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测定分析水中总 α、总 β放射性水平;结合当地居民饮食习惯,采集三门当地出产的谷类、青菜、淡水鱼、海鱼等4种食品,测定分析其中的 90Sr放射性水平。 结果:三门核电站运行前,核电站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 α、总 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01~0.063 Bq/L和0.019~0.210 Bq/L;运行后,总 α、总 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01~0.084 Bq/L、0.025~0.079 Bq/L,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国家标准指导值。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总 α、总 β放射性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运行前,4类食品 90Sr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37~1.216 Bq/kg,运行后为0.049~0.692 Bq/kg,均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94)指导值。 结论: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后,生活饮用水中总 α、总 β及食品中 90Sr放射性水平平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在用电子血压计经临床准确性验证情况初步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在用电子血压计经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水平选择北京市、深圳市、石家庄市、大同市及石河子市作为本研究调查地区,从上述5个城市中分别选择1家三甲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0户拥有电子血压计的家庭,每家医院选择10台电子血压计,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5台电子血压计,每户家庭选择1台电子血压计,登记每台电子血压计的品牌、型号、生产企业、出厂日期等信息,同时收集使用者对所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是否准确的主观判断结果及判断依据。根据血压计的品牌和型号,在Medaval、Stride BP、dabl Educational Trust、British and Irish Hypertension Society、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和Hypertension Canada共6个电子血压计临床准确性验证登记网站以及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查询其是否经过独立的临床准确性验证。结果:本研究共调查电子血压计200台,其中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比例仅为29.0%(58/200)。这一比例在三甲医院为46.0%(23/50),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42.0%(21/50),在家庭用户为14.0%(14/1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三甲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判断电子血压计测量准确性的依据主要为“是否定期校正”[41.0%(41/100)]和“与其他电子血压计对比”[20.0%(20/100)];家庭用户中,41.0%(41/100)的用户不清楚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40.0%(40/100)的用户根据“与医院、社区对比”进行判断。 结论:我国在用电子血压计经独立临床准确性验证的比例较低。绝大多数电子血压计使用者包括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对电子血压计的临床准确性验证情况缺乏认识和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运行后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调查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周围饮用水中的总放射性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2010—2022年,每年分别在丰水期(5月)和枯水期(10月)采集秦山核电站周围30 km内的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测定分析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并与国内不同核电站周围饮用水、无核电站地区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水源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0.021±0.019)和(0.204±0.058)Bq/L,出厂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0.010±0.005)和(0.185±0.056)Bq/L,末梢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均值分别为(0.012±0.007)和(0.170±0.058)Bq/L,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3类水体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监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国内不同核电站周围饮用水以及无核电站地区周围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接近。 结论:二期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秦山核电站周围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处于本底水平且趋势平稳,低于国家标准指导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