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审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优化路径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对于公立医院而言,财务审计作为一种内部控制管理手段,能够有效保障医院财产安全,为构建良好医疗环境奠定基础.本文从内审与医院财务管理关联入手,探讨当前内审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现状与问题,提出公立医院转变财务管理理念、优化制度机制和管理方式等对策.内审视角下,医院财务管理应着重转变成本核算理念、更新风险防范理念、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开展精细化管理等,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质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内审视角下医用耗材SPD集中配送管理模式风险与应对
编辑人员丨2024/7/6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目前已取消耗材加成.医用耗材作为医院的重要物资,由利润中心变为成本中心.探索创新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在保障供应及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医院内部审计视角出发,梳理医用耗材SPD集中配送管理模式下的管理风险点,通过医院主动监督和搭建风险审计模型,进行风险识别与应对,为促进公立医院医用耗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松绑经费"政策下三甲医院科研经费内审质量感知的调研分析与优化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放管服"政策下提升科研经费内审质量与使用效率.方法:对上海市同济医院近5年科研经费执行情况进行资料收集;设计李克特量表对该医院科研经费内审质量感知现状调查,运用SPSS25计算均值与降维分析.结果:2017-2021 年的科研总经费平均执行率为80.03%.内审质量总体效果较为乐观(均值4.48),内审结果J(4.38)与内审模式M(4.37)分值偏低;不同群体对内审质量感知差异显著.结论:内审质量总体感知较好,课题负责人较关注内审质量,科研资金预算与使用管理尚欠规范、审计结果与绩效关联度不显著、审计服务意识与审计执行效率尚有空间.应建立顺利结题导向的"3+3"内审独立职能机制,细化与构建经费风险控制矩阵,实施数据平台预警措施,挂钩内审质量绩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军队医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文章阐述医院内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模式,探讨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内审管理模式的转变,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医院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动态实时监控,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审员队伍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等级医院评审中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内审员在医院评审工作中的作用,寻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的新途径.方法 通过培训和考核遴选一支院级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内审员队伍(由部分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组成),按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C"、"B"、"A"条款的要求制定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路径,由内审员分组、分片对全院进行月度、季度检查,以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实施内审前消毒隔离项目的合格率最低,为43.9%,实施内审后上升至88.2%;实施内审后各项目的合格率上升至78.7%~92.0%.实施内审后各医院感染管理项目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内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实施内审整改追踪前,医院感染控制处针对检查结果下发整改反馈单后,科室整改措施执行率为78.6%;实施内审整改追踪后,科室整改措施执行率为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25,P<0.05).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内审员队伍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体系和医院感染质量监督和评价机制,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得质量管理标准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落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审机制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充分认识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并完善内审机制,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持续改进措施,对加快医院现代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的步伐和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了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现状,介绍了以“过程控制”为核心的内审机制实施路径,分析了内审机制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对内审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从而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内审机制为载体的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方案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在既有综合目标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将内审机制融入到综合目标管理中,结合《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制定并不断完善职能部门及临床医技科室的综合目标考核细则.医院内审组运用追踪方法学模拟第三方对行政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的工作进行内审,内审成绩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扫除了对职能部门工作监管的盲区,提高了综合目标管理成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创新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使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准确把握新形势,适应新医改,更有效地发挥内审作用,通过分析《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卫生计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意见》等文件的最新要求,以及对公立医院内审工作的影响,提出5个内审工作创新发展的方向及内容,以期对今后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准确把握新形势、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个案追踪法提升医院内部审核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成立医疗药事管理内审组,采取随机抽样和有意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追踪对象,针对重点病种进行追踪,设计追踪地图,采用提问 、查看资料 、现场考核等方法,对核心条款和关键环节进行审核.通过多次有组织 、有计划的追踪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临床医护人员更加关注患者感受,提升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医院信息系统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减少漏报、迟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传染病诊断自动识别与拦截、报告卡自动生成、填报项目逻辑校验、报告卡内审管理、内外网互联互通一键上报、与传染病有关阳性检查结果自动反馈、具有统计与查询等功能等.结果 传染病漏报率由12.7%下降至2.1%,迟报率由35.4%下降至5.4%,报卡合格率由54.3%上升至98.3%,以上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完成传染病卡填写和报告的时间缩短、流程简化,传染病报告核对、查询与统计效率提高.结论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报告与管理传染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迟报、漏报与错报的发生,提高报告质量,方便报告查询与统计分析,减轻了临床负担,做到了无纸化闭环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