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颅内动脉瘤住院患者费用结构变动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情况,为政府和医院管理者合理控费提供依据.方法 从某三甲医院的住院病案首页提取颅内动脉瘤患者信息,并运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和住院费用描述性分析;主要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变动情况.结果 2013年-2022年患者例均医疗费用年均增长率为-0.34%,其平均费用为93984.98元;医疗费用总结构变动度为18.41%;药品费(41.23%)、耗材费(23.79%)、诊断费(14.88%)对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位于前三位,累计贡献率为79.90%.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住院费用负担呈现降低趋势,且其医疗费用耗散部分主要为耗材和药品费,需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性费用占比.促进耗材和药物合理使用,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DRG的胃癌患者分组效果及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下胃癌患者分组效果及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DRG付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总体方差减少系数评价DRG分组效果;采用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度分析不同DRG组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计算次均住院费用的关联程度;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DRG分组效果不佳,组间异质性不够明显;住院费用结构不合理,耗材费占比过高,排在住院费用灰色关联度首位,综合医疗服务费、治疗费分别排在第三、五位;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方式、住院日、是否伴有并发症、是否首次住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增加分组节点或提高CV标准,增强胃癌DRG分组效果;优化住院费用结构,体现医务人员劳动和技术价值;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不合理药品、耗材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ARIMA模型的医用缝线使用数据预测与配置优化方案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探讨影响医疗机构使用医用缝线的相关因素,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医用缝线提供依据与优化策略.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某院每月医用缝线使用金额作为研究对象.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医用缝线使用金额数据作为训练集,采用R语言建立ARIMA模型;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医用缝线使用金额数据作为验证集,以验证ARIMA模型的可靠性.利用验证通过后的ARIMA模型预测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医用缝线每月使用金额并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用于评估2021年1月执行医用缝线优化政策带来的效益.结果:建立的ARIMA模型通过了白噪声检验(P>0.05),且2019年全年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医用缝线优化政策后,某院医用缝线实际使用金额有所下降,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实际值远小于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ARIMA模型的医用缝线使用数据预测与配置优化方案可以充分挖掘某院医用缝线的使用规律,为医用缝线配置合理优化和智能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环节的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为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5月,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结构、指标内涵以及评分标准等并进行重要性评分,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借鉴多维度决策分析以及mini-卫生技术评估的思路设计评估量表。以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为例,由江苏省人民医院6位临床医生、3位医院管理者以及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估实证分析,通过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对临床医生评估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通过3轮专家咨询,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由临床医生评估表、医院管理者评估表以及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评估表所构成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体系。其中,前两个量表用于快速初筛,第三个量表用于对通过筛选的产品进行更加全面、具体、定量的评估。最后根据3个量表的总得分进行决策。采用该量表体系对某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的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进行评估,评分结果分别为90.5分和75.4分,6位临床医生对于每个项目评分结果的变异系数 CV<0.25,肯德尔和谐系数 W为0.833,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综合价值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实用性,可以为医疗机构建立基于价值的医用耗材准入遴选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DRG付费改革对某专科医院医疗服务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改革对某专科医院的医疗服务和住院费用的影响,为专科医院加强精细化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专科医院在DRG付费政策实施前(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与实施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从医疗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质量安全3个维度8个指标综合评价该院医疗服务水平;描述性分析住院费用及其结构(包括综合医疗服务类、诊断类、治疗类、药品类和耗材类5类费用);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法(interrupted time series,ITS)分析政策实施前后人均住院总费用及5类费用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155 960例住院患者,政策实施前75 788例(48.59%),实施后80 172例(51.41%)。与政策实施前相比,政策实施后的DRG组数、总权重数和CMI值分别提高0.61%、8.34%和2.60%,平均住院日、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分别下降11.24%、1.02%和2.66%,低风险组死亡率无变化。人均住院总费用从政策实施前的14 205.16元增至实施后的14 586.12元( P<0.05);在费用构成方面,政策实施后的治疗类和药品类费用占比较政策实施前增加了2.17%和0.29%,综合医疗服务类、诊断类和耗材类费用占比分别降低了0.47%、1.77%和1.43%;在费用变化趋势方面,政策实施后的人均住院总费用和药品类费用呈增长趋势( P<0.05),综合医疗服务类、诊断类、治疗类和耗材类呈下降趋势( P<0.05)。 结论:DRG付费政策实施有利于提升专科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住院费用结构趋于合理化,影响了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其中药品类费用呈缓慢增长趋势,须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药品和耗材物联网智能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公立医院药品和耗材零加成的政策背景下,以临床实践问题为导向,以信息化平台为抓手,构建医院药品和耗材的物联网智能管理体系值得探讨。医院采用智能药柜延伸病区管理、耗材"一物一码"二级库房管理模式,再造物资供应流程,最终实现信息全程可追溯,统一物品流和数据流,节省人力资源,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达到保安全、降成本、增效益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1+3"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手术室高值耗材的"1+3"管理模块并进行应用,为手术室耗材成本管理提供新思路。方法: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手术室团队于2022年设计了"1+3"管理模块:"1"代表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管理流程;"3"代表手术室库房耗材精准管理、手术间耗材闭环使用管理、耗材不良事件管理3个管理模块。选取本院胸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3个科室术中使用高值耗材的手术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常规使用耗材的手术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12月实施"1+3"管理模块的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巡回护士术前领取耗材数量和术后退回的高值耗材数量。统计并比较两组发生高值耗材漏收费、错误收费的数量。结果:对照组术前领取耗材数量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退回的高值耗材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耗材漏收费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两组错收费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3"管理模块使高值耗材的领取、归还、收费流程清晰,数据可追溯,实现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的精细化,减少高值耗材退库数量,降低耗材漏收费比例,有利于手术室成本的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风险防控的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化建设探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下,为科研单位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管理办法来优化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同时起到为科研人员"松绑"的作用。方法:本文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为例,结合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针对制度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在建立健全劳务费管理办法、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目录化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出入库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制度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上级政策模糊地带,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建议以"制度化"取代"惯性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完善劳务费管理办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发放范围,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发放资格,根据当地年鉴制定出更加适当的发放标准;探索基础劳务派遣模式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以期弥补财务助理工资低、聘期短、工作不稳定的缺点;建立目录化的试剂耗材采购管理模式及出入库制度,建议借助信息化管理措施,以实现对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结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激发科研活力,而且能够加快科研学术诚信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医院智能体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压力,加强医院运营管理迫在眉睫。2022年6月,某院借助医院智能体,开展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通过梳理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设计管理路径,核算项目成本,从项目单位成本的人力、设备和耗材3个管控维度以及横向和纵向2个比较方向,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基于智能体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为院内全局精细化成本管控指明方向,降低了医院耗占比,管理成效初显,为提升公立医院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PD管理模式在某公立医院耗材试剂管理中的应用及成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在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供应-管理-配送(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SPD)管理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作者详细介绍了某院SPD模式下对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的采购供应、库存、配送和结算管理,发现SPD有利于加强对院内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试剂的监管,保证质量和使用安全,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竞争力,但尚注意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加强运营管理,完善对体外诊断试剂的成本效益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