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相关药物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药品综合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对不同规格的戈舍瑞林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戈舍瑞林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南》,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方法,围绕3.6mg戈舍瑞林(A组)、10.8 mg戈舍瑞林(B组)、3.75 mg亮丙瑞林(C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等进行卫生技术评估.结果 在有效性方面,A、B组雌二醇>5pg·mL-1的患者比例低于C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胃肠道反应发生率,A、B组低于C组(P<0.05),B组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1).在经济性方面,B组从日均费用、年疗程费用、给药频次及成分效果比方面均优于A、C组.在创新性方面,专家认为B组更具有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临床需求及推荐度A组占优势.在适宜性方面,B组药品技术特点及使用适宜性综合评分更高.在可及性方面,三组可获得性均较好,均存在短缺现象,可负担性B组更好.结论 10.8 mg戈舍瑞林在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但临床需求及推荐度不及3.6 mg戈舍瑞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藏医药研发转化的思路探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藏医药作为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是极具治疗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卫生资源和生态资源.2023年9月 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包含34首藏医药方剂在内的217首古代经典名方被收录其中.该目录的出台旨在充分发挥藏医药等各民族医药的治疗优势,简化注册审批程序并加快相关制剂的研发创新.然而,由于藏医药产业整体起步较晚,且其他地区对藏医药及各民族药的认识和应用较少,因此,藏医药的研发转化尚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基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二批)》的藏医药部分,文章对所纳入藏医药的整体特点和其中的代表性方剂进行分析梳理,并针对藏医药在转化和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思考和建议,希望有助于藏医药产业的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9至2021年度中国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状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2019至2021年度中国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情况。方法:基于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和信息公示平台( 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登记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信息公开-受理品种目录中登记的药物注册信息。根据首次公示信息日期,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该平台登记注册的药物临床试验,以“糖尿病”检索适应证为糖尿病相关的临床试验,收集试验基本信息、试验管理信息、试验设计信息等,对申办方类型、试验分期、试验范围、试验药物类型等进行分析。 结果:2019至2021年药物临床试验登记和信息公示平台共登记8 002项药物临床试验,其中糖尿病相关药物临床试验589项,占同期全部药物临床试验的比例为7.36%。从试验范围看,567项(96.26%)为国内试验,22项(3.74%)为国际多中心试验。其中,542项(92.02%)由国内制药企业发起,47项(7.98%)由国外制药企业发起;生物等效性试验最多,为299项(50.76%),Ⅰ期试验174项(29.54%),Ⅱ期+Ⅲ期试验共112项(19.00%)。在试验药物申请类型中,以新药最多,为201项(34.13%),仿制药157项(26.66%),进口药36项(6.11%);按照药物分类划分,化学药物占比最高为456项(77.42%),生物制品125项(21.22%),中药/天然药物8项(1.36%)。根据药物作用统计,试验药物作用主要集中在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共105项(17.83%)、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共65项(11.04%)、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共64项(10.87%),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共53项(9.00%)、复合制剂共49项(8.32%)、二甲双胍共48项(8.15%)等。结论:2019至2021年度我国糖尿病药物临床试验开展数量多,新药研发创新性已有很大提升,一些跨国企业积极将新药早期研究引进中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安宁疗护服务实践现状与发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我国安宁疗护服务发展迅速,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并取得初步成效,但各地区实践差异较大,有待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分析。本文基于实施性研究的整合性理论框架从创新、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个体特征、实施过程5个方面全面分析并总结安宁疗护服务的实施现况,发现促进该服务实施的主要因素为服务项目种类多且个性化、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多学科团队分工明确、服务模式多元化、重视服务的宣传工作等。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内外部激励措施不足、人力及药品可用资源不足、服务提供者知信行水平有待提升、服务流程有待统一、质量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各级有关机构应联动起来,发挥促进因素的积极作用,克服阻碍因素,进一步推动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创新医疗技术DRG短期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已进入全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阶段,但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制度改革中存在限制创新医疗技术发展的问题。笔者介绍了国际上对创新医疗技术的定义及范围,总结了DRG付费制度下的创新医疗技术短期支付前提条件与支付方式政策;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议,包括明确创新医疗技术的定义,设置额外支付或据实支付准入条件,针对高值创新药品设置专项过渡基金,明确创新医疗技术支付金额,以及制定创新医疗技术支付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汉防己甲素片治疗尘肺病的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片治疗尘肺病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和可及性,为卫生政策决策和临床实践提供证据。