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多学科协作入手加强妊娠期乳腺癌个案管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期乳腺癌发生于妊娠这一特殊生理时期,诊疗需兼顾母亲的疗效及胎儿的安全。联合乳腺科、产科、护理部等多学科团队对不同孕周、不同乳腺癌发展阶段的妊娠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个体化诊治显得尤为重要。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实行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及全程多学科个案管理模式,有利于早期发现孕妇及胎儿健康状况的异常,实现快速高效处理,减少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保障孕妇及胎儿安全。产科医师需关注妊娠期妇女主诉,定期行乳腺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状况时,由乳腺科医师主持多学科讨论。不仅要通过多学科协作门诊确定妊娠期乳腺癌治疗方案,还应将多学科协作理念贯穿后续治疗过程,包括积极的外科治疗,选择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避免行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放疗,坚持多学科随访等。妊娠期乳腺癌多学科个案管理必要可行,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有待开展,以帮助临床诊治策略日趋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线粒体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线粒体相关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纵向研究设计,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84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收集观察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得分和抑郁得分以及6次(治疗前、第1~5次同步放化疗后)外周全血样本并将与对照组基线数据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线粒体PCR阵列、混合线性模型来分析治疗不同时间点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线粒体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情况以及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结果 与基线相比,随着放化疗次数的增加,癌因性疲乏逐渐加重(F=8.254,P=0.036).有 8 个线粒体基因(EHD1、FIS1、SORL1、CXCR1、GAPDH、RAC2、ACTB 和 BCL2L1)上调超过 3 倍,5个线粒体基因(MTOR、PDK3、NSD1、MIPEP和MSTO1)下调超过5倍.9个线粒体基因(CXCR1、GAPDH、SORL1、MTOR、FIS1、EHD1、PDK3、NSD1和MIPEP)表达与癌因性疲乏密切相关.结论 本研究初步证实了 9个线粒体基因与癌因性疲乏有关,为临床研制治疗癌因性疲乏的靶向药物或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肝癌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肝癌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干预,进行个性化赋能.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自我管理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得分有明显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疲倦、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失眠、腹泻、食欲丧失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运用赋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增强靶向联合免疫治疗肝癌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提高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前瞻性靶向护理对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血清创伤标记物及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究前瞻性靶向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血清创伤性标记物及术后精神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 年11 月—2023 年11 月于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94 例老年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根据入院编号单双号,采用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n =47)与对照组(n =47).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观察组予前瞻性靶向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以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2 组干预观察时间均为14 d.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并比较2 组患者血清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水平、氧化损伤指标[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八廓环磷酰胺(TAC)]水平、血清疼痛指标[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QOL-BREF)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并比较 2 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情况、抑郁及焦虑程度.结果 干预14 d,2 组患者血清Cor、IL-6、PGE2、IMA、MYo、Cs、ACTH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而2 组患者血清TAC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1);2 组HAMA、HAMD、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1);而2 组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1).结论 前瞻性靶向护理干预措施可能有效改善老年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术后精神心理状态,同时可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助于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靶向前瞻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靶向前瞻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压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就诊的90例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靶向前瞻性护理;记录两组护理后血压和24 h尿蛋白,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不良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24 h尿蛋白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采用靶向前瞻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同时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希罗达的依从性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的药物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选至我院接受治疗且病情稳定可给予出院口服抗肿瘤靶向药干预的老年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主体,使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并以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口服希罗达的依从性进行评估.样本录入时间限定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对其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入选96例口服抗肿瘤靶向药患者.用药首月,完全依从48例(50.0%),基本依从16例(16.7%),不依从32例(33.3%).次月,完全依从42例(43.7%),基本依从17例(17.7%),不依从37例(38.6%);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陪护人照顾,发生不良反应、存在自我感受负担和较低收入是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依从性变异贡献最大(R=31.2%),可令低依从性发生风险增高4.35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次之(R=18.3%,OR=2.13),无陪护人照料(R=14.1%,OR=1.72)和较低收入(R=13.7%,OR=1.21)分列三、四位.根据上述4个因素建立的回归模型累积可解释58.4%的低依从性情况发生.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的药物依从性还处在中等水平,医护人员需注重开展健康教育、强化患者的用药依从意识、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出院后的沟通与交流,从多种手段帮助患者缓解消极心理,开启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从多个方面增强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老年肺癌护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2023/8/5
鉴于老年肺癌患者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不多,我们在借鉴《老年肺部手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专家共识》的同时,仍需关注放化疗及免疫靶向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的护理管理.为此,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部分胸科医护专家,依据当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最佳的临床证据,牵头编写了《老年肺癌护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老年肺癌患者不同的治疗手段,进一步规范评估工具的应用、指导落实临床症状观察及护理措施、关注老年患者各种高危风险因素的预防,以多学科合作为模式,整体化护理为内涵,制定本共识,以期使老年肺癌患者治疗和护理实践更为规范,更具针对性,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指导未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