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英语课程中的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探索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共情能力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培养医学生共情能力呼应了"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有助于培养兼具医术和医德的卓越医学人才。本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通过医学英语课堂培养医学生共情能力,紧扣共情能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3个维度,结合语言和人文课堂的教学特色,选择医疗题材的影视片段作为教学素材,设计了符合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特点的教学方案。在对参与教学的109名学生的调查中,有95人(87.2%)对教学形式非常认可,认为医学英语对提升共情能力有帮助。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案充分体现了语言类课程的人文属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国内外MPH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以胜任力为导向创新设计一个全面的、可行的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结果:中山大学-广州市CDC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针对实践时长2年以上的MPH探索构建了“4+N+综合评价”的实践体系,“4”代表基于实践的教学、专业实践、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参与和科研训练,分别培养MPH“公共卫生科学”“操作与实践”“人群健康管理”“卓越技能”能力。“N”代表拓展实践,培养MPH“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能力,以综合评价来评估培养效果。结论:本研究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MPH“4+N+综合评价”校外实践体系,培养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卓越七步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卓越七步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参与人体解剖学学习的120名护理专科大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班学生作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3班学生作为观察组给予“卓越七步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各系统学习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及教学评分。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 t检验。 结果:观察组学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及泌尿系统学习考核成绩分别为(82.37±4.07)分、(78.29±5.03)分、(81.19±3.77)分、(82.06±4.19)分、(83.16±3.54)分、(84.13±6.77)分、(80.43±3.49)分、(85.02±3.11)分,均高于对照组(74.16±5.29)分、(72.56±6.94)分、(73.16±5.02)分、(75.59±6.42)分、(74.19±7.03)分、(75.96±5.13)分、(72.14±4.55)分、(78.35±4.19)分,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使用 “卓越七步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对各个解剖系统的了解,提高专业理论与操作考核得分,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卓越医师培养目标的改良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眼科见习课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培养卓越医师的目标,评价改良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眼科本科生见习课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临床专业本科生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 n=50)实施常规眼科见习带教,试验组( n=50)实施改良式TBL教学法进行眼科见习带教。对比两组临床专业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并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采用SPSS 23.0进行 t检验和Wilcoxon’s秩和检验。 结果: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29.68±4.52)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27.8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技能考核成绩(32.88±5.05)优于对照组技能考核成绩(30.88±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对教学效果的各项主观评价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眼科本科生见习课带教过程中采用改良式TBL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实现卓越医师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行性见习课教育改革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临床医学专业"4+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自2002年招生以来,一直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以培养多学科交叉能力高级复合型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启发式教学、设立医工交叉课程、注重科研能力训练、开设基础临床单循环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等教学改革,确立了"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具有交医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拟在毕业后教育衔接领域做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提高教学质量,寄生虫学教研室探讨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效果。以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班)为例,为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带来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在优化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基础上,部分课程内容通过课前学习慕课视频,开展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导向,注重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注重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表明,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础医学整合课程联合两种教学方法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础医学系统整合联合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教学(以下简称系统整合教学)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以大连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8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9名学生实施"卓越医生新模式培养计划",进行基础医学系统整合教学,对照组95名学生实施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评价基础医学系统整合教学对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试验组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认知成熟度、求知欲4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42.03±5.60)分比(39.98±5.47)分、(41.69±6.27)分比(39.43±5.89)分、(42.16±6.93)分比(39.61±8.13)分、(43.74±7.74)分比(40.32±5.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70个题目中,17个题目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础医学教学中,系统整合教学能有效促进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卓越医生”导向的教评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的教评法在皮肤性病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非同期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进行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的实习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顺序将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入科的32人归为对照组,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入科的31人归为试验组。对照组以讲授式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试验组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法进行临床带教。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成绩、临床思维能力(采用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量表评定)、核心能力(采用迷你临床演练量表评定)、教学满意度方面的不同。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 结果:对照组1人主动退出研究,试验组1人未完成实习内容,最终对照组31人、试验组30人进入本次研究。实习4周时,试验组理论知识成绩(88.00±4.30)分和操作成绩(91.87±3.99)分均高于对照组(85.71±4.12)分、(88.23±3.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2、3.63, P=0.040、<0.05)。实习4周时,试验组信息系统化评分(47.23±3.11)、分析问题评分(34.87±2.30)、寻找真相评分(16.30±1.49)、反思能力评分[3.50(3.00,4.00)]及临床推理与反思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of clinical reflection and reasoning,SACRR)总分(101.87±4.47)均高于对照组(45.16±3.00)、(31.29±2.30)、(14.45±1.52)、3.00(3.00,3.00)、(93.90±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Z=2.65、6.17、4.79、3.15、6.96,均 P<0.05)。实习4周时,试验组核心能力整体优于对照组( Z=2.12, P=0.030);试验组课堂教学评分(20.17±1.98)、临床实践评分(19.83±2.10)、学习计划评分(18.63±2.24)、教学资源评分(20.07±1.82)及总分(78.70±3.67)均高于对照组(18.45±2.23)、(17.65±2.17)、(17.03±2.15)、(18.58±2.00)、(71.71±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7、4.00、2.85、3.04、6.98, P<0.05)。 结论:皮肤性病学临床带教中应用以培养“卓越医生”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法可提高实习生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核心能力,同时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模拟教学在提高儿科专业本科生胜任力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于2013年重启儿科专业定向培养招生方案,紧扣"卓越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以胜任力为导向,通过培养具备模拟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构建模拟教学平台等,将模拟教学应用于儿科专业医学本科生的培养中;通过在无风险的场景中进行训练,提高其临床沟通及操作能力,增加其职业自信心,降低医学事故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