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剑豆耐性种质筛选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为筛选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耐性强的剑豆种质材料,20个剑豆(Canavalia ensiformis)种质资源进行盆栽试验,并观测生长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剑豆种质的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始花期,不同剑豆种质的株高、地径、主茎粗、主茎节数和地上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0个种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为:PI 279593>PI 362193>NT 576>BN-13474-63>PI 470242>PI 358592>B2>PI 181048>PI 364355>CHN3>PI 470931>PI 337078>CHN4>PI 164695>PI 276655>CPI 50103>B1>PI 338584>PI 404610>PI 3085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种质可分为5 大类,其中第Ⅳ类的生长性状最好,第Ⅴ类次之,这与隶属函数结果一致.经复筛,在离子型稀土采矿土壤上生长性状好的前5个种质的综合评价值为:PI 362193>NT 576>PI 279593>BN-13474-63>PI 470242.PI 362193是耐性最强的种质,可作为离子型稀土采矿迹地生态修复最优选的剑豆种质,NT 576、PI 27959可作为备选种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柏子养心丸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柏子养心丸治疗失眠症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柏子养心丸的主要化学成分,经ADME筛选活性化合物并获取其作用靶点;搜索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归并失眠症相关疾病基因;使用R语言程序对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上传至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进一步判别其核心模块;基于R语言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筑"柏子养心丸活性成分-失眠症基因"网络,并使用CytoNCA工具分析其关键药效组分与核心靶点;运用AutoDock套件进行网络关键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验证,并追溯PPI核心模块与其关联成分实行潜在成分与靶标的二次挖掘.结果 共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黄芩素、柚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柏子养心丸的有效成分,治疗失眠症的作用靶点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TGS2)、雌激素受体 1(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环加氧酶 1(PTGS1)等,各靶点与对应成分的对接活性较强.生物学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神经退行性变-多种疾病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结论 从多角度全方位阐明柏子养心丸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模式干预失眠症的潜在机制,可为其质量标准完善和机制深入考察夯实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南方红豆杉果实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贵州省剑河县和榕江县的南方红豆杉果实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果实为椭圆形至近球形,果实平均长为0.942 cm,平均宽0.849 cm,平均高0.767 cm;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种子大小差异不大,种子平均大小为长0.684 cm,宽0.543 cm,高0.458 cm;果实重为10.43 g/30粒,种子重为4.87 g/30粒,千粒重为128.9 g;出种率为46.65%.这为南方红豆杉的播种繁殖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玉玺运用"角药"治疗皮肤病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角药"是3味中药根据中医理论有序结合而成的一组药物.王玉玺教授擅长使用多组"角药"治疗皮肤病,他认为治疗皮肤病既要视其外,更要知其内,找到外在皮损与内在脏腑、气血津液病变之间的联系,标本兼顾.荨麻疹有卫表不固证,可选用黄芪、防风、白术(玉屏风散),卫表御外;荨麻疹、银屑病有少阴兼表证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异病同治;面部皮炎全身寒热症状不显者,可选药性平和的三豆(黑豆、绿豆、赤小豆);治标止痒可选用"止痒三剑客"(苦参、白鲜皮、地肤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C-FID法同时测定开喉剑喷雾剂中4种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法同时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山豆根、蝉蜕、薄荷脑等)中4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开喉剑喷雾剂和内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混合物的分析采用HP-INNOWax色谱柱(30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60℃;检测器温度260℃;分流比5∶1;体积流量1.5 mL/min.结果 薄荷脑、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分别在0.228 7~2.2870 mg/mL (r=0.9997)、0.011 1~0.111 0 mg/mL (r=0.999 6)、0.016 8 ~0.168 0 mg/mL(r=0.999 8)、0.003 4~0.034 0 mg/mL(r=0.999 4)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4% (RSD=1.2%)、95.9% (RSD=1.8%)、96.2% (RSD=2.1%)、97.1% (RSD=l.7%).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开喉剑喷雾剂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方剑乔教授针药联合耳穴治疗失眠患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方剑乔教授针药联合耳穴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经验,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对方剑乔教授著作、论文的研究,聆听教诲,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以及临证思路、辨证规律的探究,总结其治疗睡眠障碍的临证经验,并以一则验案佐证.[结果]方教授治疗睡眠障碍,尊古参今,认为睡眠障碍是阴阳失调所致,与自主神经紊乱有着密切关系,临床需从“调和阴阳,调补心脾”论治,以针灸配合中药调补,再辅以耳穴刺激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针刺讲究无痛进针,适度得气,循序渐进,以沟通任督,平衡阴阳;中药分三型遣方选药,继而辅之以耳穴压豆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三法联用治疗睡眠障碍,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结论]方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其缜密的睡眠障碍三法联用的诊疗思维,值得传承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细菌的群落结构
