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脓毒症教学中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脓毒症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1].临床各科室都会面临脓毒症的问题,是诊疗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其病情复杂、进展迅速,对临床医师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思维均有较高的要求.笔者尝试将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应用到脓毒症的教学中,以有效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脓毒症,形成清晰的诊疗逻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分层递进的线上线下教学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分层递进的线上线下教学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33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2021年152名住院医师为试验组,2020年184名住院医师为对照组,各自分为放射专业组和非放射专业组。试验组住院医师采取分层递进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对照组住院医师采取传统教学方式,通过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评价培训效果,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 结果:在出科考核中,试验组中放射专业住院医师的理论和临床阅片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91.33±3.48)分比86.27±6.08)分,(96.75±3.21)分比(85.59±11.4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试验组中非放射专业住院医师的理论和临床阅片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86.87±7.99)分比(67.21±17.47)分,(87.79±8.12)分比(76.56±16.1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在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分层递进的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水平及临床阅片能力,进而提高培训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分层递进培训体系建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目标是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分层递进培训可以体现螺旋上升、渐进式提升的过程,从而达到提升岗位胜任力的目标。本文以提升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由培训基地统筹规划,分析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培训过程中跨专业的共通性内容,设计住院医师分层递进培训院级共通性课程,辅以专业基地专项培训,探索建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分层递进培训体系。结果显示,2021年该分层递进培训体系全面实施后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360°评价的评分[(7.98±0.47)分]高于2020年[(7.78±0.64)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住院医师对该分层递进培训体系普遍表示满意并推荐持续开展。希望该分层递进培训体系可以为国内各培训基地统筹开展住院医师分层递进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对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提升效果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创新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明确不同阶段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教学目标及要求,结合LAP、叙事医学教学方法形成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在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对26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分层培养,并通过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问卷调查评价分层递进培养效果。结果:26名住院医师中,初级阶段12人,中级阶段9人,高级阶段5人。培养后,3个阶段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总得分均较培养前得分明显提高( t=-3.627,-2.073,-5.277,均 P<0.05);全部住院医师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利用能力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六大岗位胜任力得分均较培养前明显提高。其中初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方面得分均较培养前明显提高( t=-3.457,-3.428,-3.063,均 P<0.05),中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方面得分较培养前明显提高( t=-2.328,-2.100,-1.997,均 P<0.05),高级住院医师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信息利用能力与管理能力、医学知识与终身学习、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职业素养方面较培养前得分明显提高( t=-5.707,-4.542,-2.952,-1.753,-2.705,-2.805,均 P<0.05)。 结论:分层递进培养模式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培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和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30名住院医师及其71名指导医师为研究对象,指导医师采用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对住院医师的15项置信职业行为进行评价。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学科、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之间置信级别的差异,以确定能否达到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采用概化系数检验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评价信度。 结果: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的概化系数为0.980。指导医师对内科、妇产科和儿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二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一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0(0.6)比3.0(0),均矫正 P<0.001];第三年住院医师的置信级别评价高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妇产科住院医师接诊患者,4.5(0.8)比4.0(0.6),均矫正 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指导医师对外科住院医师的评价中,第一年与第二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3)比4.0(0.5),矫正 P=0.591]、第二年和第三年住院医师[如一般临床问题识别与处理,4.0(0.5)比4.0(0.5),矫正 P=0.047]的置信级别评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住院医师置信职业行为量表可靠、稳定,能够有效反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其中内科、妇产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符合分层递进的培训原则,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有必要重新规划年度培训计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慢性肝病综合管理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慢性肝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为使慢性肝病患者得到有效诊疗与管理,四川省人民医院联合成都市双水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以大型综合医院技术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场所,在专家指导下,以社区全科医生为骨干,患者及患者家属参与的“医院-社区-患者-家庭”四位一体分层递进的慢性肝病管理模式。通过阐述团队内大型综合医院专科医师、社区全科医生联合开展特色慢性肝病综合管理的措施及初步实施效果,以期为其他地区开展慢性肝病诊疗与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中实施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培训对象为22名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3年住培的住院医师。根据住院医师培训年限分层统一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及考核指标。通过SPSS软件比较连续3年年度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通过配对 t检验分析规培期间学员年度考核得分变化趋势,分析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结果:经过3年培训,住院医师基本掌握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其理论知识的储备和临床实践能力、自信力、医患沟通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年提高( P<0.05)。历年来北京市住培结业考试通过率为100%。 结论: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可逐步提升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疗三名工程"快速推动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研究总结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政策实践经验,旨在为类似项目的开展和专科医院学科发展提供借鉴依据。方法:以深圳市儿童医院引进加拿大病童医院血液肿瘤团队为例,分析"三名工程"项目对学科建设的快速推动作用,从项目实施背景、过程和建设成效3个方面总结项目实践规律。结果:落实市院两级支持保障、可量化可考核的年度递进方案;引进国际先进医学管理模式和理念、前沿临床技术转化应用,成功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儿童血液肿瘤诊治中心、全国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分层分级人才培养,专科医生博士学位人数增长6.5倍,国际人才研修共23人,牵引省级重点临床专科和市重点科研平台。结论:本项目总结引进海外高水平团队助力学科建设的有益经验,国际先进的医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分层级人才培养方案,临床及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等,为我市其他医院和类似城市医疗卫生领域需要快速提升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县级医院护理科研小组模式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科研小组模式在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提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护理科研小组,明确小组成员构成、制定工作职责,通过循序渐进的科研内容、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实施分层聚焦的科研培训,通过填写科研辅导申请表,提供个体化、递进式的科研指导服务。通过撰写读书报告和进行文献汇报,开展口头与书面形式的文献阅读活动。通过分析护理科研实践情况、科研产出数量、科研能力提升情况来评价科研小组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科研小组成立2年内开展科研培训37次,公众号推送科研资料33篇,辅导科研项目23项,成功申报课题6项。参加文献阅读汇报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分由培训前的44.24±19.12分提升至培训后的53.57±13.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科研小组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医院护理科研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置信职业行为的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考核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医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培训中依据住院医师成长规律将临床能力的要求进行量化,形成操作性强并具有学科特色的培养和考核模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置信职业行为,构建了依年资分层递进的、可量化的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能力培养考核模式,该模式共包括37项培训内容,每项内容对应的核心能力及对不同年资住院医师要求达到的信任等级不同,考核平台可以实时考核和反馈,实践中根据住院医师的反馈对模式进行了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