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灾教育培训对轮椅使用者备灾行为改变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探索针对轮椅使用者的备灾教育干预对其备灾行为的影响,旨在提升这一特殊群体在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通过便利抽样选择四川省绵竹市残疾人中心的轮椅使用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讲授、案例分析、图片展示、观看录像、互动提问等教学方法,提供总共 120 min的针对性备灾教育培训.结果 经过备灾教育干预后,轮椅使用者的备灾行为得分从干预前的(3.60±1.93)分显著提升至干预 1 个月后的(8.60±2.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体来说,干预后,不同特征的轮椅使用者在备灾行为上均显示出改善.例如,在干预前,几乎没有研究对象制作并携带避难卡,而一个月后的随访显示,这一比例显著提升至 65%.其他关键备灾行为,如准备满足三天需求的备灾包和定期检查急救药品及灭火器具的过期情况,也显示出类似的积极变化.结论 备灾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轮椅使用者的备灾行为,可为日后轮椅使用者的备灾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公开数据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研究现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的公开注册信息,调查分析目前国内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疾病研究现状.方法:在ChiCTR网站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搜集POI相关注册项目,检索时间截至2024年1月1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共计43项POI相关研究;以干预性研究为主(30项,69.77%);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最多(19项,44.19%);预注册37项(86.05%),补注册6项;研究实施负责(组长)单位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和江苏,并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主(38项,88.37%);研究最小样本量为9例,最大样本量为6000例;干预措施为中医药和针灸的有28项(65.12%);主要观察指标以FSH、AMH、E2、LH为主;95.35%的研究获得了伦理委员会批准,51.16%的研究声明愿意共享数据.结论:POI研究注册的数量在2017-2023年呈现递增趋势,注册完整度较好,但注册总量较少;在研究合规性、数据共享意识上仍有欠缺.需要继续宣传、推广临床研究注册,提高临床研究人员的知晓率和意识,鼓励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学能力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遵义市乡村医生心肺复苏知信行和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遵义市乡村医生心肺复苏(CPR)知识、态度、行为(KAP)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乡村医生急救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遵义市乡村医生培训班"的学员进行在线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 411 份,回收有效问卷 411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乡村医生CPR知晓率平均为 89.4%,99.0%的研究对象对学习CPR知识持积极态度,98.7%的乡村医生有为他人实施CPR的行为意向,对实施CPR有较好的自我效能者占 7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四者之间呈正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参加过CPR培训、遇到过需要CPR的人、听说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以及会使用AED是乡村医生CPR KAP及自我效能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遵义市乡村医生对CPR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施救行为,但CPR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效能仍有待提高,建议根据不同特征乡村医生学习需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复训,注重KAP和自我效能的综合培养,进一步提高其急救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内医学检验实验室的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医学检验实验室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SWOT方法分析新形势下医学检验实验室发展的内外部机遇和威胁,建议其未来要主动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防控体系中,同时注重提升高端检验能力,抓住国家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机遇,积极与各级公立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参与县域医疗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与建议。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全国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相关机构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职业病防治院(所)、市县级疾控中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中介服务等机构发展情况。用数和构成比(%)进行数据描述,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职业病防治院(所)140家,与2019年比较,增加65家。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市、县级疾控中心分别为323、2 704家,分别占疾控中心总数的97.00%(323/333)、95.01%(2 704/2 846)。全国共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4 520家,职业病诊断机构587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1 09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23家。结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力量和能力有待提升,职业病防治院(所)的力量还较薄弱;市、县级疾控中心需进一步完善条件、提升能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机构数量相对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该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23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新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意义;护士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时正负性情绪并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所面临的挑战。结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有助于为临终患者提供连续性照护并提高其临终生命质量,但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促进我国居家安宁疗护事业稳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42肽对CD133阳性肝癌干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重组肿瘤抑素T42肽对人肝癌干细胞(LCSCs)恶性表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培养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利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133 +肝癌干细胞LCSCs。实验共分3组:正常组、T42肽(40 mmol/L)处理组和5-氟尿嘧啶(40 mmol/L)处理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处理后第1、2、3、4天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3组细胞处理后第14天的克隆形成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LCSCs处理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3组LCSCs处理48 h后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个不同处理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剪切型含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Caspase-3)、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等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T42肽、5-氟尿嘧啶处理组LCSCs的克隆形成率[(41.67±8.26)%、(52.03±10.35)%]、细胞迁移数[(97.17±13.73)、(111.51±8.60)个]和细胞侵袭数[(79.02±7.87)、(86.03±6.54)个]显著低于对照组[(98.67±7.37)%、(185.67±12.88)个、(139.83±18.32)个],凋亡率[(13.21±0.38)%、(9.02±0.35)%]显著高于对照组[(4.07±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613、8.991;11.513、11.732;7.472、6.781;41.503、23.412, P值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42肽、5-氟尿嘧啶通过增加bax和Cl-Caspase-3,抑制bcl-2的蛋白表达来诱导LCSCs凋亡,通过上调E-cadherin同时下调Vimentin、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来调节LCSCs的迁移和侵袭。 