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复色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对治疗白癜风患者皮损复色情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6例白癜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于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美学指标(皮损白斑面积、皮损色素积分、复色率)、疾病相关生化指标[趋化因子10(CXCL10)、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辅助性T细胞17(Th17)、辅助性T细胞22(Th22)],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抗氧化指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于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皮损色素积分、复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皮损白斑面积、疾病相关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FN-γ、IL-17)、抗氧化指标(ROS、MDA)、甲状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IL-4、SOD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与转移因子胶囊联合卤米松乳膏能够有效调节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维持机体氧化应激平衡,从而减轻患者皮损情况,对患者甲状腺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火针联合卤米松治疗肢端型白癜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火针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肢端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稳定期肢端型白癜风患者55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 例)以及对照组(28 例),治疗组予火针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其中火针共治疗 6 次,卤米松软膏外用每日 2 次,用 5d停 2d,疗程均为 3 个月,连续治疗后对白斑面积进行比较,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比 46.43%),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火针联合卤米松与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肢端型白癜风均有疗效;火针联合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肢端型白癜风,能够有效缩小白斑面积,疗效优于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不良反应少,为值得推广的中医外治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发生于特瑞普利单抗长期治疗后的大疱性类天疱疮二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例1女,63岁,全身皮疹2个月伴瘙痒,表现为红斑基础上水疱大疱。2年前因直肠肛管恶性黑素瘤行肠周淋巴结清扫术,静脉注射特瑞普利单抗预防性治疗1年,停药后2周出现全身皮疹。上肢红斑处皮损直接免疫荧光示,IgG沿基底膜带沉积;血清盐裂间接免疫荧光,IgG沿表皮侧线状沉积。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示,BP180 > 200 U/ml。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PD-1抑制剂引起?予口服米诺环素200 mg/d,醋酸泼尼松龙20 mg/d,配合全身外用卤米松乳膏,半个月后水疱结痂,红斑变暗。例2女,全身水疱伴痒3月余,皮疹表现为浮肿性红斑基础上紧张性水疱、大疱、血疱,伴结痂。患者有3年阴道恶性黑素瘤史,为阴道黑素瘤术后Ⅳ期,局部复发,右髂血管淋巴结转移。静脉注射特瑞普利单抗治疗2年后出现全身皮疹。红斑处直接免疫荧光,IgG弱阳性,沿基底膜带线状沉积;血清盐裂间接免疫荧光,IgG沿表皮侧线状沉积。血清BP180 > 200 U/ml。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PD-1抑制剂引起?予口服多西环素200 mg/d、醋酸泼尼松龙40 mg/d,2周后水疱完全结痂,红斑变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信迪利单抗致重度药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7岁男性患者因肝癌术后复发给予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1次/3周)免疫治疗,疗效及耐受性良好。用药12次后患者胸腹部及四肢散发皮疹,色鲜红,伴瘙痒。口服氯雷他定及外用卤米松乳膏后,患者皮疹稍好转。继续应用信迪利单抗2次,患者皮疹未见明显扩散。继续使用信迪利单抗第3次后,患者突发全身大面积皮疹,迅速发展为水疱、溃疡,皮肤有渗血及渗液,伴瘙痒和疼痛。诊断为药疹,考虑可能为信迪利单抗诱发。停用该药,给予甲泼尼龙60 mg静脉滴注、1次/d,并予抗过敏、抗感染、保护黏膜、皮肤护理等治疗1周,患者皮疹病情反复;增加甲泼尼龙剂量治疗1周,患者病情未缓解且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肝癌术后,伴低蛋白血症、肝功能不全,且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给予积极治疗措施,仍抢救无效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重度痒疹型特应性皮炎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例1 女,55岁,因全身红斑、结节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8年、加重1年于2020年6月18日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左手背反复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自行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消退。后在情绪剧烈波动后皮疹反复并扩散至全身,于外院诊断为"泛发性湿疹",予复方甘草酸苷、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卤米松乳膏治疗后未见好转,皮疹逐渐由红斑、丘疹转变为结节样皮损,辗转就诊于多个医院,先后予多种抗组胺药、复方甘草酸苷、泼尼松、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环孢素治疗,皮疹及瘙痒症状未见好转。2年前,于外院行"自体血回输免疫治疗",病情好转,至1年半前皮疹及瘙痒症状基本消退。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膝关节处出现小丘疹伴瘙痒,未予重视,皮疹逐渐发展。8个月前皮疹泛发全身,呈结节状,伴剧烈瘙痒,夜间为著。患者20多年前曾有数次荨麻疹发作病史,其父兄均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点阵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透皮给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联合卤米松乳膏透皮给药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增生性瘢痕患者123例。