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多福韦挽救性治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17例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NFAIP3基因新生变异致A20单倍体不足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儿 女,5岁,因“间断发热、腹痛、腹泻2个月余”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出现多处不规则深溃疡,肛周可见脓肿。基因检测显示患儿存在TNFAIP3基因杂合变异(NM_001270508:c.866delA),而其父母均为野生型。患儿确诊A20单倍体不足,予营养支持、沙利度胺口服治疗,后因严重胃肠道反应停用沙利度胺,给予生物制剂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半年余,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一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个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A型(SPG5A)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8月15日在河南省儿童医院疑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1个家系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家系全基因组测序(trio-WGS),对可疑致病性变异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该家系患儿为1岁男性,主要表现为小头畸形,颜面部、四肢远端及躯干背侧多毛,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双下肢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其父母及姐姐表型均未见明显异常。Trio-WGS检测发现患儿携带 CYP7B1基因c.1250G>A(p.Arg417His)纯合变异,其母亲携带杂合变异,父亲和姐姐均为野生型,变异来源分析为8号染色体(chr8)母源单亲二倍体(UPD),Sanger测序与trio-WGS结果一致。既往未见chr8母源UPD导致SPG5A的报道。 结论:上述SPG5A患儿为复杂型HSP,chr8 CYP7B1基因c.1250G>A母源UPD可能是其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素预防GVHD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索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8年8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行allo-HSCT,并因肾功能不全使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素预防GVHD的11例患者,评估GVHD发生情况,以及肾功能、感染和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生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单倍型相合移植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5例。开始使用西罗莫司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0 d(范围7~167 d),使用西罗莫司的中位疗程为52 d(范围9~120 d)。使用西罗莫司同时,1例未合并使用其他预防药物,6例同时联合霉酚酸酯(MMF)及CD25单抗,3例联合MMF,1例联合CD25单抗。11例使用西罗莫司预防GVHD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Ⅲ度急性GVHD;9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1例患者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并死亡;1例患者出现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1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0 d(范围54~819 d),非复发死亡1例,复发死亡1例。结论:在因肾功能不全而不耐受环孢素的allo-HSCT患者中,基于西罗莫司的替代预防GVHD方案是一种潜在的可行选择,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优化及前瞻性研究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脏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术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995例心脏移植受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分析受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肿瘤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采用Kapi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新发肿瘤的累积发病率、病死率,log-rank检验比较各亚组的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研究纳入的因素和新发肿瘤终点的关系。结果:995例受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36 (3.64,10.18)年,随访期间有36例(3.6%)新发恶性肿瘤。其中,肺癌8例(22.2%);消化系统肿瘤11例(38.9%),包括:胃癌6例(16.7%),肝癌3例(8.3%),结肠癌2例(5.6%)。心脏移植后1、5、10年和15年恶性肿瘤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1 %、2.3 %、4.9 %和7.6 %。新发肿瘤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3.32个月,生存时间为(115.32±13.12)个月,明显低于无新发肿瘤受者的(194.22±2.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新发肿瘤死亡风险是无肿瘤的6.57倍( HR=6.57,95% CI:4.06~10.64,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新发肿瘤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心脏移植术后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心脏移植术后新发恶性肿瘤受者生存时间缩短,死亡风险上升。年龄是心脏移植术后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高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21年6月收治的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行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中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诱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为34岁女性,因全身肌肉酸痛10 d余,发热1 d,结合相关检查综合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输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偏低、双下肢水肿,血生化检查提示清蛋白降低,脑钠肽正常,肺部CT提示双侧胸腔和心包积液,考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给予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补充清蛋白及支持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早期表现不典型,进展迅速,正确诊断、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在血容量不足时给予羟乙基淀粉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使用过程中突发不明原因胸闷、呼吸困难及全身性水肿时应考虑该病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小RNA-494对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和抑制细胞凋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494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脊髓表面挫伤的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1个假损伤对照组和5个脊髓损伤组,每组5只大鼠(购自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用miRNA芯片分析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miRNA的表达。用agomiR-494鞘内治疗后,评定大鼠运动功能。正态性采用Shapiro-Wilk正态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侧 t检验。 