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16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或电切手术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92例;选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性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3组均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IL-6等指标,计算f/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PHID和NLR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指标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tPSA、fPSA、p2PSA、PHI、PHID水平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 P<0.05);血清f/tPSA水平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 P<0.05)。PHID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15(95% CI 0.864~0.966)],其次为PHI[0.884(95% CI 0.823~0.944)];f/tPSA和PHI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均为86.80%,高于其他指标;PHID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94.00%,高于其他指标。f/tPSA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UC最大[0.828(95% CI 0.739~0.917)],其次为PHID[0.826(95% CI 0.760~0.892)];f/tPSA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指标,为85.90%;PHI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异度高于其他指标,为94.00%。fPSA、PHID、f/tPSA、p2PSA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UC分别为0.752(95% CI 0.663~0.841)、0.730(95% CI 0.647~0.812)、0.713(95% CI 0.623~0.803)、0.710(95% CI 0.629~0.791),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NLR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均高于其他指标,为91.20%;fPSA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异度均高于其他指标,为94.00%。 结论:f/tPSA、PHI和PHID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为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早诊断、早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成都某体检中心高海拔地区成年男性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成都某体检中心高海拔地区成年男性健康体检结果。方法:以2014至2019年度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北区高海拔地区男性体检数据为依据,对1 333例参加体检的18~80岁的高海拔地区男性的体检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分析,并以平原地区的男性作为对照,不同年龄组一般资料比较采用ANOVA分析,两组检查指标对比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各年龄组体检异常检出之间的比较采用χ 2检验。 结果:该人群普遍存在超重及肥胖,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125.29±14.97)比(123.52±14.87)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68.64±6.26)比(169.31±6.26)cm]、体重[(79.47±13.69)比(71.02±10.62)kg]、体质指数[(27.91±4.45)比(24.75±3.24)kg/m2]、血红蛋白[(169.03±15.18)比(157.50±11.52)]g/L、尿酸[(393.12±75.48)比(410.42±82.14)μmol/L]、三酰甘油[1.18(0.90,1.69)比1.64(1.12,2.37)mmol/L]、总胆固醇[4.58(4.02,5.15)比4.82(4.33,5.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8(1.14,1.46)比1.26(1.08,1.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91(2.41,3.42)比3.03(2.49,3.60)mmol/L]等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体检异常检出依次为脂肪肝、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胆囊疾病、肾功能异常、前列腺增生、红细胞增多症。不同年龄组间比较,以上体检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高海拔地区成年男性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不佳,需进一步关注并根据情况进行健康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丹红注射液+前列腺素E,对比2组治疗前后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记录其腹部症状消失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比较2组内皮素(ET)、前列腺素I2(PGI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VD、PPV、M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部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血清淀粉酶、D-D、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T、TNF-α、IL-6、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GI2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转手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微循环及内皮功能、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能量冲击波对大鼠慢性前列腺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不同能量体外冲击波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低能量密度组(低剂量组)、中能量密度组(中剂量组),每组各6只,另取10只SD大鼠制备前列腺蛋白乳化混悬液,予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多点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乳化混悬液以诱导CAP动物模型,45 d造模成功后,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分别给予1.5 bar 10 Hz 1000次或3.5 bar 10 Hz 1000次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然后安乐处死大鼠,迅速取前列腺组织,称量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检测前列腺白细胞数量和卵磷脂小体密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腺体、导管区和间质的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前列腺组织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GF)、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组织中IL-6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及模型组大鼠的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增加,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密度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及低剂量组比较,中剂量组前列腺指数降低、白细胞减少、卵磷脂小体密度升高(P均<0.05).HE染色显示低剂量组及中剂量组未见前列腺增生,炎症细胞聚集相对较少.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清和前列腺组织中的炎症相关因子NGF、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均<0.05).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NF-α、NGF和前列腺组织中NGF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免疫组化显示,IL-6在对照组中呈阴性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阳性表达、在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中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低、中能量密度冲击波可能通过调节前列腺指数、减少白细胞、增加卵磷脂小体密度以及降低腺体、导管和间质炎症细胞聚集,降低血清、前列腺组织中炎症因子NGF、IL-1β和TNF-α表达,减轻CAP大鼠模型前列腺炎症反应,中能量密度冲击波对CAP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优于低能量密度冲击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对老年人前列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对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体积(PV)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8月—2017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4404例60~95岁男性资料,询问病史,通过直肠指检、超声排除前列腺癌,测量人群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W)、身高(H)、腰围(WC)、体重指数(BMI).生化分析包括晨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PSA、尿常规分析等.结果 MS相关指标SBP、TG、HDL-C、LDL-C与血清PSA呈正相关(r=0.084、0.065、0.111和0.080,P<0.05),DBP、TC与血清PSA呈负相关(r=-0.079和-0.083,P<0.05);FPG、LDL-C与PV呈正相关(r=0.112和0.033,P<0.05);BMI、SBP、TG、HDL-C、LDL-C与PSAD呈正相关(r=0.039、0.087、0.059、0.098和0.073,P<0.05),WC、DBP、FPG、TC与PSAD呈负相关(r=-0.039、-0.081、-0.063和-0.074,P<0.05).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S影响血清PSA、PSAD水平的主要因素为SBP、DBP和HDL(P<0.05),影响PV水平的主要因素为FPG(P<0.05).结论 老年MS患者血清PSA、PSAD水平下降,PV增加.