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期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系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俄罗斯"AB-STRACT JOURNALS"来源期刊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万方数据网""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期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系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俄罗斯"AB-STRACT JOURNALS"来源期刊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万方数据网""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稿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主办的肿瘤专业学术期刊,隶属于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本刊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系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俄罗斯"AB-STRACT JOURNALS"来源期刊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来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被中国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万方数据网""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主动健康”视域下医学科普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开展医学科普是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促进人民健康的基石。本文对新时期医学科普面临的新背景、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分析,结合江苏省苏州市医学会医学健康科普的实践,探索思考行业学术团体在“主动健康”视域下开展医学科普宣传的新路径、新方法。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应立足“大科普”,从体制机制建设的顶层设计、激励保障举措的生根落地等方面积极探索,垂直细分受众,打造精品科普项目,跨界融合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增强医学科普特色和活力,增加百姓健康获得感,夯实开展健康管理的群众基础,提升整体社会健康管理和健康治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队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为提高队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名在职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量表(16PF)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特点,经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队员与常模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PF结果的比较。 结果:应急队员的SCL-90多个因子和阳性项目均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7~-2.04, P<0.05),筛选阳性率占21.15%,出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阳性症状。队员人格特质表现为高聪慧性、稳定性,低敏感性、怀疑性等。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卡特尔16PF多因素与SCL-90多因子显著相关( r=-0.569~0.627, P<0.05)。 结论: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常人。遴选队员和进行心理干预时应考虑队员的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人格特质等心理健康相关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是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一级预防措施。随着中国HPV疫苗应用的加快,开展HPV疫苗应用的真实世界研究(RWS)能够指导疫苗的合理应用,对于中国加速消除子宫颈癌的策略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宫颈癌及女性下生殖道感染防控联盟和长三角免疫规划一体化项目组组织专家制定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应用真实世界研究长三角地区专家建议》。本文基于中国医疗信息化和HPV疫苗接种现况,结合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和案例,阐述了HPV疫苗接种和评价的数据链,介绍了RWS的研究设计、研究方向、数据库建设、数据治理和统计分析,对开展HPV疫苗RWS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专家建议,旨在指导HPV疫苗应用的RWS,促进中国真实世界证据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硕士(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国内外MPH专业学位培养模式,以胜任力为导向创新设计一个全面的、可行的MPH校外实践培养体系。结果:中山大学-广州市CDC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针对实践时长2年以上的MPH探索构建了“4+N+综合评价”的实践体系,“4”代表基于实践的教学、专业实践、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参与和科研训练,分别培养MPH“公共卫生科学”“操作与实践”“人群健康管理”“卓越技能”能力。“N”代表拓展实践,培养MPH“综合能力与职业精神”能力,以综合评价来评估培养效果。结论:本研究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MPH“4+N+综合评价”校外实践体系,培养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卫生健康行业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者梳理高校附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在"人""财""物""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自2017年开始,针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企业和市场脱节问题,探索建立医院主导型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践。"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临床医学科创园区多措并举吸引院内外优秀研究人才和项目进驻,推动创新型科研项目的实施,并通过与企业集团合作建立了医院主导和社会资本参与合作的健康产业模式。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立足于院内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结合市场需求和临床需求,推进医院与院外企业的多方合作,健全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链条化运行机制,并通过集中招募支持资金,缓解了中试研究资金不足、产品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医院的专利授权数量由2018年的23项增加至2022年的105项,专利转化金额由2020年的200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1 100万元。建议高校附属医院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组织架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成果转化运行机制、构建医校企合作平台、完善转化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19年全国病理质量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掌握各专业医疗质量状况,从2015年开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质量处每年均组织撰写包括病理在内各专业的全国质量报告。根据2019年抽查的资料完整的3 643家医院病理科质控指标,统计分析如下:(1)全国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医师数量为0.55,约24.4%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二级医院中,46.3%的病理科仅有1名病理医师。(2)全国平均每百张病床病理技术人员数为0.46;病理医师与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成为制约病理学发展的重要因素。(3)各医院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小活检标本诊断及时率及细胞学诊断及时率均在90%以上,同时发现由于工作量大、辅助检查项目多等因素,三级医院的诊断及时率低于二级医院。(4)免疫组织化学室间质控方面,三级公立医院、二级公立医院及民营医院病理科未参加室间质评的比例分别为35.8%、86.4%及78.2%。(5)开展分子病理检测的三级公立医院中,约76.2%的病理科未参加过室间质评。(6)细胞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和术中快速诊断与石蜡诊断符合率均>96%;二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术中快速诊断开展率和平均数量,远远低于三级公立医院。2019年,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共举办了17个全国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的医院数量为2 431家次,专项培训人数12 286人次,发表分子检测指南1个。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制定了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32个省级病理质控中心共开展各种室间质评180项,覆盖医院4 373家次;督导检查下级医院754家,专项质控培训14 869人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