方法:于2022年7月,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与评估,使用国际卫生技术评估组织协会(INAHTA)制定的《HTA checklist》对健康卫生技术评价(HTA)报告进行评价;使用《AMSTAR-2量表》评价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使用《CHEERS量表》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质量;对纳入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评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Cochrane RCT)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根据纳入研究的数据特征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结果:初筛检出相关文献882篇,根据相关标准纳入8篇RCT研究。与尘肺病基础治疗组比较,汉防己甲素+基础治疗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提高( MD=0.13,95% CI:0.06~0.20, P<0.001),一秒率(FEV 1/FVC)提高( MD=4.48,95% CI:0.61~8.35, P=0.02)。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为轻度。汉防己甲素片可负担系数为0.295~0.492。 结论:汉防己甲素能改善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通气功能,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五项核心指标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水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目标确定的五项核心指标及目标值,即病例组合指数达到2左右,四级手术占比、技术服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占比均达到60%,是评价公立医院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指标。本研究从医院内部改革创新举措以及"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某所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现状,逐一梳理针对五项核心指标的优化提升举措,并提出当前"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包括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扩面、促进前沿技术产品应用等,以期为深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9年中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宏观了解2019年中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及抗肿瘤药物上市情况。方法:自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数据库提取2019年登记的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和相关试验药品信息,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产药品及进口药品数据查询系统收集2019年抗肿瘤药物的上市信息,汇总分析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数量、试验分期、试验范围、适应证、药物类型、作用机制等以及上市肿瘤药物情况。结果:2019年中国共登记了474项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占同期全部药物临床试验的21.8%,其中由国内制药企业发起397项(83.8%),国际多中心试验62项(13.1%),Ⅰ期临床试验所占比例(47.3%)最高。国内制药企业发起的国际多中心试验所占比例为4.8%,低于全球制药企业(55.8%, P<0.001),Ⅰ期临床试验和等效性试验所占比例(51.9%和19.4%)高于全球制药企业(23.4%和1.3%, P<0.001)。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共涉及27种肿瘤,肺癌、实体瘤、乳腺癌为最常见的适应证,分别有103、95和49项相关药物临床试验。我国三大特色肿瘤——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共计47项。临床试验共涉及335种肿瘤试验药物,其中288种(86.0%)由国内制药企业开发,47种(14.0%)由全球制药企业开发。药物类型以原研药为主,原研药占72.2%(242/335);药物作用以治疗为主,肿瘤治疗药占89.6%(300/335);作用机制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分别占74.6%(250/335)和20.3%(68/335)。国内制药企业开发的药物中,原研药占68.4%,低于全球制药企业的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2019年,有针对11种肿瘤的17种抗肿瘤药物在中国获批上市。 结论:中国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以靶向药和免疫药为代表的大量创新药物进入试验及临床,本土制药企业已成为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力量。针对中国高发肿瘤加强药物研发是未来的重点工作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国家对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对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程、教材和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导师制的推行,强化产教融合药品研发训练,旨在探索基于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药品研发技术服务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应用型的药学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以临床常用药物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为例,探索微生态制剂综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为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和药品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推动合理用药。方法:基于系统检索文献获得的研究资料,利用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等卫生技术评估基本方法,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对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评价。结果:有效性方面,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继发腹泻,便秘,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均有显著疗效;且可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安全性方面,该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常为轻中度、一过性的症状。经济性方面,相对于单用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秦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 743.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相对日治疗费用低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地衣芽孢杆菌制剂联用(1.87~2.80元比2.08~5.78元)。创新性方面,该药有多项专利,并被认定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适宜性方面,该药的使用适宜性和药品技术特点适宜性整体良好,在剂型、体系适应性等方面可进一步改善。可及性方面,该药的价格水平稳定,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可负担且可及。结论:从现有证据而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临床有效性得到支持,安全性良好,可及性良好,适宜性可进一步优化,创新性良好,但在不同临床应用中的经济性、创新性等方面需要更深入和更针对性的研究,在药品适宜性方面也有优化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