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家庭医生工作室是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的重要形式和载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丰台区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遴选26名社区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合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北京天坛医院-丰台区智慧家医工作室,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一体化的健康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患者的远程预约和信息共享,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继续教育培训,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松散型区域医疗联合体合作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康医疗大数据驱动下的疾病防控新模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已逐渐成为创新健康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重要资源,成为国家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市鄞州区通过构建健康大数据平台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在传染病、预防接种、慢性病等疾病防控领域的防控模式创新,期望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提高区域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水平,培育发展新业态,成为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本文对鄞州区的这一防控新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介绍,并对模式的初步成效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RG的新疆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综合评价新疆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水平,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自新疆医院质量与绩效评价平台提取2022年三级综合医院的病案首页信息,参照《自治区级医疗机构综合绩效考核与评价实施方案(1.1版)》中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指标,并邀请专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新疆28家三级综合医院的DRG医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8家医院的1 045 458例病案首页数据。选取医院业务能力、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效率、外科能力、重点专科能力和医疗安全6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中权重排名前3的分别为病例组合指数(20%),三、四级手术占比(15%)和重点监控病种占比(15%)。加权TOPSIS法评价排名前3的医院是A4、A6和B11, Ci值分别为0.914、0.811和0.591,其他25家医院的 Ci值均<0.5,而且 Ci值最低的B5医院仅为0.070。 结论:新疆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不高且差异较大。建议通过加大援疆帮扶力度,推进各类医疗联合体建设与远程医疗协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协同发展,同时应强化三级医院功能定位,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并结合医院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绩效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构建和完善中国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从医疗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信息化平台及居民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结合所在地区的区域卫生规划和卫生服务需求,建成县、乡、村一体的三级联动、资源整合及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紧密型医联体是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作者介绍了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牵头构建的业务管理紧密型医联体实践,并分析其运行效果。通过强化医疗、护理、公共卫生、医院感染等业务管理,加强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等资源下沉,慢性病药物延伸至基层,强化医护人员培训,畅通双向转诊通道,探索集约化发展,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医联体同时面临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政策壁垒,建议完善资源投入、医保付费、绩效考核、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等各项配套及制度建设,充分利用医联体牵头单位专家优势资源,探索医养结合,做好医防融合等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云南省临沧市M县医疗卫生共同体改革对医保基金支出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改革后医保基金支出的变化,为深化医共体改革和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云南省临沧市M县2016年至2019年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数据,采用基于间断时间序列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医共体改革前后该县医保基金支出的变化情况。结果:改革后县级医院出院人数呈下降趋势,平均每月减少25.996人;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和次均门诊统筹基金支出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平均每月增加90.931元、50.014元和1.528元。乡镇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和次均门诊统筹基金支出改革后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平均每月增加31.191元、38.678元和0.085元。医共体外医保基金流向呈持续上升趋势,改革后次均住院统筹基金支出平均每月增长33.005元,次均门诊统筹基金支出平均每月增加4.896元。结论:M县医共体改革后医保基金支出仍需进一步管控,应强化顶层设计和龙头医院引领作用,探索医保总额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区域信息化平台,规范双向转诊制度和加强监管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治未病全程化健康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治未病的思想实际切合了现代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前移的需求。但治未病工作需要大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密切有序的合作,以加快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者介绍了广东省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市中医治未病指导中心共同打造的"一中心一平台一网络"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新模式,建设了治未病全程化闭环式一站式服务链。由此,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管理信息实现了互通互联,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与服务效果得到提升,受惠人数不断增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武汉市放射诊疗机构X射线诊断设备及频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掌握武汉市放射诊疗机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及频度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疗照射防护策略及合理调配放射诊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通过"武汉市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收集2022年全市1 030家放射诊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和武警医院)填报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和诊断人次调查表,将调查的各类型X射线诊断人次数除以2021年底武汉市常住人口数,获得武汉市不同X射线诊断应用频度。结果:武汉市1 030家放射诊疗机构拥有各类型X射线诊断设备2 540台,放射工作人员7 062人,其中37.76%的设备和75.01%的放射工作人员集中在三级医院;全市平均每百万人拥有186.10台X射线诊断设备,其中数字X射线摄影机(DR)48.65台/百万人最多,其次为口内牙科机31.21台/百万人;全市X射线诊断总数11 884 582人次,集中在X射线摄影与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检查,分别占43.61%与43.59%,频度分别为379.75人次/千人口与379.52人次/千人口;中心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优于远城区。结论:武汉市X射线诊断设备发展较快且仍有增长空间,诊断频度未恢复到新冠疫情前水平,中心城区与远城区放射诊疗资源配置需统筹优化,医疗照射防护管理力度应不断加强,以促进区域间放射诊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患者及受检者健康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省域性儿童眼保健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广东省儿童眼保健信息平台依托广东省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并在广东省各级儿童眼保健服务机构中得以推广使用。该平台实现了广东省儿童眼保健电子档案的标准化,各时期眼保健专科档案的导出与打印,各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阳性个案的随访管理等功能。此外,平台还能够实时统计相关工作指标,为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提供协助。同时,平台还开发了标准接口,实现了与外部异构系统的互联共享信息。该平台的搭建和应用不仅满足了基层医疗机构按规范进行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的管理。对于高质量开展辖区儿童眼保健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该平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对该平台的建设依据、现状、系统构成、功能模块设置以及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为实现区域性儿童眼保健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互联网+"技术在省级辖区妇幼卫生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通过国家妇幼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对30个省份的31所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互联网+"技术在辖区妇幼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19个省级机构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了一种以上辖区妇幼卫生管理和服务功能,占61%。省级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的13种辖区管理功能中,排在前4位的是孕产妇系统管理(39%)、高危孕产妇管理(29%)、高危新生儿管理(26%)和儿童系统管理(26%),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15个省级建立了辖区妇幼卫生信息平台。52%的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以远程会诊为主。远程医疗服务的合作机构以下级医疗保健机构为主(3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