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MATIS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激障碍及记忆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TOMATIS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急性缺卒中患者应激障碍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增加常规音乐训练,观察组给予TOMATIS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应激障碍、记忆功能各维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警觉、分离、再历、社会功能损害与SASRQ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忆姓名、回忆预约、图片再认、脸部再认、故事即刻回忆、故事延迟回忆、定向、路线即刻回忆、路线延迟回忆、信息回忆得分及RBMT-Ⅱ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OMATIS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可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激障碍,提升记忆功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间歇性晕倒伴随肌阵挛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分离转换障碍1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周前
分离转换障碍的特征是患者在记忆、身份意识、即时感觉和身体运动控制方面的正常整合部分或完全丧失.该文报告了1例起始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面部抽动的分离转换障碍病例,随后出现间歇性晕倒伴随肌痉挛.患者多次在综合医院和精神科就诊,经多种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该案例的报道旨在加深对这类症状复杂且易误诊疾病的认识,并为类似症状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分离转换性障碍发作间期脑电图有痫性放电2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分离转换性障碍,也称癔症,是一种由于高级神经活动失调引起的发作性疾病,临床对脑电图(EEG)有痫性放电的报道较罕见.本文对近年来收治的2 例发作期间VEEG有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及开始后的2周、4周、6周对两组患者评估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4周、6周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促使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水平,以缓解其情感症状,降低心理社会性不良后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离(转换)障碍53例儿童青少年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个性特征与抑郁焦虑情绪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评分、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 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分数.结果:本组病例中34例(64.2%)伴发抑郁焦虑情绪.单因素分析显示青少年比儿童更易伴发抑郁情绪(64.5% vs.14.8%,x2=12.307,P=0.000),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更易伴发焦虑情绪(56.4% vs.11.1%,x2=6.013,P=0.014),且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显著相关(51.9% vs.23.1%,x2=4.668,P=0.031).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情绪不稳定与伴发焦虑情绪相关(OR=13.390,95%CI=1.352~132.624,P=0.027),而年龄越大,患者越容易出现抑郁情绪(OR=1.534,95%CI=1.133~2.078,P=0.006).结论:儿童青少年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情绪不稳定个性特质的儿童青少年分离(转换)障碍患者易伴发焦虑情绪,年龄大的患者易伴发抑郁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人格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老年人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流行病学特征、人格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信息采集表,对2015~2017年419例住院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人格特征并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女性患病率显著多于男性,且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显著早于男性(P<0.01).抑郁发作、躯体形式障碍、分离(转换)性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发病率居于前4位,4种精神障碍在年龄、性别、居住地、有无配偶、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内向-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社会支持力度、近期生活事件刺激、躯体疾病既往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年不良成长经历、家族史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农村、贫困、文化程度低、社会支持力度低、有近期生活事件刺激、精神质、神经质分值高的老年人患病率高,给予社会支持并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物质文化水平可有效减少老年人精神障碍的发生.此外,在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综合医院精神科十年住院患者状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10年住院患者各项指标变化特点,拟为医疗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精神科住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出院日期,全部资料输入EXCEL数据库管理,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出院例数为6 258例,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68,总计出院10 830例次.就诊率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分离转换性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焦虑障碍及双相情感障碍共4 498例,占全部出院例数的71.9%.入院例次在不同疾病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医院应根据近10年精神疾病的构成情况、性别、年龄差异及就诊患者例数、例次的变化特点,及时调整医疗专业结构,加强科室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兵精神疾病医学终极鉴定107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告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法,对需终极鉴定新兵107例进行精神疾病终极鉴定.本次终极鉴定结果为,不适宜继续服现役79例(73.8%),返回部队继续服现役28例(26.2%).新兵征、接双方对精神疾病终极鉴定结论无异议105例(98.1%),有异议2例(1.9%).首次医学诊断的新兵精神疾病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强迫障碍、焦虑症;终极鉴定依次为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应激相关障碍、强迫障碍.新兵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形式为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新兵入伍45天内终极鉴定37例(34.6%),46~90天51例(47.6%),91~180天19例(17.8%).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兵精神疾病终极鉴定,有必要对新兵精神疾病终极鉴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规范和量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诸扑抽哑查无实变皆属于癔——仝小林教授关于癔症的认识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仝小林教授在《内经》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由情志、心理等因素所引发的运动及感觉异常的表现,如晕倒、痉挛、抽搐、口不能言,语声不清等症状,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都是由于“癔”这一思想理论.其中, “癔”便是癔症,现被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癔症病机的核心是气机失调和痰,情志是癔症的主要诱因.治疗方面,仝教授认为,心理疗法是“治本”之法,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病情但无法根治.经过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仝教授发现白金丸治疗癔症有明显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仝氏癔症晕厥丸这一辨病方,适用于任何证型的癔症性晕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192Ir源致外照射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观察与随访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2005年哈尔滨“7.13”192Ir源放射事故受照者1例进行临床观察与12年的医学随访,探讨外照射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治疗及远后效应.方法 详细采集患者病史,收集临床资料,从血液系统改变、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治疗效果,观察远后效应.结果 早期治疗后,患者造血系统改变、心理创伤、无力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均有所改善,受照后第10年患者开始出现粒系、红系、巨核细胞系同时减少,受照后第13年被诊断患有分离转换障碍,病程中还伴有心力衰竭、肝功异常、免疫力低下、神经衰弱等疾病.治疗后可缓解症状,但易反复.结论 本例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在临床表现与远后效应上有其独特的疾病特点,并发症较多,为今后此类疾病的临床救治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