编辑人员丨2023/8/6
块菌是重要的经济真菌,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菌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子囊果内细菌的群落结构.共分离得到细菌532株,根据物种累积曲线,选取其中的112株细菌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共鉴定出4属40种,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占所测菌株数的80%,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占12.5%,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5%,贪噬菌属(Variovorax)占2.5%.通过对印度块菌子囊果16S rRNA基因的V1-V3区高通量测序分析,共获得细菌序列9,862条,分属于7门43属220种,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99.7%,是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的优势细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壤霉菌属(Agromyce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剑菌属(Ensifer)和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物种数占总物种的86.3%,是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细菌的优势属.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大豆培养基仅分离得到印度块菌子囊果内少数细菌物种,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现,印度块菌子囊果内细菌物种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复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剑叶耳草中的1个新咖啡酸苷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剑叶耳草Hedyotis cauda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剑叶耳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剑叶耳草苷A(1)、β-谷甾醇(2)、5α-豆甾烷-3,6-二酮(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4)、齐墩果酸(5)、乌苏酸(6)、坡模酸(7)、3α,19α-二羟基-12-烯-24,28-乌苏酸(8)、2α,3β,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9)、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0).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咖啡酸葡萄糖苷,化合物7~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玄参中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8个化合物:2'''-乙酰安格洛苷C(1),囊状毛蕊花苷(2),6-O-α-L-(2"-O-阿魏酰基)吡喃鼠李糖基梓醇(3),玄参苷(4),哈平卧钩果草别苷A(5),6"-O-β-D-吡喃葡萄糖基哈巴俄苷(6),哈巴俄苷(7),8-O-(p-香豆酰基)-哈巴苷(8),8-O-阿魏酰哈巴苷(9),6-O-α-D-吡喃半乳糖基哈巴俄苷(10),6'-O-桂皮酰基哈巴苷(11),安哥罗苷B(12),安哥罗苷C(13),玄参苷B1(14),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苷(15),达伦代黄芩苷B(16),6-O-咖啡酰基-β-D-呋喃果糖基-(2→1)-α-D-吡喃葡萄糖苷(17)和斩龙剑苷A(18).结论 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化合物2~4,12,14和17为首次从玄参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2和13对LPS诱导BV2细胞中NO的释放具有抑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黄芪赤风汤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风汤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赤风汤中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GeneCard数据库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靶点与黄芪赤风汤中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后,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Gene Ontology,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包含中药3个、化合物49个、靶点232个;按P≤0.05筛选得到GO条目共528条,生物过程(BP)有424条,细胞组成(CC)有43条,分子功能(MF)有61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05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表明有5个成分与SARS-CoV-23CL水解酶有一定结合活性,分别为:3,9-二-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黄花菜木脂素A、豆甾醇、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有8个与ACE2有一定结合活性,分别为:槲皮素、异鼠李素、5-O-甲维阿斯米醇、常春藤皂苷元、黄花菜木脂素A、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豆甾醇、毛蕊异黄酮.结论 黄芪赤风汤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的作用主要通过多个活性成分槲皮素、异鼠李素、豆甾醇、黄花菜木脂素A、毛蕊异黄酮、5-O-甲维阿斯米醇等,作用于多个靶点,影响免疫和炎症相关通路,发挥消除炎症、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