结果:与假损伤对照组比较,有14个miRNA上调,有46个miRNA下调2倍,而miR-494是最显著下调的miRNA之一。与单纯SCI组比较,agomiR-494鞘内治疗后的SCI+agomiR-494组,大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剩余组织(甲酚紫染色评估)增多,TUNEL阳性细胞减少。agomiR-494对miR-494的上调可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的功能恢复,减小病变大小并抑制凋亡细胞。脊髓组织中miR-494的表达与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 r=-0.834, P<0.05)。此外,miR-494通过直接靶向BV-2细胞中的3’端非编码区(3’UTR)来抑制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的负调节剂PTEN。 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模型中miR-494的过表达通过抑制PTEN的表达来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肥胖和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因果关联: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肥胖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因果关联,为哮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通过与体质量指数(BMI)、哮喘相关的2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收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资料。采用逆方差加权法随机效应模型(IVW-RE)、孟德尔随机化Egger回归法(MR-Egger)、加权中位数法和加权众数法。以BMI相关的370个SNP作为工具变量,以哮喘作为研究结局进行正向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以哮喘相关的56个SNP作为工具变量,以BMI作为研究结局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IVW-RE结果显示,BMI与哮喘具有显著的因果关联,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哮喘发病风险约增加1.26倍( OR=1.26,95% CI:1.19~1.33, P<0.001),在MR-Egger( OR=1.17,95% CI:1.01~1.36, P=0.035)、加权中位数法( OR=1.20,95% CI:1.11~1.29, P<0.001)和加权众数法( OR=1.15,95% CI:1.03~1.29, P=0.015)分析中同样发现BMI与哮喘具有正向因果关联。此外,使用IVW-RE进行反向MR分析,没有发现哮喘对BMI有影响的证据( OR=0.99,95% CI:0.98~1.00, P=0.193)。 结论:MR分析表明,成人BMI与哮喘的患病率存在因果关系,而哮喘对成人BMI的影响可能性很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产、小于胎龄儿、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基于瑞典国家队列的同胞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早产、小于胎龄儿(SGA)、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人群队列研究,纳入瑞典2002年至2014年出生的非畸形活产单胎儿。利用国家登记信息,本研究随访了1 212 201例3~15岁儿童,关注其ADHD的诊断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通过校正危险比(HR)和95%置信区间( CI),比较不同情况下ADHD的发病率。同时,本研究在751 464例儿童中进行了同胞对照研究。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 665例ADHD患儿。与足月儿(≥37周)相比,胎龄越小,ADHD发病率越高:胎龄32~36周、28~31周和22~27周的调整HR(95% CI)分别为1.18(1.11,1.25)、1.61(1.37,1.89)和2.79(2.23,3.49)。自然早产和疾病导致的早产均与ADHD相关。SGA患儿的ADHD发病率为对照组的1.62倍(1.49,1.77)。子痫前期与ADHD相关,而胎盘早剥与其无关。同胞对照研究也得出类似结果。早产不能完全解释SGA或子痫前期与ADHD的相关性。 结论:早产、小于胎龄儿和子痫前期与ADHD的发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转移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Siewert 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及转移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国内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85例(长治医学院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113例、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72例)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43例,女42例;年龄为(64±8)岁。患者均行AEG根治性切除+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指标:(1)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3)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1)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临床病理特征。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无转移和发生转移患者病理学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肿瘤浸润深度(T1期、T2期、T3期、T4期),食管受侵犯长度(≤1 cm、>1 cm且≤2 cm、>2 cm且≤3 cm、>3 cm且≤4 cm)分别为30、61、75、7例,3、41、79、50例,101、46、18、8例和0、2、10、0例,0、0、5、7例,4、3、2、3例,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21,-2.49,-2.22, P<0.05)。(2)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学分期、肿瘤浸润深度、食管受侵犯长度是影响Siewert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优势比=2.48,3.26,2.03,95%可信区间为1.02~6.01,1.21~8.80,1.18~3.51,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食管受侵犯长度是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4.01,2.26,95%可信区间为1.35~11.96,1.26~4.06, P<0.05)。食管受侵犯长度为>3 cm且≤4 cm AEG患者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是≤1 cm的9.47倍。(3)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185例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下纵隔第110、111、11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27、50、27枚;其中食管受侵犯长度≤1 cm,>1 cm且≤2 cm,>2 cm且≤3 cm,>3 cm且≤4 cm患者第110组和第111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69、42、4、12枚和23、17、7、3枚;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4、4、1、4枚和0、0、2、0枚,不同食管受侵犯长度患者第110组和111组阳性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45,7.30, P<0.05)。185例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患者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占比为6.49%(12/185),食管受侵犯长度≤1 cm、>1 cm且≤2 cm、>2 cm且≤3 cm、>3 cm且≤4 cm患者发生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占比分别为3.81%(4/105)、6.12%(3/49)、10.00%(2/20)、27.27%(3/11);其中发生下纵隔第110组淋巴结转移的占比分别为2.86%(3/105)、6.12%(3/49)、5.00%(1/20)、27.27%(3/11),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6, P<0.05)。 结论:肿瘤浸润深度、食管受侵犯长度是Siewert Ⅱ型和Ⅲ型AEG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食管受侵犯长度的增加,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上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