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医保谈判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费用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国家医保谈判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对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费用率的影响,为政府完善药品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 2014-2022 年我国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熵权法、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深入探讨了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对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研发投入强度及销售费用率的影响.结果: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对制药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然而它与经营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0.0327(P<0.01)和-0.0381(P<0.05).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的实施与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销售费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2.429(P<0.001)和 3.157(P<0.05).结论:国家医保谈判和集采实施后,制药企业的财务绩效普遍下降,但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和销售费用率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政府应该继续优化药品改革政策,保障制药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制药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响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并调整自身的管理策略,注重研发,降低销售费用支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务从业人员视角下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优势效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中医药参与优势的调查,探索中医药融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优化建议.方法:检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对北京市2 995名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中医药优势和参与现状展开实证研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982份,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对中医药参与关注度和认可度较高,其普遍认为中医药在疫病防治、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0~6岁儿童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但整体上,重视程度、人才配置、基础建设、公众认知和资源均衡等多方面存在不足.结论:为发挥中医药优势作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以从优化中医药参与疫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儿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相关机制来扩大中医药参与的优势效用,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育和管理、重视中医药基层与均衡配置资源等方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现状及其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定正向激励机制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便利选取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55名工作年限≤3年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就护理人员职业投入、职业价值观、护理工作满意度和一般自我效能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与 t检验分析研究对象的职业投入现状并构建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满意度、职业价值观以及一般自我效能和职业投入的关系模型。 结果:255名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投入总分为(78.47±19.93)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48, P<0.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对低年资护士职业投入总的作用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效能( β=0.599)、职业价值观( β=0.323)以及工作满意度( β=0.275)。 结论:低年资护士职业投入水平较高,建议医院管理者通过加强培训、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等持续提升其自我效能,满足个体职业发展需求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要注意职业价值观的塑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将上海市各行政区划分为中心城区、城郊区、浦东新区以及崇明区四个区域板块,以上海市1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社区卫生人力资源和财政投入,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从服务人口和地理维度分析上海市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上海市社区在岗卫生技术人员和总财政补偿基于服务老年人口维度的基尼系数为0.116和0.251,基于地理维度的基尼系数为0.483和0.329。泰尔指数分析结果与基尼系数基本一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略优于财政投入,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优于地理公平性,区域之间差异是基于地理因素的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差异的主要因素(71.47%~86.71%),区域内部差异是基于老年人口的社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差异的主要来源(52.52%~89.44%)。结论:上海市老年人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总体较为公平,但是人口公平与地理公平、区域板块之间与区域板块内部的差异仍不可忽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真实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8月—11月,采用立意抽样,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选取宁波市某三甲医院及其托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过上门护理服务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2个主题,其中积极因素包括职业价值感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患者需求剧增,保险保障,急救安全保障;消极因素包括投入与收获不平衡,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团队支持缺乏,"网约"护理服务宣传不足,多学科护理知识薄弱,"网约"护理病历标准化不规范。结论:"网约"护士在服务体验中有职业价值感提高等正向性体验,同时也存在收支不平衡,团队支持不足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医院-社区-企业间的协作,多角度多方位逐步完善"网约"护理服务规范,为网约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专家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0年12月26日,来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专业期刊、学会的38名专家就“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策略与实施路径”深入研讨,提出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的专家建议:(1)完善医防协同投入保障机制;(2)落实医防协同资源共享机制;(3)健全医防协同分工协作机制;(4)改革医防协同人才培养机制;(5)创新医防协同医保筹资支付机制;(6)建立医防协同绩效考核机制。同时提出了13点具体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美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事关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中美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总结美国成功经验,以期为未来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借鉴等方法分析美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发展经验。结果:美国形成以国家级研究机构为主体的卫生健康科技体系,在基础医学前沿、重点疾病、重点人群健康和药械技术等领域均有战略布局。结论:在借鉴美国经验基础上,我国应建立持续性医学科研投入机制,强化基础资源共享,重视重点领域部署,继续支持前沿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以医学高等院校为支撑搭建网络开展全科科研助力学科建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与全科医学科研的进展密切相关。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对全科医学科研的投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严重不匹配;已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较为局限,研究质量普遍不高等。文章总结了国内外部分高校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现状,并从全科医学研究投入、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科研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以医学高等院校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推动全科科研发展的观点。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全科医学研究网络,引导科研基金资助向全科科研倾斜,加强全科医生科研管理培训,探索有效的全科科研知识迁移模式,加快全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全科科研助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噬菌体抗感染及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给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与医疗保健带来了困扰,研发新型抗菌药物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资金。噬菌体作为一类能够特异性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可依赖宿主菌大量复制,种类丰富,且研发成本低,在抗感染治疗方面的价值十分可观,是具有巨大潜力的新一代生物抗菌剂。现通过对噬菌体杀菌机制、噬菌体抗感染方面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噬菌体抗感染治疗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 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 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 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 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 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 : 1和3 : 1以上的要求。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 P<0.05)。⑥ 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 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 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