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基于智慧医疗的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 以2020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1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1+1+1签约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智慧医疗管理.观察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指标、代谢指标,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DRKQ)、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DSQL)量表、自我行为管理变化情况(SDSCA)量表及用药依从性(MMAS-8)量表.结果 经过6个月的干预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降低约0.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约1.3 mmol/L)、血脂指标(TC降低约0.3 mmol/L、LDL-C降低约0.3 mmol/L)和血压指标(SBP降低约4 mmHg)均显著改善(P<0.05).DRKQ量表显示2组受试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均有提高(P<0.001);DSQL量表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治疗以及生存质量方面的总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SD-SCA 量表显示干预后研究组自我饮食管理、运动、血糖监测、自我足部护理、按时用药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MMAS-8量表显示研究组在智慧医疗的指导下,用药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改善(P<0.001).结论 基于智慧医疗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并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评价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国内外卫生技术评估(HTA)相关机构官方网站,收集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VD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资料提取、评价质量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其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10篇、药物经济学研究3篇.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比较,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体重指数及血压水平,且未增加全因病死风险.安全性方面,达格列净未增加患者总体不良反应、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病死、心力衰竭住院、心肌梗死、脑卒中、骨折、肾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经济性方面,英国及中国经济学研究认为,达格列净具有经济学优势;泰国经济学研究认为,该药不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C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经济性结论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在我国当前医疗政策及药品价格背景下达格列净具有经济学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深圳市盐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超额住院及住院费用结构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在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流行模式发生变化背景下的深圳市盐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超额住院情况以及住院费用结构变化情况,为制定循证公共卫生政策以及疾病负担做出合理控制提供信息.方法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采集2020-2023年盐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数据资料,应用调整Serfling回归模型估计超额住院情况,应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住院费用结构及项目关联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超额住院发病1 698例,超额率170.82%,占该年总住院人数的63.08%,病毒、支原体感染的病例增加,可能是发生超额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住院费用结构发生变化,诊断类费用结构变动值、贡献率和关联度均最大.结论 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超额住院超额率高,住院费用结构也发生变化.应不断健全监测系统,以捕获异常流行或超额住院情况,为医疗资源准备、分配提供依据;不断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党支部功能发挥的现况调查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了解离退休党支部功能发挥的现状,探索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离退休党支部党建工作机制的策略建议.方法 2023年6月至9月,对5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121名离退休党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2名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党员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参与本次调查的离退休党员共121名,年龄多>60~70岁,多为女性,文化程度集中在大学本科/专科,高级职称占比较大,离退休前多在研究和行政管理岗位工作,有职务的党员占55.37%,目前居住状态多为"不与子女共同居住",退休后最主要生活内容是"发展兴趣爱好",住所距离单位较近,39.67%的离退休党员每月回单位>1次,目的多为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和个人医疗需要.97.52%的党员对离退休党支部工作认可,认为"有党组织觉得有依靠"及"希望能经常听到党组织的声音",多数党员认为政治功能发挥有力、组织活动规范和凝聚力强;建议按照业务相近的方式设置离退休党支部,认为选任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条件是具有威望、人品正直公正,其次是具有很强的组织功能和管理能力,"做好为老同志的服务工作"在离退休党支部的基本任务中占比最高.结论 探索离退休党支部功能发挥,尤其是政治功能及组织功能的实现机制,需结合新特点、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在党员中的组织、引导、教育和管理作用,开展灵活多样、方便高效的组织生活,与老干部处等行政部门紧密结合,促进离退休工作高质量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工智能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梳理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针对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2篇文献,均来自中国,发文年限在2014-2023年.研究主要来自高校和医疗机构.