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体位安置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手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与小组讨论建立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级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函询筛选和修订条目,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6和0.902,指标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4和0.161(均P<0.05).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30项.结论 构建的手术体位安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可用于手术患者体位安置质量评价,为降低患者手术体位安置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静脉血栓栓塞信息化预警管理系统构建及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方法构建静脉血栓栓塞(VTE)信息化预警管理系统,并分析其实施效果.方法 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栓护理学组为主导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VTE信息化预警管理系统构建"活动主题,根据品管圈理论进行主题选定、方策拟定、目标设定、方策实施和效果确认等活动.结果 VTE信息化预警管理系统构建和实施后,VTE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机械预防实施率、药物预防实施率、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率、VTE风险评估正确率、患者/家属VTE预防知识知晓率、患者/家属对VTE预防措施实施满意率、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满意率均达标;品管圈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各维度平均分也均高于实施前.结论 基于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VTE信息化预警管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VTE,加强医、护、患三方VTE防治的相关知识水平及技能,提高了VTE防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制定符合本土情景的肿瘤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并在临床应用.方法 检索评价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最佳证据,经专家小组会议形成符合本科室的循证实践方案,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比证据应用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护士对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的知识水平、放射性皮炎发生率.结果 除指标 6、7在证据应用前后执行率均为 100%之外,其余 7 项指标执行率证据应用后均明显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放射性皮炎预防管理知识得分由(68.89±21.93)分上升至(97.78±3.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从 94%降至 50%;放射性皮炎Ⅲ度的发生率从 34%降至 7%.结论 循证实践可规范放射性皮炎的预防与管理、提高护士放射性皮炎预防与管理知识水平、有效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循证和中医理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循证医学与中医理论的结合,构建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方法 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关于中医理念下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的最佳证据,构建中医理念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 18名专家开展 2轮函询,通过专家小组会议的形式进行第 3 轮意见征询,最终确定方案各级条目.方案包括乳腺癌疲乏筛查、健康教育、个性化疲乏管理等措施.结果 本研究共 18 名专家全程参与 2 轮函询和 1 次专家小组会议,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86、0.86;Kendall's W值分别为 0.08(x2=19.89,P=0.13)、0.15(x2=90.99,P<0.001),经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结论 基于循证医学与中医理念构建的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护理干预方案,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为多元化照护银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多元化照护银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组织10名多学科团队专家开展2轮专家小组会议,共同讨论并初步构建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老年长期照护领域的21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完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结果 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包括多元化照护人员、多样化照护内容、多元化储存兑换内容3个一级指标及所属的10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多元化照护银行框架科学合理,为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奠定了理论框架,有利于推动多元化照护银行的落地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编制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通过小组讨论、文献回顾、Delphi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初始调查问卷.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对贵州省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外科护士进行调查,共收集430份有效作答问卷,回收率为98.17%.结果 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共34个条目,包含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折半信度为0.781,重测信度为0.89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933-1.0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Ave)为0.998,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09%.结论 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症状管理护士知信行问卷具备良好的信效度,能够反映临床神经外科护士对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的知信行水平,可为护理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展实践培训或构建后颅窝肿瘤患者吞咽障碍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高手术室护士在面对传染病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反应能力、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方法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文献研究、焦点小组访谈的基础上,以PPR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初步拟定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手术室护理、护理管理、公共卫生、医院感染、临床医学及麻醉医学领域的15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确定最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84、0.189.最终形成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预防、准备、反应、恢复)、15项二级指标、62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传染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科学性,可用于科学评价手术室护士应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应急人员选拔和培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对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并实践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以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实现同质化管理目标.方法 2021年12月,应用Picker患者体验量表调查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个院区患者的就医体验,并分析差异的原因.在政策文件学习、专题小组讨论、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比较管理策略应用前(2021年12月)与应用后(2023年12月)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结果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应用后3个院区患者就医体验得分为(58.54±2.36)分,高于管理策略应用前的(58.13±3.24)分(t=-3.223,P=0.001),3个院区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1,P=0.458);管理策略应用后3个院区患者对医院整体的满意度得分为(98.44±6.22)分,高于管理策略应用前的(97.98±6.87)分(t=-2.490,P=0.013),3个院区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8,P=0.324);3个院区收到锦旗、表扬信的数量由应用前的1661件提升至应用后的2 190件,增长率为31.85%.结论 一院多区差异法管理策略以差异管理为手段、同质化要求为目标,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可提升一院多区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联预康复方案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构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联预康复方案,为该术式术前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邀请专家对初稿内容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方案终稿.结果 方案初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28个三级条目.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和0.93.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均数均≥3.5分,变异系数均<0.25.最终形成方案终稿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31个三级条目.结论 该方案具有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明确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