结论:T42肽具有抑制LCSCs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17-5p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7-5p(miR-17-5p)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ESCC组织和细胞中miR-17-5p的表达。将miR-17-5p抑制剂和阴性对照转染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和TE1,RT-q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17-5p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8和EdU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7-5p与成视网膜细胞瘤样蛋白2(RBL2)直接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RBL2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RBL2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miR-17-5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SCC组织中miR-17-5p的相对表达水平为4.222±0.39,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1.081±0.046, P<0.001)。ESCC细胞EC9706、Eca109、TE1、KYSE450、KYSE70和KYSE520中miR-17-5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84±1.266、6.453±0.293、11.41±0.520、2.613±0.548、5.251±0.239和4.251±0.195,均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1.007±0.079,均 P<0.05)。Ⅲ+Ⅳ期ESCC组织中miR-17-5p的表达水平(5.094±0.562)高于Ⅰ+Ⅱ期患者(2.934±0.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miR-17-5p的表达水平(5.523±0.63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533±0.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iR-17-5p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miR-17-5p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iR-17-5p抑制剂能下调EC9706和TE1细胞中miR-17-5p的表达,其表达下调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无论是EC9706细胞还是TE1细胞,在RBL2 3′UTR-WT载体和miR-17-5p mimic共转染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 P<0.01),RBL2是miR-17-5p的直接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iR-17-5p抑制剂组EC9706和TE1细胞中RBL2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936±0.055和0.923±0.048,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087±0.019和0.102±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ESCC组织中RBL2的表达水平为0.219±0.510,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0.983±0.324, P<0.001)。ESCC组织中miR-17-5p的表达水平与RBL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462, P<0.001)。RBL2表达下调能逆转miR-17-5p抑制剂引发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 结论:miR-17-5p参与ESC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ESCC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CU获得性肌无力的评估现状及阻碍评估的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评估现状,分析阻碍ICU-AW评估的影响因素,为完善ICU-AW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访谈提纲,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13名医务人员(ICU专科护士8名、临床医生3名、呼吸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各1名)进行访谈;然后,全面分析和提炼访谈主题,构建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对我国的ICU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ICU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ICU-AW的评估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调查问卷的复测信度为0.92,专家效度为0.96。共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3 563名ICU医务人员参与调查,提交问卷3 563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57份(包括被调查者来自新生儿或儿科ICU 173份、被调查者ICU工作时间<6个月89份、无效问卷95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3 2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在3 206名ICU医务人员中,医生616名(占19.2%),护士2 371名(占74.0%),呼吸治疗师129名(占4.0%),康复治疗师51名(占1.6%),营养师39名(占1.2%);年龄(30.7±6.3)岁;文化程度以本科居多(65.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4.1%;副高及以上职称占8.0%;ICU工作年限(5.94±4.50)年。在临床实践中,仅有26.5%的ICU医务人员确定自己曾经治疗或护理过ICU-AW患者;52.9%的医务人员仅凭临床经验来评估ICU-AW,使用ICU-AW评估工具的人群仅占12.3%。大多数ICU医务人员认为应接受ICU-AW相关专业培训(81.8%),应重视ICU-AW如同重视ICU其他并发症(压疮、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75.1%),并认为ICU-AW评估应纳入ICU日常诊疗活动(61.2%);但仅10.2%的医务人员接受过ICU-AW相关知识培训,高达42.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ICU-AW相关知识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仅18.7%的医务人员会主动评估患者是否发生ICU-AW;不足半数(42.3%)的医务人员认为应每天评估ICU-AW,且ICU评估工具的使用也不统一,44.0%的ICU医务人员认为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量表(MRC-Score)是ICU-AW最理想的评估工具,其次是神经电生理检查(17.2%)和徒手肌力评估量表(MMT,11.1%)。在阻碍ICU-AW评估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是主要因素(88.1%),其次是医护人员没有ICU-AW评估指南(76.5%),患者认知障碍或理解能力有限(84.6%)、病情危重导致无法配合评估(83.0%),以及科室对ICU-AW评估重视不足(77.5%)。结论:目前我国ICU-AW评估现状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医护人员缺乏ICU-AW相关知识和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为解决医学院校学生高等数学学习难度大、学时紧、学生学习兴趣差、接受程度低等困扰高等数学学习的问题,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选取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共6个班级24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自制线上学习资源与中国大学MOOC教学资源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上传教学资源,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面授,并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堂提问、随堂测验等,检验课上学习效果,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上学习。课后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发布课上授课视频及课后习题讲解等,辅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并分班建立课程QQ群,方便课后与学生沟通、辅导答疑。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 t检验。 结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课上的参与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上平均师生互动由每节6次提高到10次;课上出勤率由原来的93.93%(232/247)提高到97.94%(238/243);作业按时提交率由原来的92.71%(229/247)提高到96.71%(235/243)。课程教学完成以后,学生的期末综合成绩由(81.27±4.56)分提高到(89.5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25, P<0.001)。 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采用,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有良性作用,而且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后续期待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