纳入的文献均为观察性研究,共包含病例47 564例.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包含10个方面,排名前三的分别为:(1)根据中医证型预测疾病发生风险,预测准确率均在80%以上;(2)预测疾病的中医证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9.16%;(3)利用人工智能探索疾病的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的关联,准确率最高达96.4%.其余7个分别为利用人工智能挖掘并构建了舌图像与疾病的关联模型、辅助诊断、根据中医人格及体质预测疾病发生风险、预测疾病预后、根据中医脉象信号预测疾病发生风险、预测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赋能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患一团队"应急救治管理策略在群体有机氟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成熟规范的医疗管理体系在救治行动中至关重要 [1]。高效的护理管理体系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代表一个医疗单位的护理救治水准,在救治过程中同样占据重要位置 [2,3]。因此,构建规范成熟的应急救治管理策略非常重要。急性有机氟中毒是指由于短时内吸入过量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或热解气所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4]。急性有机氟中毒可引起肺水肿、呼吸衰竭,同时可损伤心肌、脑、肾等脏器,从而并发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5,6]。重度急性有机氟吸入中毒主要引起肺损伤,以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性肺水肿和急性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 [7]。2021年浙江省衢州发生一起有机氟中毒事故,本院护理部外派护理骨干承担此批患者的救治任务。在救治行动中,迅速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亚专科护理为基本单位、为护理小组长为核心的"一患一团队"应急救治管理策略,为每一位患者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笔者单位参与了此次事故伤员救治,4例为极重度化学性肺炎患者,经过多学科积极救治,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应急救护经验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快速发展展现了其在提升诊断准确性、疾病预测、个性化治疗以及医疗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随着医学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医学数据、模型开发和评估、社会层面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也相继出现。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帮助医疗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深入了解医学人工智能,从而使他们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以北京市顺义区人口规模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的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招募400例新近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206例)和对照组(194例)。对干预组进行3次20~30 min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和健康信念等信息,并进行血压测量。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完成研究的患者分别为134和129例。调整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常见慢性病、高血压家族史等因素后,干预使健康信念的感知服药障碍维度得分提高了1.65分( P=0.016),感知高血压严重性维度得分下降了0.73分( P=0.018)。干预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了7.37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下降了4.07 mmHg,β(95 %CI)值分别为-7.37(-11.88,-2.86)、-4.07(-7.30,-0.84)。健康信念的感知高血压易感性和自我效能维度对患者血压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国内外戒烟门诊现状及推进国内戒烟服务发展的考量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烟草危害是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戒烟干预治疗是降低烟草危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戒烟门诊是对吸烟者实施戒烟干预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戒烟门诊的建设、发展与现状,分析国内外现有戒烟门诊的优缺点,就将来戒烟服务的发展提出如下思考,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予戒烟门诊直接的财政支持,积极建立社区或乡镇戒烟服务咨询点,将戒烟服务纳入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优化转诊体系,提高戒烟门诊就诊率。医疗卫生部门可开展多元化的控烟宣传,提高群众对烟草知识和戒烟门诊的知晓率,积极推动"互联网+"移动戒烟服务建设,提高戒烟服务的覆盖率及延续性。医院领导需落实转诊制度,积极制定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戒烟技能培训与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戒烟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职工角色扮演的就医服务体验体系构建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医院职工角色扮演,构建就医服务体验体系,并探讨其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构建就医服务体验体系指标。随机抽取20名医院2019年度新入职职工成立服务体验团队,基于角色扮演体验患者就医历程。采用《患者感知与期望服务质量调查问卷》收集体验人员对就医服务体验的期望值和感知值,总结在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和经济性6个维度的薄弱环节。整改后,通过再次体验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整改效果。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分别对服务体验期望值和实际感知值、问题整改前后感知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验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9年8月,体验人员在入职3周内分别在急诊、门诊和住院部各体验1周时间。统计结果显示,其对医患沟通告知、患者及时获得帮助、就医流程、获取报告时间、服务态度、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就医环境和患者隐私保护方面的期望值和感知值均值差值≥0.50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为期3个月的整改后,体验者在医院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移情性维度的感知值均有提高;2019年12月较1月患者满意度也有较大提升( P<0.05)。 结论:基于职工角色扮演的就医服务体验体系的构建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