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帮助研究者全面理解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基本内容,提升证据总结制作和撰写的规范性.方法 解读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案例分析制作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结果 对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的 8 个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主题、结构化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综合、同行评议、整合反馈和资源上传,进行了详细概述和解读.结论 JBI证据总结制作流程为如何严谨规范制作和撰写证据总结提供了参考,建议进一步提高证据翻译和审校、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形成环节报告的透明度,完善同行评议、证据发表和推广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新型脊髓损伤平台动物打击模型的制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同轴脊髓损伤平台(FSI)及微创操作,建立标准化、损伤分度显著、并发症低和重复性高的创伤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C57BL/6小鼠随机编号,轻、中、重度损伤组和对照组,3种不同方法定位第9胸椎。试验开始前对撞击针在不同高度降落产生的力(Kdyn)进行记录。在损伤后第1、14、28、42天利用行为学检测观察小鼠后肢活动能力,同时在此时间节点完成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多个率比较应用 χ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力学测试结果提示,FSI脊髓损伤平台打击精度高,20、35、50 mm高度降落后产生的力分别为(35.7±1.0)、(55.0±1.3)、(72.3±1.7) Kdyn。3种脊髓阶段定位方法之间准确差异性较高( F=1 610.504, P<0.01)。BMS评分提示各实验组之间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9.085, P<0.01),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 χ2=313.500, P<0.05;重度损伤组与轻度损伤组: χ2=274.500, P<0.01。斜板实验检测结果提示中、重度损伤组与正常组和轻度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44.500, P<0.05)。病理学检测结果提示各组小鼠在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2.600, P<0.01)。 结论:同轴脊髓损伤平台结合微创方法制备C57BL/6小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模型,可完成步骤简单、打击分度显著及重复性高的实验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全瓷修复技术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但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缺乏参考标准,制订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指南势在必行。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撰写此推荐性应用指南,内容包括适应证的选择、牙体的预备、光学印模的制取等关键步骤。本指南旨在通过推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技术的标准操作流程,提高椅旁CAD/CAM全瓷修复的质量和长期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在临床的工作流程和技工加工环节均与传统间接修复不同,主要表现在数字化印模的获取和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修复体并由数控机床切削制作。牙体预备的质量和预备体呈现的参数可直接影响口内扫描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效度,修复体自动化的设计和制作也存在一些限制因素,这些影响均可降低修复体对患牙牙体缺损的适合性,尤其是修复体边缘更是敏感的关键部位。本文围绕影响椅旁CAD/CAM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的相关因素,梳理并探讨各操作环节中的应对策略和质量控制细节,以促进椅旁CAD/CAM修复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化技术结合模型设计及制作种植导板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制作简便、成本低廉、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的种植导板一直是学者们探寻的热点。本文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将模型设计种植体位点方向与数字化扫描、数字化设计虚拟种植体三维位置相结合,在模型上制作牙支持式先锋钻种植导板的方法,具体展示制作流程及临床应用过程。该导板具有制作简便、成本低、可提高精度等特点,可用于单牙或少数牙缺失的牙列缺损种植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学论文审稿中Meta分析类文章的常见错误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Meta分析是一种基于文献资料的定量化综合评价多个独立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其相关类型文章的写作需要按照严格的制作步骤进行。在相关论文的审稿工作中发现,很多的Meta分析类型的医学论文在完成流程上存在各种缺陷,导致论文中出现了较多明显的错误及缺陷,从而会影响整个论文的质量。通过对Meta分析类论文的全流程进行回顾分析,可以帮助医学期刊审稿人员和相关研究者在此类型文章的审查和写作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理相关问题,提高审稿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本文就Meta分析类文章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修复流程制作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效果的3年临床随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全数字化修复流程与常规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拟行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35例,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49.0±15.4)岁(24~86岁)。分为全数字化组(采用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即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口内扫描,用数字化模型直接制作全氧化锆单冠,共14件)和常规组(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取常规印模,灌制实体模型,模型扫描为数字化模型后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共21件)。修复后3年对修复体颜色、表面质地、外形、边缘适合性进行评价;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边缘骨丧失量以及机械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修复后3年修复体及种植体的总存留率均为100%(35/35)。两组修复体颜色、外形、表面质地和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5件修复体中16件修复体出现邻接触丧失。35件修复体中10件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全数字化组修复体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的发生率(4/14)与常规组[29%(6/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种植体近远中颈部边缘骨丧失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142.50, t=-0.53, U=119.50和133.00, P>0.05)。 结论: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稳定,其临床修复效果与常规修复流程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可控预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技术细节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预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作为主动脉弓部病变全腔内修复最具优势的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技术水平不一,操作流程缺乏规范,质量控制不足。本文就如何保证体外预开窗TEVAR的可控性进行探讨,结合本中心经验对如何选择适应证、选定开窗位置、制作开窗、安装预置导丝、导丝解缠绕、精确定位窗孔、输送和释放桥接支架等技术细节进行详细论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用于简单病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制作的3D打印模型精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应用数字化的诊疗设计和3D打印制作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从而解决简单牙列不齐等问题。评价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3D打印牙列模型的精确性,论证该数字化正畸流程可行性。方法:通过选取轻度间隙不调、扭转等不同类型的简单不齐病例20例,3shape Trios全称"口内扫描"获得牙列信息后应用3shape Ortho Analyzer软件进行排牙设计并导出各阶段步骤模型数据用于3D打印和压制无托槽矫治器;在85个上下颌牙列数字化设计模型和对应3D打印模型上选取对应左右中切牙、尖牙和磨牙的牙冠高度、牙冠宽度、尖牙和磨牙间牙弓宽度、牙弓长度分别进行软件及手工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重复测量信度进行评估;采用配对 t检验分析两种模型在各测量指标上有无差异以检验模型精确性。 结果:软件测量数字化设计模型和手工测量3D打印实体模型结果的ICC均>0.95,测量者应用软件及手工测量的可重复性均较高。两种模型在除外牙冠高度的其他各测量指标上的一致性高,配对 t检验结果 P>0.05,整体偏差范围在(-0.01±0.12) mm至(0.11±0.31) mm之间。 结论:基于数字光处理技术以10 μm层厚精度3D打印的牙列模型精确性较高,可用于临床简单病例隐形矫治器制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国家癌症中心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制定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作系统评价流程参考Cochrane协作网的方法,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的分级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方法,并根据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条目进行报告。在系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综合考虑了证据的利弊、证据的质量、筛查经济成本、多学科临床调查对象的反馈和面对面的专家共识意见,针对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中适宜人群、技术流程等进行循证推荐,旨在规范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提升中国女性乳腺癌防控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