观察组63例,男30例,女33例;年龄7~69(31.7±14.6)岁;给予卤米松乳膏外用,早晚各1次,联合点阵激光透皮给药,每周1次,疗程3个月。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0~71(32.8±15.1)岁;给予卤米松乳膏外用,早晚各1次,疗程3个月。结果:123例患者均完成临床试验。观察组有效率66.7%(42/63例),其中痊愈18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1例;对照组有效率20.0%(12/60例),其中痊愈0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48例。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 结论:点阵激光透皮给药联合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增生性瘢痕疗效明显、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系统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 2分的进展期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未经系统性激素治疗、VIDA ≥ 2分、皮损面积<1%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272例,分析皮损面积和型别、VIDA评分、是否具有诱发因素及特殊临床标记(三色白癜风、纸屑样白斑、同形反应及炎症性白癜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外用激素组(62例),口服泼尼松+外用激素组(76例)和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外用激素组(134例),后两组又称为系统+外用激素组。外用激素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或0.05%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每日1次;口服泼尼松治疗时,每7天调整1次剂量,按30、20、15、10、5 mg/d剂量递减,疗程共35 d;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时,每20天肌内注射1次,每次1 ml,共2次。观察治疗3个月后各组皮损稳定率,随访1年后白癜风型别变化。统计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白癜风患者皮损面积扩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12.468, P < 0.001),口服泼尼松+外用激素组和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外用激素组均显著低于外用激素组( P < 0.001、= 0.005,α = 0.016 7);缓慢进展期患者中,系统+外用激素病情稳定率均显著高于外用激素组( χ2 = 23.973、11.877,均 P < 0.001);不同VIDA评分的系统+外用激素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率不同( χ2 = 17.122, P < 0.001)。伴诱发因素或特殊临床标记的患者系统激素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率[47.3%(35/74),41.2%(47/114)]均显著低于无明显诱发因素或特殊临床标记的患者[70.6%(96/136),87.5%(84/96); χ2 = 11.098、47.548,均 P < 0.001]。随访1年后,外用激素组白癜风型别由局限型转为非局限型的比例(41.9%,26/62)显著高于系统+外用激素组(21.9%,46/210; χ2 = 10.328, P = 0.006),伴诱发因素组和有特殊临床标记组高于无诱发因素组和无特殊临床标记组(均 P < 0.01)。 结论:高VIDA评分、伴诱发因素和特殊临床标记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应尽早介入系统激素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增殖型类天疱疮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89岁,因腹股沟、外阴、臀间沟皮疹10个月、水疱3周就诊。皮肤科检查:腹股沟、外阴、臀间沟红白色增生性斑块,斑块部位散在绿豆至豌豆大小的糜烂面及水疱,右腋下及右小腿正常皮肤上散在数个类似水疱,部分破溃结痂。臀间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增生肥厚,无棘刺松解,部分区域可见表皮下裂隙和水疱,局灶性真皮浅层水肿,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直接免疫荧光:IgG、C3基底膜带线状沉积,IgM真皮簇状小体阳性,IgA阴性。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IgG、C3沉积在表皮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体:BP180抗体26.92 U/ml、BP230抗体68.17 U/ml,桥粒芯蛋白1抗体、桥粒芯蛋白3抗体正常。诊断:增殖型类天疱疮。予口服甲泼尼龙,联合外用卤米松软膏及0.03%他克莫司软膏,皮疹逐渐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达木单抗致银屑病患者IgA肾病和红皮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9岁男性患者因银屑病应用阿达木单抗,第1次80 mg皮下注射,2 d后患者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伴瘙痒,因不除外银屑病活动期,继续给予阿达木单抗40 mg皮下注射、1次/周,共4次。患者皮肤红斑、瘙痒持续加重,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d静脉滴注治疗1周,全身红斑、瘙痒较前略缓解,但停用糖皮质激素病情出现反复。尿常规+沉渣分析示尿潜血(+++),红细胞190/μl,尿蛋白(+);血清肌酐80 μmol/L。肾脏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别提示IgA肾病和银屑病样皮炎。皮肤科医师会诊后考虑银屑病恶化所致红皮病。排除其他因素考虑阿达木单抗诱发IgA肾病及红皮病可能性大。给予甲氨蝶呤每周10 mg口服,卤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患者皮肤损伤逐渐改善。血尿、蛋白尿缓慢自行缓解。随诊1年,患者肾功能和尿常规持续正常,肾病和皮疹均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手掌痛性红斑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患者男,66岁,右手掌红斑水肿疼痛1个月.皮肤科情况:右手掌弥漫潮红,大、小鱼际可见暗紫红色水肿斑块,皮温略高,触痛明显.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生及扩张,血管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及散在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9.82 ×109/L,血红蛋白测定196 g/L,血小板计数494 × 109/L;骨髓活检考虑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可能性大;基因检测提示JAK2基因上检测到错义突变.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予中药口服2次/d,外用0.05%卤米松乳膏1g,1次/d,3周后皮损逐渐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