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在农学基础课程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面向农学大类招生的本科生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和内容抽象程度高的知识体系特性.在新农科背景下,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存在知识框架不系统、思政教育有待加强、学生科研素质不足,以及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提高专业素养为 目标,创设"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从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到科学研究,再到农业生产知识链的搭建,促进课堂学习与科学研究、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为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知识链+思政+科教+产教"四融合 植物生理学 探索与实践 Knowledge chai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cience and education+industry and education...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国内外MPH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以胜任力为导向创新设计一个全面的、可行的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结果:中山大学-广州市CDC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针对实践时长2年以上的MPH探索构建了“4+N+综合评价”的实践体系,“4”代表基于实践的教学、专业实践、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参与和科研训练,分别培养MPH“公共卫生科学”“操作与实践”“人群健康管理”“卓越技能”能力。“N”代表拓展实践,培养MPH“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能力,以综合评价来评估培养效果。结论:本研究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MPH“4+N+综合评价”校外实践体系,培养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医学专业"4+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自2002年招生以来,一直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以培养多学科交叉能力高级复合型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启发式教学、设立医工交叉课程、注重科研能力训练、开设基础临床单循环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等教学改革,确立了"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具有交医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拟在毕业后教育衔接领域做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临床药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针对我国临床药师制建设与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的教学培养现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初步形成了以“两个重点”模式为导向的临床药师制,以“层次化教学—创新型实践—阶段性考核”“三位一体”为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为技术支撑体系的临床药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为培养优秀临床药学服务人才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国内外数据库的中药学与药学本科教育热点和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00至2022年国内外中药学与药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发表的国内外中药学与药学本科专业教育改革论文,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中药学与药学本科教育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累计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英文高频关键词依次是: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创新能力;pharmacy student,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performance,attitude,medical student。延续至2022年的研究热点分别为课程思政与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medical student,performance。结论:国外药学本科教育研究关注服务型人才培养,以及本专业与其他应用基础学科的深度融合。我国中药学本科教育研究集中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可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研究经验,重视临床中药服务型人才培养,增加学生的跨专业体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未来发展潜力提供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病理学本科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紧密联系病理学课程特点,全面深入开展本科病理学课程思政,是培养立场坚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本文结合本单位教学实践,探讨了本科病理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目标设立、元素挖掘、方法实施和效果评估。我们结合病理特色,设立了以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科学思维、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病理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思政目标;总结了讲好中国故事和大师故事、融入时政元素、聚焦学科前沿等挖掘思政素材的方法,助力提升思政效果;提出了扩充病理学思政素材库、创新多元化思政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思政素质等机制,建立长效思政建设和评估体系。上述病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旨在为融合病理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研究通过阐述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现状,提出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轮转科室局限、理论与实践脱节及科研能力不足的问题;从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临床科室轮转及培训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为有效提高妇产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兴趣,逐步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CDIO理念的中西医结合眼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CDIO是由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模块组成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此探讨以CDIO理念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眼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结合实践从教学宗旨、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实践效果五方面提出教学改革策略,为眼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1+X证书制度下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护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方法:2021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构建三共一进(基础共享、专业共生、岗位共选、能力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实施群专业模块课程与X证书内容对接;深化三教改革,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云地贯通的教学资源。整群抽样法选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1级护理专业群994人为研究对象评价此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748人中男150人,年龄19~22(20.00 ± 1.23)岁,女598人,年龄19~21(19.00 ± 2.57)岁。2021级助产专业学生118人均为女生,年龄18~20(18.00 ± 2.11)岁。2021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28人,男66人,年龄19~21(19.00 ± 2.11)岁,女62人,年龄19~21(19.00 ± 2.54)岁。护理专业群完成《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指导》、《老年照护技术》等自编教材5部。730名学生参加X证书考核,729人通过,通过率99.9%。结论:护理专业群三递进、四融合、五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一岗多能、多岗互通"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论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法在院校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提升院校创新教育水平,本文选择第二课堂选课学员(21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教学改革,探索出一种以论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学方法。该教学法能够让学员主导教学,全流程参与科研活动并掌握科研创新实践方法。学员创新成果表明该论坛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适用于培养学员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学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