其中血压变化与血清PSA水平密切相关,血糖变化与PV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LUT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年龄为20 ~40岁的126例青年男性,其中就诊于代谢减重门诊的肥胖患者74例,纳入试验组;于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代谢(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激素(雌二醇、血清睾酮),C反应蛋白(CR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体重指数和LUT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UTS与各临床变量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收缩压[(144.30±15.78) mmHg比(125.96 ±6.11)mmHg,P<0.001)]、舒张压[(89.46±12.76) mmHg比(81.35±4.58) mmHg,P=0.001]、空腹血糖[(6.73±3.15) mmol/L比(5.26±1.47) mmol/L,P=0.016]、胰岛素[(26.60±19.09) mg/dL比(13.43±7.68) mg/dL,P<0.001]、C肽[(4.20±1.73) ng/mL比(1.59±0.52) ng/mL,P=0.001]、甘油三酯[(2.42 ±1.88) mg/dL比(1.45±0.79) mg/dL,P=0.007]、雌二醇[(52.32±21.77) ng/L比(42.11±12.19) ng/L,P=0.023]和CRP[(6.49±4.96) mg/L比(1.62±1.53) mg/L,P=0.037]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0.55) mg/dL比(1.06±0.26) mg/dL,P=0.669]和血清睾酮[(275.00±100.68) ng/dL比(280.28±85.52) ng/dL,P=0.823]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IPSS [(3.81±1.88)分比(0.69±0.30)分,P<0.001]和QOL评分[(2.76±0.68)分比(0.12±0.08)分,P<0.001],以及更高的LUTS风险[86.49%比42.31%,P<0.001],尤其是中度LUTS风险(21.62%比0,P=0.01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与中度LUTS风险显著相关(r=0.407,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C肽是青年肥胖男性人群出现中度LUTS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P=0.009、0.029、0.0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11、0.003).结论 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中度LUTS风险明显增加,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列腺健康指数对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在直肠指检为阴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4~10 ng/ml的患者中应用前列腺健康指数(PHI)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治的直肠指检阴性、血清PSA为4~10 ng/ml、PSA密度(PSAD)≥0.15 ng/ml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90例,以穿刺活检结果 作为PCa诊断依据,其中PCa 48例(PCa组)、良性病变42例(非PCa组).测定所有患者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及PSA同源异构体2(p2PSA)并计算百分p2PSA(%p2PSA)、PHI,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在PCa诊断中的价值.根据Gleason评分将PCa患者分为中、高分化组(Gleason≤6分)和低分化组(Gleason≥7分),对两组间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PCa组血清p2PSA水平及%p2PSA、PHI均明显高于非P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血清fPSA水平与非P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 :PHI、p2PSA、%p2PSA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0.783、0.708.调整PHI、p2PSA、%p2PSA诊断PCa的截点,使敏感性都为87.5%,此时各项指标对应的最佳特异性分别为49.0%、42.9%和31.0%,PHI诊断PCa的临床价值显著高于p2PSA和%p2PSA.低分化组的PHI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与高分化组在fPSA、p2PSA和%p2PSA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tPSA、fPSA、p2PSA、%p2PSA检测,PHI检测在直肠指检阴性、PSA为4~10 ng/ml的患者中更有助于PCa诊断准确性的提高,并对PCa的恶性程度具有评估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素-2和缺氧诱导因子-1a水平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检测前列腺素-2(PGE2)和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在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GE2和HIF-1a在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接收的脓毒症患者(观察组)123例,其中未伴发心力衰竭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83例,伴发心力衰竭脓毒症患者(伴发心力衰竭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125例作为对照.采集清晨外周血提取血清,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GE2水平,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HIF-1a水平,检测患者舌下微循环状态和心功能;采用Pearson法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与微循环功能参数灌注血管比例(PPV)、灌注血管密度(PD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水平、心功能参数心输出量(CO)、每分钟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水平与HIF-1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因素.结果 观察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伴发心力衰竭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升高(P<0.05),微循环功能参数PPV、PDV、MFI水平与心功能参数CO、SV、CI、LVEF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PGE2水平与微循环功能参数PPV、PDV、MFI、心功能参数CI、LVEF水平,血清HIF-1a水平与微循环功能参数PPV、MFI、心功能参数SV、CI、LVEF水平均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PGE2水平与HIF-1a水平明显正相关(P<0.05);血清PGE2、HIF-1a水平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脓毒症伴发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GE2、HIF-1a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通过共同影响微循环功能和心功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参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健康管理中代谢综合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中代谢综合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5 7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动脉压,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酸(UA);行前列腺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两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为观察组,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代谢综合征各指标及前列腺体积的差别;分析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进行健康干预1年,观察前列腺体积及症状的变化.结果 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中,BMI、TG、TC、血糖(空腹+餐后2h)及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相关;前列腺体积与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进行健康干预后,代谢综合征的指标降低,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较前缓解.结论 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相关;代谢综合征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健康干预将有助于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健康管理,从而延缓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临床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应用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理论分析评价本实验室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性能,提供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案,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 统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检验科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铁蛋白(Ferritin)、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糖类抗原72-4 (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12个检验项目的 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NCCL)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根据不精密度(CV)、偏倚(Bias)、允许总误差(TEa)计算σ值,对于未达到6σ水平的检验项目,计算其质量目标指数(QGI),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结果 12个肿瘤标志物检验项目的 平均σ值为3.67,其中,CA72-4、CYFRA21-1、NSE、TPSA和Ferr项目4≤σ<5;SCC、AFP、CA15-3、CA125和β-HCG项目3≤σ<4;CEA和CA19-9项目σ<3.CYFRA21-1项目的 QCI处于0.8~1.2,其余11个项目QCI<0.8.在未达6σ的12个检验项目中,91.67%的项目需要优先改进精密度,有8.33%的项目需要同时改进精密度和准确度.结论 6σ质量管理理论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实验室肿瘤标志物检验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